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是左手还是右手 敬礼正确手势哪只手

时间:2023-06-21 01:4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144 评论:0

今天,请允许我们在这个严肃的政务账号上谈一谈“情”。

对于我们的战友来说,

团聚不能,恋爱不易,

婚姻更是甘苦自知。

春节在即,“情人节”又降临,

知道你们不善言辞,不懂浪漫,

让我们帮你们撒点“狗粮”,

再支点“招数”。

如果那个她还是不懂你的心,

直接点击转发,

告诉她:

右手敬礼,

左手牵你,

不离不弃。

你走,我不留你;

你来,风雨无阻都会陪你。

拼尽全力每天一个五公里,

只因幻想,

终点是你。

幸福可能会迟到,

但它永不缺席。

在你努力照顾好自己的日子里,

那个人已经跋山涉水走向你。

下文转自“军报记者”

舒婷的《致橡树》描绘了一位,如同木棉般为爱坚贞奉献的女子。

在我看来,这样的女子,就是军嫂。

记得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常打趣儿说:我们大家庭可是为国防事业做了贡献咧!

想想还真是!

外婆生了五个女儿,有四个嫁给了军人。说来也巧,我的三个姨父还曾是同一个连队的干部。四个女儿嫁给军人,也算是和军队结下了不解情缘,军队的血脉就这样流淌进了这个大家庭。

母亲常谈起她和父亲当初的种种。

他们是相亲认识的。

母亲生来就很美,身边自然少不了愿意做护花使者的人。那时候,也是过大年,父亲刚从部队探亲回家。

起初,与父亲初次见面后,母亲并不太情愿。父亲一脸老实相,看上去很不解风情。谁知,父亲认定了母亲,就赖着不走了,在外婆家十分勤快,忙得不亦乐乎。把外婆哄得很开心,一直说:“这小伙子不错,这小伙子很不错!”

就这样,才促成了这桩美好姻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兵哥哥们找对象,一要脸皮厚,二要手脚勤快,最重要的是搞得定丈母娘!

这样,在丈母娘的首肯下,父亲和母亲确定了恋爱关系。

父亲的老部队在祖国边陲的大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

那时候没有手机、微信,唯一的通信方式只能靠书信。可以说,书信的往来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富有情感的方式。这样一来一往,成就很多军旅诗人,也使当时书写爱情诗歌蔚然成风。

就比如这一首: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很美好。

——顾城《门前》)

于是,承载着思恋的一封封书信,在大山与城市间往来。

熬过焦灼的等待,接到信的那一刻,仿佛ta就在身旁。

我时常想:那个年代,青涩的他们,会不会像老电影里演得那样:把书信捧在怀里,笑得一脸甜蜜。

那时的书信,一定和现在的手机一样:你在那头,我在这头,我看不见你,却依然感到温暖。

后来,母亲做了二月的新娘。

在万物初语的春天里,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然而结婚没几天,父亲就接到单位的任务,返回部队了。

和所有军嫂一样,母亲不仅要默默等待,还要扛起整个家的责任。

生病了,没有丈夫在身边,一通电话、一张照片就是支撑下去的所有力量。

团聚了,没有丈夫在身边,一声问候,一段视频就是萦绕身边的所有幸福。

也许,她们奢望的幸福真的很简单:再留一天,再聊一下,再多陪我一会儿。

再后来,就是有了我。

现在的我仍不能完全想象得出,当时母亲十月怀胎,究竟有多么艰难。

但我依稀记得的是,三姨怀妹妹的时候,妊娠反应非常大。而三姨父的部队也是千里相隔,他不在身边照顾,也帮不了什么忙。三姨自己呢,又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怀着孕,也要坚持上班。至于妹妹那个捣蛋鬼,还在娘胎时就停不了折腾。

这也许是大多军嫂必经的过程吧!

