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屈人之兵乃为上策
(图)中国孙子兵法城
春秋时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在所著的《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提到一个著名的战略:不战而屈人之兵,原话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意思就是: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敌军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动武力击溃敌人便略逊一筹;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减弱,根本无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
孙武深得战争策略之精髓,此战略也被各路军师研究揣摩,实战应用。
历史上,不乏因气势震慑对手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得知后南逃,数十万百姓相随,曹操派遣曹纯率领虎豹骑急追一日一夜,刘备军被击溃,损失惨重。赵云在混乱中舍命救阿斗,来到长坂坡时已是人困马乏,无力再战。
此时张飞正在长坂桥上断后,只带了二十个骑兵,曹纯率大军来到,只看到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执蛇矛站在桥上,身边只有二十人,竟都不敢近前。
张飞厉声连喝三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音如滚滚巨雷,曹军人听了竟然两腿发抖,曹操身边夏候杰惊得肝胆碎裂,倒下马死了。
曹操以前就听关羽说起过,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今日见张飞如此气慨,又担心中了孔明之计,此时见夏候杰跌于马下,便策马往西逃窜,于是诸军众将一起仓皇而逃,“冠簪尽落,披发奔逃。”
张飞这一吼可谓是惊天动地。以一己之力,不动一兵一卒,喝退曹操百万大军。
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巧设空城计,仅凭一己之力退十五万敌军,被世人传诵至今。
(图)空城计,《三国》剧照
马谡大意失街亭,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所带领的五千军队,有一半被派去运粮草,城中只有一众文官,和2500名老弱残兵。
众人听到大军将至都大惊失色,心想,命不久矣。
孔明一阵慌乱后反而静了下来,硬碰硬等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诸葛亮闭眼苦想,心生一计,暗想,别无他法,只能一试,胜败在此一举,于是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率大军在城门,见城门大开,百姓在悠然扫街,很是诧异,“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司马懿懂音律,闭眼屏息仔细听诸葛亮琴声,乐由心生,倘若诸葛亮有一丝心虚,乐声就不会掷地有声。只听琴声悠扬平静,无一丝慌乱,司马懿躇踌再三,最终下令撤退。
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诸葛亮的机智加上沉着冷静,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以上两个都是凭一己之力,或勇或谋击退敌军的,还有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役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檇(zuì)李之战,孙武所在的吴国攻打越国的一次战役。
没错,就是著《孙子兵法》的那个孙武,越国军师正是潜心研究了孙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术,才想到了杀鸡儆猴的战略,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公元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所向披靡,独霸一方。
(图)中国孙子兵法城
孙武、伍子胥功高震主,名扬天下。而身为君王的阖闾一直生活在大臣孙武、伍子胥的阴影下,很不服气,要在有生之年,在没有伍子胥、孙武的情况下,打一场比破楚更漂亮的胜仗。让天下人看看,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的英勇神武。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死,勾践即位,阖闾派伍子胥去治河,把孙武也打发了,于是率领三万精兵攻打越国,想趁乱灭越,这三万精兵就是曾经打败了强楚攻进了郢都的精兵。最终,双方在越国的檇李(今嘉兴西南)决战。
吴国国强兵胜,孙武兵法的精髓在于以刚克柔,主张进攻,速战速决,孙武虽没来,但他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吴军将士的心中。
越国新丧,兵力薄弱,把渔夫和农夫集结起来,老弱病残加起来也不超过五千,吴军若是冲过来,越军就如釜中鱼,笼中鸟,必死无疑。
新上任的大夫范蠡是强硬的主战派,他熟读兵书,自以为可以和孙武相比,但毕竟太年轻没有经过两军对垒,今看到吴军的气势,心中也暗暗惊讶。他苦思冥想,战,则毫无优势,必须要有让吴军不战而溃的法子,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想到了小时候家乡猎人逮猴子,猴子机灵异常,且身手敏捷,很难抓到,猎人遇到猴子时,不急着上前抓,先将准备好的公鸡从布袋中取出,一手将鸡头反拉到鸡背上,将脖子露出,另一手用猎刀割鸡的脖子,汩汩的鲜血从鸡脖子流出来,公鸡一边颤抖挣扎,一边发出咕咕的惨叫声。这时猴子已经是吓得目瞪口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猎人就扔下公鸡拿布袋把猴子套住。
如何用奇谋让吴军也像猴子一样被吓得目瞪口呆呢?
经过一整夜的思考,东方泛白时,他的嘴角终于漏出了一丝微笑。
范蠡依计寻来三百个死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越国将亡,总归一死,何不死得其所,为国牺牲,光耀门楣,流传青史。
三百死囚本就难逃一死,竟然在临死会被赋予如此重大的使命,一个个群情激昂,只求速死。
(图)中国孙子兵法城
于是,第二天的战场上出现了这样罕见的情景。
三百个断发纹身的人赤搏上阵,手持一把灿若星光,锋利无比的利剑,向吴军阵地扑去。断发纹身是越人风俗,剪发是为了游泳方便,身上刺上龙蛇等花纹,以示自已是龙蛇子孙,乞求神灵庇佑。此刻,三百个龙虎猛兽排着整齐的队伍,吼声震天,利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尖锐的光芒。
快接近吴军时,三百死囚由纵队变成三排横队,第一排一百人把剑压上喉管,高呼口号完毕,整齐划一的切断了脖颈,瞬间一个个人头滚落在地,接着第二排,第三排,只看到三百活人集体割颈自杀,鲜血喷涌而出,一个个鲜活的人刷时变成了人头,尸体,鲜血,临死时的悲鸣使人不寒而栗。
吴军哪看到过这种恐怖的阵势,愣在那里不知所措,目瞪口呆,一下乱了阵脚,争相逃窜,踩踏死的不计其数,趁吴军犹豫慌乱混乱之际,越军将领灵姑浮领兵冲杀过去,用刀砍中了阖闾右足,削掉了吴王的鞋子和大脚指,吴王因年老不能忍痛,回到七里之外,自觉悔恨,颜面扫地,大叫一声而死。
《春秋左传》中记载灵姑浮“以戈击阖闾,阖闾伤将指”“卒于陉,去檇李七里”。
越军在军力悬殊的情况下,用三百个死囚犯做吓猴之鸡,这种恐怖的气氛使吴军震动,惊讶、惧怕、迟疑,胆小的害怕,胆大的无措。自乱阵脚,争相逃窜。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作者:米微,鱼羊秘史特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