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 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2023-06-21 12:2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2326 评论:0

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次都发生在近代的工业革命,通过对社会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对机器动力的发现改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而处在当今第三次科技浪潮既是对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继承,在前两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的基础上起步的。

也是对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发展,所以对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分析才能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更深的了解。

“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往返,大陆的垦殖,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出来的大量人口。

试问在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竟有这样大的生产潜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面呢?

这是马克思在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里对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的一百年里,所产生的巨大生产力的描述。

而这实质上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对生产力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观点,社会生产力分为三个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而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两次工业革命,都是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渗透和转化,而产生促进作用的。

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劳动手段或生产工具。

生产力的变更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改变和发展上开始的。

劳动手段通常是指劳动资料,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以及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高低的主要标志。

古时候我国的生产工具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

石器时代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用“石锛”、“石斧”进行农业生产。

在夏商周时期,我们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于是便有了更加轻便、锋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的铜制的斧、铲、锄等工具。

在春秋时期,铁和畜力作为生产工具被进一步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

随着农业劳作用具的不断改进,我们的祖先在农田上劳作而产出的收成也在不断地提高。

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言,劳动资料的改进体现在机械的发明和使用上。

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以纺纱机的改进和蒸汽机的发明开始的。

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在1764年发明了“珍妮纺织机”,这种纺织机能够同时运转8个纺纱机。

后来,一个牧师对这种纺纱机进行了改进:以水为推动力发明了自动式纺纱机。这种技术把英国的纺纱能力,提高了整整40倍。

187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这种机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为以后人类社会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风、水、动物和人一直是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动力源。

自从蒸汽机发明出来以后,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自然的限制,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生产和生活。

蒸汽机发明之后首先被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又廉价的动力,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

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言,劳动资料的改进体现在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上。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人和比利时人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十年之后,以煤气和汽油作为燃料的内燃机也被发明出来。

相比于以水蒸气为动力的蒸汽机,以电气、石油为动力或者燃料的发电机和内燃机不仅使机器运转的新能源出现,动力源更加广泛,而且具有耐力足、韧劲大等优点。

大规模的新能源的应用直接促进了各类重工业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在动力问题上有了质的飞跃。

也促进了通讯工具——电话的发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打破了地域的界限,生活生产效率被大幅度提高。

其次是劳动对象。

按照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的观点,劳动对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用于生产的自然物或者天然物,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而形成的原材料。

前者是有限的,虽然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发现新的天然物,但是这类天然物的资源仍然是有限的或者其再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后者是人们经过各种工艺技术合成的新材料,这种新材料在现代化生产之中已经多达十几万种,包括:钢铁、粮食、各种化学合成材料等等。

尤其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各种新材料纷纷出现。

以服装产业为例,各类大型服装工厂,借助新能源和新机器大踏步前进,不仅在服装产量上大幅度提高,而且因为化工行业的崛起,而在服装质量或者说材料上开辟了新的道路。

以前人们的服饰,大都以棉花和动物毛皮为其主要原材料,随着纺织技术和加工工艺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服饰以棉、麻、涤纶和各种混纺材料为主。

甚至现在人们还能借助先进的提取工艺在水果、粮食、珍珠等天然物中提取出各种纤维作为服装的原材料,既舒适又轻便,还能节约大量投资用料成本。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人们借助新的生产工具,使新的劳动对象被发现、被创造,其广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还有劳动者这一关键因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既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又能够创造精神财富。

其中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确定着生产效率的高低。

在手工业时期,劳动者素质由劳动者的体力,和日常生产所积累的生产经验决定,而由于种种局限,我们大多只能以劳动者体力劳动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劳动者的价值。

到了机器化大生产时期,因为现代化机械能够在工厂中完成简单地重复的劳动,这就要求劳动者去从事比机器更高级、更复杂的工作,去做机器还代替不了的劳动。

于是,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日常经验,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所需要他进行的工作了。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于科学发展带来的就业压力,要求劳动者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素质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存的需要。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社会或者政府部门,主动的加强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教育。

通过一系列教育,使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都能够不断的增长,使劳动力向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

从而以教育的形式持续的不间断的稳定的提高人们的劳动效率和创造能力。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英法美等老牌发达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开始实行并普及义务教育,以适应产业革命对劳动者生产劳动的基本要求。

据相关人员对日本的研究表明:

根据过去企业职工对工厂革新提出的建议,工厂的成本只能降低10%—15%。

然而如果采纳已经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职工,或者受到过现代教育的职工的建议,那么工厂的成本能降低30%以上。

这说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三种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渗透和转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