岁月把原本娇弱的她们,硬生生地塑成了女汉子——上能换灯泡,下能修水管,出门能工作,进门抱孩子,既孝顺又勤快,任劳任怨。

有的人说,我是无怨无悔。可事实上,哪里可能一点怨都没有。只不过,是打碎牙往肚里吞。而悔,哪怕嘴里再犟,却从未真正后悔。

如果,你能真正遇到这样一个姑娘,请千万不要负她。

哪怕她再不好,你在她眼里一定是最好的;哪怕她再不对,很多时候都是你的不对。既然她承担起了一个家,那你就要成为能够为她遮风挡雨的大树。

历史经验再次启迪我们:兵哥哥要谨记两条原则,第一,媳妇儿说的都是对的;第二,如有不对,请参照第一条。

我所在的单位,是个混合连。连长是个北方汉子,嫂子带着小女儿住在连队。每每出操、点名,还不到三岁的小姑娘,都会一颠一颠地跑过来和战士们一起“一二一”的踏步,喊口令,总让人忍俊不禁。母亲和我说,我小时候和她是一样的。

母亲在家乡的工作很忙,可她每年都会请假带我去看父亲。到父亲的部队,要坐上两天的火车,然后再转乘汽车。那里山路崎岖,汽车只能缓慢的行驶,加上父亲的部队在大山深处,来来回回路程就去了一个多星期。路途颠簸,晕车症状、高原反应加剧,可仍是这样,母亲依然带着我,义无反顾地到父亲身边去。

因为,有他的地方,才是家。

还记得那个“红丝巾军嫂”的故事吗,那短短6秒钟的相聚,便是一家的团圆。

2015年2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七。

军嫂李佳妮在途径哨所的火车上,等待转瞬忽逝的他——她的丈夫是驻守甘肃某铁路隧道的武警战士,也是中队唯一的卫生员,入伍15年,从未回家过年。而她儿子无法适应海拔3000米的哨所,只能从列车上看看父亲。

中午,列车从兰州出发,行驶了三个小时后,她身边四岁半的儿子跳着说:“看爸爸,快让爸爸看丝巾。”

列车上的乘警帮他们拉下窗户,打开了五分之一。下午三点三十分,她把结婚前他送的红丝巾放出窗外。丈夫看到了红丝巾,便知道他们来了。因为车速太快,李佳妮和儿子摇着红丝巾,还没看清丈夫的模样,火车便驶入了隧道。

泪水打湿了眼眶,小男孩强忍着泪水对妈妈说:“爸爸为什么不出来,不是说好今天会来的吗,是不是我们一下车他就来了。”

八天风雪路,跨越千里,只为多看你一眼。

写到这儿,哽咽了……

曾有人问我,你分配去部队会想家吗?

我说:当然想,但想着小家,更要想着大家。这应该是所有军人的心声,为国之大家无私奉献,为保无数小家平安团圆。军人的家庭也要团圆,军人的家庭也能团圆。只是,是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问候,同样的团聚着。

无论是父母那时的爱情,还是现在的军恋。

时代虽然变了,但牵绊从来不曾改变。

大学时,我们队有个长得和霍建华几乎一模一样的男生,媳妇儿也长得水灵又乖巧。

他常爱和我们谈起,他和媳妇儿的爱情故事。

那时,在学校,手机不能明着用。他是骨干,借着和干部保持联系需要的名义,留了一部手机。每天夜深人静,就会偷偷地和媳妇儿煲起电话粥。

他说,每天无论再忙,都会给她打电话。没什么说的,就汇报当天的学习生活。哪怕考研的时候,学得再累,都会打个电话过去聊上一会。

他说,本来异地恋,不在她身旁照顾她,就已经很歉疚了。如果都不能给上一个电话,一声问候,那就有负于姑娘了。

就这样,他不仅搞定了媳妇儿,还以400分的高分顺利考取研究生。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他这就是活生生的爱情事业双丰收啊!

也许,就是他们一直未断的牵绊,才使他们心手相连。

历史的经验再次再次启示我们:兵哥哥们要搞定媳妇儿务必做到,第一多联系,第二多联系,第三多联系!

我见过太多太多这样默默奉献的军嫂。她们以自己的丈夫为骄傲,她们以是军嫂为自豪,她们是人民军队最坚强的后盾力量。

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军嫂之间都有个无言的传承,就是坚守。一如丈夫所坚守的岗位,她们在后方,为丈夫坚守起整个家。就像《致橡树》中所说的: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还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感谢虹口、长宁、金山、杨浦支队供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