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实时票房 电影实时票房猫眼票房
文|令狐伯光
安德斯·穆斯切蒂导演,由埃兹拉·米勒、本·阿弗莱克、迈克尔·基顿等主演的《闪电侠》,可能很多观众没有注意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一连有6部好莱坞大片同时上映。
分别是《闪电侠》《速度与激情10》《变形金刚:超能骑士崛起》《疯狂元素城》《蜘蛛侠:纵横宇宙》,以及上映了很久的《银河护卫队3》,可以说,这个月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大片霸屏。
这是美国那边暑期档已经到了(那边是6月到8月),国内这边是7月到8月。
随着21号的朱一龙的《消失的她》,再到《我爱你》,月底王宝强的《八角笼中》才算开始发力,7月国产大片就挺多的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段时间哪怕有6部好莱坞大片上映,它们倒不能说全扑了,但是票房都没有形成大爆。
截止目前票房最高的还是上映43天的《银河护卫队3》的6亿,其它分别是上映31天的《速度与激情10》9亿,上映15天的《蜘蛛侠》2.7亿,上映8天的《变形金刚》3.7亿。
至于最新上映的《闪电侠》首日票房没有破亿,某平台预测总票房也就2亿。
所以,那些动不动说中国根本不敢引进好莱坞大片,只要引进好莱坞大片就会咔咔乱杀,把中国烂片打得溃不成军的网友看看。这真不是国内不引进,而是现在的中国观众真不喜欢好莱坞大片。
我猜测往往会有人说把好莱坞大片放在一起打擂台,目的是给国产电影让档期的。如果你有认真观察的就会发现两件事。
一是这6部好莱坞大片不是扎堆上的,有的两个月,有的1个月,有的半个月,有的一周前,有的刚刚上映。
它们其实是分开上映的,并且基本上和美国同步上映,人家也是这个档期。
二是因哪怕接下来7月真正的中国暑期档了,像《碟中谍7》《芭比》等片,中国也已经同步上映了。
票房集体“扑街”?为何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彻底不行了?
如果硬要分析大概能分为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个,当前国内讨论较多的还是外在原因。
外在原因就是好莱坞大片创作上越来越匮乏,越来越套路,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
比如《闪电侠》就是好莱坞主流的超级英雄电影,而且也是讲多元宇宙的。这部电影伯光君还没看过就不评价了,从以前漫威电影来讲,很多电影基本上逻辑都是讲不通的。
尤其是《复仇者联盟》三部曲,逻辑剧情真的无法形容,除了特效和英雄没有任何看点。
重点说说复仇者三部曲,首当其冲就是科技问题,一个国家机器还比不上一家公司,而且科技几乎是跨时代级别的发展,从开头的人形铠甲到后面的纳米铠甲,人类几百上千年的科技被压缩到几年,甚至悬空航母这种装备都出来了,再加上外星科技都能跨越虫洞了,地球人连太阳系都出不去。
另外《美国队长》怎么都死不掉,黑寡妇一个特工的战斗力取决于她和谁打。然后就是国家地域的问题,片子里欧盟、中国和俄罗斯完全被弱化到边缘地带,地球看着就剩下非洲和美洲。
尤其是在紫薯精带人进攻地球的时候,战争形式完全就成了小孩子过家家。这种片子真心只能看特效,其他的真的越来越一无是处了。
如果说好莱坞大片一直就这样呢也不对,别说漫威宇宙成形之前的好莱坞大片。哪怕漫威宇宙成形的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除了漫威宇宙,还有同样IP续集、前传、外传、重启、衍生等等。
像诺兰的《星际穿越》《盗梦空间》,丹尼斯·维伦纽瓦的《降临》《银翼杀手2049》。再到《疯狂动物城》《头号玩家》《火星救援》《疯狂的麦克斯4》《小丑》《霍比特人》《猩球崛起》等等,这个还要列的话还有很多。
哪怕像超级英雄电影2010年后那版《X战警第一战》《x战警逆转未来》《x战警天启》《金刚狼3》《死侍》《超人钢铁之躯》等等。早期漫威的《钢铁侠》,《美国队长2》,到《银河护卫队1》等也有很多经典。
就像“后传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烂的《星际大战》一样,你看《侠盗一号》多经典。
题材匮乏,个人英雄主义泛滥?好莱坞大片就是这样毁掉的
同样的还有我们常见的批评好莱坞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这时往往还会列举反例像中国科幻《流浪地球》,我倒觉得英雄主义本质上并非什么洪水猛兽,相反一个正面的,伟大的精神符号是为大众所需要的。
但一个全全架空的“超级英雄”,不过是纸牌塔,搭的再高也经不起一阵微风,我们需要的英雄是贴近人民的,大众的英雄,是每个人心中的信念。
换言之,这个世界没有英雄,或者说每个人都是英雄。《流浪地球》加入了比原作更多的英雄主义,原因是原作中千百代人的付出与传承太过悲壮,甚至是令人绝望的,然而电影的改动所赋予的这种别样的“英雄主义”,虽然弱化了原作的寓言感。
