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尺是多少米 100公尺是多少米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能量是修出来的,智慧是觉悟出来的!
常识是本能,有足够的常识便是天才。
一、概述
概念是“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最基本的思维单位”。
概念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并加以概括而形成共识思维惯性的认知表达。
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
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往往将概念与一个词或一个名词同等对待。
内涵,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本质属性)。
对象(种概念)=本质属性+属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或售购的劳动产品。
其中,“用来交换”“劳动产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
外延,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忽略本质属性与附有属性的差异)。
外延=属概念(与对象相关的所有属性)
外延忽略事物的差异,把这些外延中的实体作为同一体。
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
这就是从外延角度说明“森林”的概念。
二、概念的表达形式
1、主题词又称叙词|受控词,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表达信息内容的词和词组。
明确主题的语言环境是指显示主题词的上位词、下位词、相关词、同义词,明确该主题词的确切涵义。
词义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
明确主题的语言环境,明确主题词所属的范畴,注释,加限定词等四种方法。
2、上位词,又叫上坐标词|上义词,与&34;下位词&34;相对,指概念上外延更广的主题词,在有属(大)和种(小)关系的一组词中, 处于属的地位的词。
主题词所表达概念的的任何一种属性、任何一种归类方式,都可以是它的上位词。
“鲜花快递”的上位词可以是“鲜花”“快递”“网上购物”“鲜花礼仪”、“鲜花店”“礼品公司”;
“爱因斯坦”的上位词可以是“德国人”“犹太人”“物理学家”“科学家”“小提琴手”“教授”……
3、下位词,与上位词相对,是概念上内涵更窄的主题词,指表达下位概念(种概念)的词。一般添加某一个限制关键词。
“鲜花速递”的下位词包括“上海鲜花速递” “深圳鲜花速递”“网上鲜花速递”……
4、关键词,用于表达文献主题内容,不仅用于科技论文,还用于科技报告和学术论文。
一般关注标题、正文、标签、热点词。
与主题词的区别,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在于非规范化。
其优点是便于计算机检索系统的应用,能准确检索到许多新概念方面的文献;
缺点是因为关键词是作者自己选定的,比较分散,不易集中。
5、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域性特征,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而属性往往是对立的。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
例如:男-女,雌-雄,单-双,金-银,西式-中式,阴性-阳性……
带后置语素“式”的区别词,如:中式 西式 女式 老式 新式
带后置语素“型”的区别词,如:大型 中型 微型 新型
带后置语素“性”的区别词,如:真性 假性 慢性 良性 恶性 野性
带后置语素“等”的区别词,如:初等 中等 上等 下等 优等 劣等
带后置语素“级”的区别词,如:初级 中级 丙级 乙级 甲级 超级
带后置语素“色”的区别词,如:湖色 桃色 酱色 有色 无色
带后置语素“号”的区别词,如:小号 中号 大号 一号 二号 五号 七号
带前置语素“有”的区别词,如:有形 有声 有色 有线
带前置语素“无”的区别词,如:无毒 无轨 无机 无期
带前置语素“非”的区别词,如:非常规 非法 非理性 非正义
从音节和构词方式来说,单音节的区别词不多,
一般常见的有:正、负,男、女,棉、单、夹,雌、雄,青、紫等。
双音节的区别词较多,构词方式主要有并列式的,如“黑白”“英汉”;
有定中式的,如,“米色”“甲等”;状中式的,如,“精装”“稀有”;
有述宾式的,如,“临界”“有色”;有主谓式的,如,“国立”“民办”。
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
1、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做定语。
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例如“西式服装、大型轿车、慢性肺炎、彩色电视机”和“大号的、野生的、男的”等。
2、不能单独作主语,谓语,宾语。但是,组合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
例如“公私不分”、“不男不女”、“两男两女”。
另外,组成“的”字短语常作为主语谓语宾语,
例如“小型的我不要,我要中型的。”
3、否定时前加“非”,前不能加“不”。
例如:“非正式会谈”。
同类词,指意义上相关联并属于同一范畴的词,如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甚至反义词。
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的一组词语。可以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种。
6、等义词是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相同的词。
如书面语体与口语:父亲和爸爸、爹、老豆……
再如音译词或外来词:维他命和维生素,米与公尺,麦克风与扩音器……
又如方言词:晓得与知道,马铃薯与土豆……
