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 管风琴火箭炮
作者:勇者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朝战爆发,面对美联军的咄咄逼人之势,我国应朝方求援,仅仓促准备10天就派志愿军踏上了异国的土地,与当时号称战斗力最强、武器装备最好、后勤保障一流的美军展开了生死较量。
因为战前未做充分准备,加之国力有限,以及后勤运输条件所限等诸多因素,第一批入朝的6个军没有装备一辆坦克,没有配备一架战机。同时,各部队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数量也极为有限。对于装备如此落后的对手,狂傲的麦克阿瑟曾用“亚洲乞丐”这样的词语来评价志愿军先期部队的武器装备情况。
两军装备到底有多大差距?以两军火炮数量为例,来做一下对比:美军一个师,通常装备10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就有430门以上,而我军同样一个师装备75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才区区12门,连美军装备火炮数量的零头都够不上。
日式9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已经是志愿军入朝初期的“重火力”
即便这样,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依然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随着苏联方面提供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志愿军的重火力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改善,让志愿军如虎添翼。其中,最为著名的苏援武器当属当时先进的БМ-13(喀秋莎)自行火箭炮。这是一种多轨道的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装备132毫米口径大小的火箭弹,其最大载弹量为16发,最大攻击有效半径为8.5千米。这种火炮既可单射,也可齐发,最快能在10秒钟之内发射16枚火箭弹,而重新装弹也仅仅需要8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种自行火箭炮在苏德战争中,一登场便名震八方,德军在这种火箭炮的狂轰之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伤亡巨大。在抗美援朝期间,苏联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援助志愿军,将这种还处于机密状态的武器提供给了志愿军。志愿军火箭炮203团在支援前线79师235团,于1951年9月1日反击美军时,轰轰烈烈地打响了喀秋莎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第一炮。
苏德战场上,发挥神勇的喀秋莎火箭炮
兵贵神速,喀秋莎机动速度可达90千米/每小时,这一优势十分适用于我军的运动战。而且喀秋莎火箭炮不需要繁复的操作,只需要运载车停稳,操作人员进入战斗状态就立即可以发射作战。在快速一轮攻击完之后,不待敌人报复性反击,喀秋莎火箭炮便马上可以转移阵地,有效保存实力。
203团的战士们驾驶喀秋莎火箭炮进入预定作战地点,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只待上级一声令下。战斗打响,全团火箭炮一轮齐射,近400枚132毫米口径的火箭弹,顷刻之间将美军的前沿阵地变为一片火海,几乎所有的地面防御工事全部被毁,敌军伤亡惨重。残余的敌军被志愿军突如其来的猛烈轰炸给彻底炸懵了,没有了继续作战的勇气。志愿军的进攻十分顺畅,负责攻坚的235团在火箭炮的支援下,一鼓作气地攻占了敌人的阵地。
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齐射的场景
在随后的战争中,喀秋莎成为志愿军心中最美的“姑娘”,每当前线的志愿军战士打不开局面或需要炮火支援的时候,喀秋莎火箭炮发射的呼啸声,像战歌一样响彻志愿军阵地的上空,狠狠地砸向敌人。无论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亦或是小规模的阵地冲突,喀秋莎都是志愿军手中的犀利武器。参加上甘岭战役的老兵回忆说,只要前线阵地的步兵一声召唤,喀秋莎火箭炮总是能准时飞过志愿军的头顶,向来犯之敌射去。
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齐射的壮观场景
不仅如此,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最后一战,志愿军更是毫不客气放开手脚敞开了打,首当其冲的便是喀秋莎火箭炮部队,仅团级规模的齐射就达到了近70次,将李承晚反扑的妄想彻底击碎,也将不甘失败的美国人摁回到了谈判桌上。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大放异彩的БМ-13喀秋莎火箭炮,在苏联人理解的含义是“远去战斗的英勇战士”,为了保家卫国,只好在异国他乡的土地,用这种名称来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深思念。同样,志愿军踏上了异国的土地,为抗击侵略者,指战员也以战场的一次次胜利,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亲人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