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伯伯乡下姝 农民柏柏乡下姝2
文/博华
又到麦收时节,放眼望去,金色麦浪翻滚,一片丰收的景象撩动着我的内心世界。虽然久违了田间的劳作生活,但是出生于乡下的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后代,对曾经的乡下劳动生活还是刻骨铭心的,有一段无法释怀的记忆。特别是麦收时节,生产队里麦收的经历和场景更是终生难忘。记得那时我正在上小学,有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记录了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当年的真实生活,至今我们还能哼唱:
我是公社小社员来
手拿小镰刀呀
身背小竹篮来
放学以后去劳动
割草施肥拾麦穗
越干越喜欢
一到麦收时节,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生产队的麦收活动。那时的麦收主要是靠人力收割,因此掉在地里的麦穗相对较多,因此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主要是帮主大人捡拾掉在地里的麦穗。记得在一次捡拾麦穗的过程中,老师教我们背诵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学习的第一首唐诗,又是在捡麦穗的过程中学习的,因此对这首诗的意象理解得格外深刻。记得每一次捡拾麦穗前,老师总会教育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劳动成果,要做到颗粒归仓,不浪费一粒粮食。这些话由于是在田间地头,在劳动的过程中讲的,因此比在课堂上老师的空头说教理解得深刻。现在一回想到当年拾麦穗的情景,我的眼前就会闪现出金黄的光泽。那是麦穗的光泽,是风的光泽,是太阳照在麦田、河流、树木和村庄之上的光泽,是丰收和幸福的光泽。那光泽与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交相辉映,成了那时田野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那时候粮食产量低,农村人大部分时间是靠玉米和高粱等粗粮度日。春天是一年之中最为难熬的时间,因此在乡村便有了度春荒的说法。所谓度春荒就是从秋收到麦收时间这一段时间间隔较长,有的家庭人口较多,在麦收来临前,生产队分配给家里的粮食就差不多吃光了。因此春天对当时不少的农村家庭来说是最难熬的,为了度过这难熬的春天,各家对自己余存的粮食必须精打细算。好在春天万物复苏,野菜开始生长,于是精打细算的庄稼人在粮食中掺杂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来打发春天,因此度春荒是我们那个年代最难忘的经历。
那时的我们特别盼望麦收时节的到来,因为麦收一过,各家就会从生产队里分到刚刚收获的小麦。小麦是细粮,新麦子磨成面粉,做成的白馒头,十分香甜可口,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当时最喜欢的食物。麦收过后,一直到秋收这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对于农村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因为这段时间家家都在吃细粮。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嘴馋的农村孩子来说,盼望麦收的心情和期待过年穿一件新衣服差不多,因为麦收一到,我们就能吃一段时间的白馒头了。
小麦的生长在农作物这个家族里面相对来说是漫长的。从寒露开始播种,到来年的芒种时节,差不多八九个月的时间。寒露已过,霜降未到,收了夏季作物的大田经过一段短暂的歇息,又一次敞开怀抱。黝黑的泥土被翻了起来,笔直的田垄,像布匹一样伸展开去。经过短暂的晾晒,整好畦垅的田地,播上了一行行麦种。麦种入土,便又回到了家。在那里安安静静等着阳光的照射,雨水的浇灌,以及日渐干冽的寒风的吹袭。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会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用一抹绿色给冬日的人们带来一份对来年丰收的期望。冬雪落了下来,嫩绿的麦苗高才寸余,躲在厚厚的雪被下像淘气的孩童与太阳捉着迷藏。好在太阳有法术,总能把麦苗从雪被里拎出来。而后,立春一过,几乎是转眼之间,麦苗长高了,一下子挺起了细长的腰杆,于是绿汪汪一大片,覆盖着无边的大地,春风吹过,绿浪滚滚,一望无垠,令人即兴奋,又激动。进入春天,风柔柔的,已不再像冬天那样粗鲁,再加上温柔的春雨的滋润,麦子开始分蘖、长叶、抽穗、灌浆……这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的,仿佛就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
不期然听到空中布谷声声,季节已经进入到了夏季。这时的小麦已经长足了身子,像一个充满力气的青壮年依仗着粗壮挺拔的麦秆,将生长的劲头全部用在了麦穗的孕育上,伴随着麦粒的日渐饱满,麦穗开始绿中泛黄,成熟的麦穗始终不肯低下饱满的头颅,望着天空、阳光、云彩和布谷鸟,风吹麦浪,天籁之音,回荡在天地间,奏出一曲丰收的乐曲,提醒着人们麦收时节很快就要到来,赶快准备收获。
现在麦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不像我们当年那个时候了,只需一两天的功夫,收获的小麦就入仓了。再加上科学施肥和机械化的田间管理,产量已经大大提高。人们常年吃细粮,也不再为吃不饱肚子发愁了。因此,麦收之后,田野里再也看不到捡拾麦穗的劳动大军了。望着眼前丰收在望的滚滚麦浪,虽然还十分怀念童年的麦收情景,但内心还是更加感谢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便利,让人们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劳作方式,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虽然多年不务农事,但童年的乡下生活经历还是让我心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农民情节。关心节气,关心庄稼和收获,让我心中平添了些诗意和远方。有时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时候,总喜欢打个电话给乡下的亲人朋友,问候一下平安,顺便了解一下庄稼的生长情况。我知道,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必是未来农村发展的大趋势,农业现代化逐步摆脱了靠天吃饭的限制,但顺应天时,参照节气依然是我们遵循的一个大的原则。
又是一年麦收季,风吹麦浪,布谷声声,一派丰收的景象让农人们高兴的同时,也带给我这个久违了农事的人一份苦尽甘来的美好回忆,这回忆中满是奋斗和幸福的味道。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联系电话:13853164811、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