《流浪地球》系列就是每一个心怀希望并战斗的人们,他们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
这让看完电影的观众感受到了更多的希望与人性的光辉,影片中的角色几乎一事无成,有千千万的人与他们做着同样的事,但这不妨碍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
事实上,这个英雄主义之所以总是拿来和个人主义联系,难道不是这些西方电影的一贯作为所致吗?这个错的并不是英雄主义,而是拿英雄主义去粉饰个人主义罢了。
最关键的还是电影是流行文化商品,疯狂复制,容易泛滥,然后翻来覆去搞这套。
现在绝大多数的好莱坞大片都是主角发现一个问题向上提出,上面不信还要抓主角或者给他/她解雇。这个主角就自己去调查,中间经历一些挫折,比如互相不理解的女主角,最终把问题解决了。
如果是科幻片,灾难片反正是那种团队型的。男主总是离婚有个孩子吊儿郎当有专业背景的白人,男二号现在多换成了黑人或者非常忠诚的少数族裔;再加上电脑专家,武力输出,花瓶担当,而这帮人还全是被抛弃的杂牌军。
这个超级英雄电影也一样,都已经形成模板了,观众是会审美疲劳的。
创意匮乏,剧情套路,连特效都拉了?好莱坞大片输得不冤
上面说的只是外在原因,就像上面说的虽然大多数电影都是套路的烂片,但还是有精彩的片子,好比正在上映的《蜘蛛侠纵横宇宙》,内在原因我认为两个。
一是好莱坞大片创作确实越来越匮乏,不只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表达,再到剧情和角色的模式化,套路化,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很严重了。
我们以现在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大片来讲,你们就会发现一个最显而易见的问题。6部电影除了动画《疯狂元素城》,其它全是知名IP的续集、外传,这当中超级英雄电影包含3部,知名IP续集2部,只有一部原创动画。
这就是创意开始枯竭了,现在的观众哪有那么好骗啊。
好莱坞电影这几年一个老IP反复去拍续集,当今又创作不出当年《黑客帝国》等那种高水准的IP,就不断去蹭老IP的情怀,尤其是超英题材最为严重,一个超级英雄角色反复的去拍,剧情也是反反复复的讲。
像《蝙蝠侠》“布鲁斯的父母又死了”都已经成了系列地狱笑话的梗了,这种创作上的匮乏已经成为好莱坞大片的通病,甚至这两年漫威电影,各种超英电影和好莱坞大片,包括最新《变形金刚5》。
这个以前好莱坞引以为傲的特效,现在都变得越来越差了,真的。
二是全世界只有中国观众变了,对于好莱坞大那套不再买账了。
现在国内很多观众还有个误区,那就是以为全世界都像中国观众一样觉得好莱坞大片套路,烂,票房越来越低,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哈。
2019年,当时《复联4》上映全世界各国年度票房冠军,只有中日韩,印度和土耳其少数国家不是还上过新闻。实际上哪怕有“疫情”的2022年,这个年度全球票房排行仍然还是这样,美国霸占全世界各国电影票房排行榜。
2022年只有中国日本,印度和土耳其等少数国家不是,连韩国市场都沦陷了。
2023年的韩国电影本土市场亏损了五个月,一直到5月底马东锡的《犯罪都市3》才赚钱。韩国市场票房最好的不是日本动画,便是各种好莱坞大片;今年基本宣告韩国电影阵亡,至少本土市场阵亡。
日本观众唯爱二次元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像印度观众爱唱歌跳舞的大片是相似的道理。也就是说,全世界只有中国,土耳其观众对于好莱坞大片不待见了,而且还是引进来,观众不喜欢的那种情况。
从超级英雄到所有IP,从票房爆炸到难堪?中国观众正在远离好莱坞
好莱坞大片对于中国观众,也许是一时间的新鲜感,宣传的那套西方价值观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一样,与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呈现出来的越来越脱节了。偶尔用来调节一下新鲜感还行,但是要是靠这个当成主要的饭菜就不行。
比如好莱坞里面动不动就是一个人获得力量后去危害社会,然后一个人获得力量后去当英雄去拯救社会,这样确实给了人们英雄梦。
但中国社会运行并不是这样的运行规则,中国人并不是这样的价值观。
这个伴随中国经济,国力,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崛起,它就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那些能打到中国观众文化的点才会戳中中国观众笑点,泪点和燃点的电影,中国观众越来越喜欢看了,哪怕这些电影本质上来讲,它并不是多么经典。中国票房排行榜前二像《长津湖》两部曲,《李焕英》都是如此。
所以,并不是全世界,好莱坞式的大片只是在中国观众越来越不喜欢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