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涯老矣尚丹心
“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中日两国人民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关系。我们愿同日方一道,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推进两国睦邻友好合作。
——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5月23日
原文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解释
“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无援,必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朋友。
强化道德修养一向是儒家推崇的理念。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此句说:“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人与人相处,总是喜欢寻找与自己性格相近、品德相类的朋友。《周易·系辞上》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乾卦》又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在儒家看来,虽然社会上有的人喜欢行善,有的人常常作恶,但是人之初,性本善,喜欢行善的人总是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只要你真心诚意与人友善,就不用担心自己缺少朋友。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寻找朋友总是先修养好自己的德行,这样朋友不请自来。庸俗小人与君子不同,他们总爱以花言巧语的谗侫作法诈取他人的友谊,但是这种人的丑恶嘴脸一旦暴露出来,总是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窘迫处境。
在儒家看来,品德高尚的人,不但不用担心自己缺少朋友,他还会在无形中吸引许多性情温良的人前来与他比邻而居,从而生活在一个人心皆善,远离虚伪欺诈的美好环境中。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说人们选择住处,如果不能做到与仁厚善良的人为邻居,那么他就算不上一个明智的人。西汉刘向《烈女传》说:“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为了孟子的健康成长,孟母曾经三次搬家,而“孟母三迁”也成为中国最为脍炙人口的典故,被写进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孟子后来成为万世景仰的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大儒,这与孟母为了使孩子接受最好的环境熏陶用心择邻而居是分不开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修身有道,品德高尚,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前来与你比邻而居,可谓是“德不孤,必有邻”的形象化阐释。
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个人只有修身有道,做到德行高尚,才能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拥有超强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儒家认为,有德之人治家,则家齐,治国,则国治,平天下,则天下平。德,下至庶民,则为修身之本,上至天子,则为治国之本。《孟子·尽心上》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儒家正是看到了道德因素在维系社会秩序凝聚团结人心方面的巨大作用,所以他们强调德治,主张德教为先。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治理国家的人如果能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来推行政令,这就好像是北极星一样,群星自然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在中日交往方面,中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坚持以“德”睦邻。中国人民愿意用“德”与周边国家交朋友,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周边的朋友,中国的和平发展也一定不会缺少朋友。
从地缘上看,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毗邻而居,中日两国成为邻居是无法避免的客观现实。邻居不能选择,但是却可以选择如何与邻居相处。在这一点上,中国一向坚信“德不孤,必有邻”。 在社会发展中,道德的坚守从来都不会孤独,总是有比想象中更多的人正在被感动、被影响、被团结、被鼓舞。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引用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形象地诠释了中国目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源于中国文化的光荣传统;另外也说明了中国愿意与日方实现世代睦邻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