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张志和 江畔独步寻花1一7首

时间:2023-06-20 01:29/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282 评论:0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果没有这首《渔歌子》,估计认识唐代大诗人张志和的读者应该不会太多。1200多年前,隐居多年的张志和驾船前往湖州,拜访好友颜真卿,一共写下了5首词。除了我们最熟悉的这首外,另几首曾一度失传,直到多年后皇帝派大臣李德裕把它找全了。后来这5首词被众多名家模仿,其中也包括苏轼,但都没能超越原作。

这首词传到现代,自然也入选了课本,成了中学生必读、必背的经典。按说既然是上学时都会学过的,而且本来写得就通俗易懂,那大家理解起来应该也不难。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首词登上《中国诗词大会》后,竟难住了不少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看这道题:

唐代大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中写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请问“青箬笠”是指?

A.竹叶编制的箬帽 B.竹条编制的雨披 C.茅草编制人草帽

这道题的答案是A,青箬笠是用竹子编的一种帽子,现场答题的是北大才女陈更,她很轻松地答对了。但百人团却有28人答错,这个错误率让不少观众感叹:“这样的题为何会错!”其实正常来说,选B的朋友应该是不多的,因为“绿蓑衣”的字面意思肯定是指衣服,那青箬笠自然就是指帽子了。

所谓箬笠其实是一种用箬竹的叶子编成的宽边帽,也可当成是斗笠,这种帽子在现代仍有老渔民在使用。而蓑衣则是一种用草编成的雨衣,后来也有人用棕叶做,所以蓑衣渐渐地就成了棕衣。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千年诗坛有那么多千古名句,为何诗词大会命题组非得考“青箬笠”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词自从被张志和写红后,就已经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名词,它真的很重要。

大家可以翻开宋元明清的诗词典籍,会发现“青箬笠”这3个字的出现率是很高的。苏轼的“自庇一身青箬笠”,赵显宏的“青箬笠西风渡口”,朱敦儒的“轻舟青箬笠”,徐俯的“青箬笠前明此事”等等,都用到这3个字。难道这些文化人出门,都喜欢戴上一顶青色的箬笠?这显然不太可能。他们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因为“青箬笠”这3个字已经是闲适生活的象征,它已经是一个固定的写法。不管他们戴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款式的帽子,他们都很有可能这样写。

事实上,张志和这首词写红的不只是“青箬笠”,还有“绿蓑衣”,甚至这个“蓑”字后来都成了一个格调很高的词。公元1082年春天,被贬黄州的苏轼写了这样一首词: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爱,特别是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千古名句,但却有民间高手觉得这个“蓑”字用错了。原来是这首词前有个序言,写着“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位高手认为既然雨具都拿走了,那自然就没有蓑衣了,为何苏轼还要写“一蓑烟雨”,他完全可以写成“一川烟雨”。

但事实上,在这里“蓑”本身已经量词化了,而且自张志和《渔歌子》一词后,蓑衣就已经有了象征意,这个字眼本身就表示了一种闲适、豁达的状态,哪怕苏轼当时没有穿蓑衣,也可以这样写。苏轼在这里用“一蓑烟雨”显然更有意境,用别的词去替代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除了苏轼外,陆游、孙觌、徐再思等在文人,也都用过“一蓑烟雨” 这种说法,说到底这都是由张志和写红“青箬笠,绿蓑衣”开始的。

通过理解张志和这首词,我们会发现,其实古诗词的意象是有很强的传承性。一个经典的意象,往往会影响后世很多文人。提到“西楼”二字我们想到的就是伤感,提到“梅花”我们想到的是坚毅,提到“明月”我们往往会思乡,而提到“青箬笠”和“绿蓑衣”,我们想到是隐士之风,这就是藏在古典诗词里的文化符号。这道题如果让您来答,你会答错吗?欢迎讨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