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800字
02
李树礼
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四级调研员、副教授
当社会学遇到治安学,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树哥”!课余时间,这是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学警们对老师李树礼的亲切称呼。
1984年出生的李树礼是山东人,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就读于复旦大学,学的都是社会学。2011年,李树礼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的一名教师。
当他和身边的朋友提起要上《接处警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时,得到的答案是:之前没有当过一天警察,听名字感觉是门枯燥的课,你打算怎么创新来上?
是的,这也正是李树礼最想用专业所学和基层锻炼(曾在桐乡市公安局振东派出所基层锻炼)来挑战的。
从2012年开始,李树礼通过把社会学中的问卷调查法和田野调查法融入到《接处警理论与实务》这门课,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授课效果。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教学团队的通力合作,李树礼与驻校教官集体备课,将具有实战化特点的实训课程和实训项目放置在基层一线,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实时、实景、实情”。在实战化探索背景下,李树礼主持的《接处警理论与实务》《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两门社会实践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接处警理论与实务》课程参评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比如在解析身边发生的一个热点警情时,可以通过理论研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让学生从宏观机制到个体实践充分的理解接处警,让学生在实训、实操中更有感觉地接处警。我连续七年带学生社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时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就可以作为更为客观的第三方视野来解决基层警务工作的一些问题。”随着教学手段的迭代升级,李树礼还从最初的视频连线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到自身融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进行实时直播课堂授课。
作为一名有着社会学专业背景支撑的警务教师,李树礼更注重社会性和实战性的结合教学。这些年,他用社会学视野打开警务教学新境界,主持公安部软科学项目《薪酬满意、职业认同与警辅人员离职关系的实证研究》,主持省政法委委托课题《风险指数构建理论方法研究》,主持省社科联项目《社区治安的空间转向》,围绕“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出租房智慧化管理、社区认同与社区治安治理”议题开展校局合作4项。参与其他科研课题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犯罪治理现代化》,以及省部级项目《以新时代“枫桥警务”推动警务创新研究》等6项。主持民警训练项目《现代警务模式背景下接处警运行机制与实践》,研究成果被转化为衢州市、金华市等地公安机关的送教授课资料,有力支撑了地方情指中心的机制建设。出版专著《辅警职业愿景实证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辅警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效,被聘为萧山区公安分局授课教官。两次承担浙江省公安厅改革办重点项目评估,撰写2万字研究报告。
作为教研室主任,他还带领治安防控教研室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虚拟教研室获评省级试点建设项目。在李树礼看来,这些教研成果的取得,需要沉潜,更需要持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李树礼对警务教学最深的负责与最厚的匠心。
全媒体记者 || 郑莲花
通讯员 || 薛屹然
编辑 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