7、近义词,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精心选用近义词,就能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色增辉。
叶圣陶的《春联儿》这样写:
“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一天就死了。”
唐弢悼念高尔基又是这样写:
“1936年6月18日,世界大文豪,新社会的创造和拥护者,出身于劳动阶级的作家马克辛·高尔基,在莫斯科逝世了。”
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时说: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上面各例同样表达生命的终止,用词各不相同。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又是恩格斯的朋友,所以恩格斯选用了含蓄委婉又符合死者特点的词语:“停止思想”、“睡着了”。
而在悼念高尔基时,唐弢选用富有庄重色彩的褒义词“逝世”,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热爱和深切的悼念。
同样的&34;死&34;,不同的&34;死法&34;:
有的富有口语色彩,其中有的含有褒义,带有惋惜之情:
例如:老了、走了、光荣了、去见马克思了;
有的含有贬义,带有憎恶之情,
例如:断气、挺腿、完蛋、翘辫子、见阎王。
有的富有书面语色彩,也有褒贬义分,
含褒义的:逝世、去世、谢世、长逝、永别、殉职、殉国、牺牲等;
含贬义的:毙命、丧命、暴卒等。
有的语词只能用在皇帝诸侯身上如:薨、崩、驾崩、宾天等;
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
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古代称大夫死曰卒;
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
殒,古代泛指死亡;
缢,古代称吊死或绞杀;
殪,古代称被射死;
殂,古代泛指死亡;
死,古代平民之死亡;
有的只能用在僧人身上,如:涅盘、坐化、圆寂;
用在道士身上如:升天,得道,成仙了等。
可见,近义词十分丰富,要使表情达意十分贴切恰当,不得不精心选用。
1、意义辨析:
(1)词义程度的轻重:不少近义词所表示的事物在概念上差不多,但程度上有轻重的分别。
如:“信任”、“相信”。
“相信”是“认为正确或确信而不怀疑”,程度较轻;
“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程度较深。
(2)词义的侧重点:
“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的意思。
但诡辩重在“诡”,即“欺诈、怪异,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误辩护”;
“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错误的言行进行辩护”。
(3)词义范围的大小:
“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
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以耕种的土地”;
“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之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的范围较小;
“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4)词义适用的对象: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情况。
“领略”与“领会”都有“理解、体会、认识”的意思。
但前者着重指情感上的体验、欣赏,可以连接“风味”“风光”等;
而后者着重指理性上的了解、体会,适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以连接“内容”、“道理”等。
2、色彩辨析:
(1)感情色彩不同:
“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
但“鼓动”是个中性词,“鼓舞”是褒义词,“煽动”是贬义词。
(2)语体色彩不同。语体色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书面语和口语上。
例如,“惠赠”“赠送”,前者是对别人的赠与的一种客气的说法,后者则是彼此赠与的一般的说法,虽然二者均有“赠与”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前者书面语体色彩浓,后者口头语体色彩浓;
又如,“启程”“动身”意思相同,但前者书面语体色彩浓,后者是口头语体色彩浓;
再如,“商量”“商榷”,前者口头语体色彩浓,后者书面语体色彩浓。
3、语法功能辨析:
(1)从词语的搭配对象上:
如“交流”和“交换”,“交流”多偏重于虚的事物,“交换”多偏重于实的东西。
(2)从充当句子成分辨析:
“公然”、“公开”,“公然”只能当状语。“公开”可以充当状语、谓语、定语等。
8、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动——静,拥护——反对。这类反义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互相排斥。
或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立位置的词。如:黑——白,高山——平地。这类反义词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
三、逻辑学中的主项、谓项、联项、量项
在思考判断的过程中,行为人会对一个语义概念或者关于该语义概念的逻辑联系进行定义。
即对一个思维对象(主项)进行判断,给思维对象的性质或关系一个名称,然后再对名称进行描述。这就是判断的过程。所做的描述就是谓项。谓项担负着主项的性质或者关系的描述。
通常结构顺序是:(量项)主项|主语、(量项)联项|谓语、(量项)谓项|宾语。
1、主项S:简单判断中反映断定的对象的概念,被视作句子成分的主语。
1、性质判断中的主项只有一个。
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就是主项。
2、关系判断中的主项有两个或更多,分别称为前主项、后主项,或第一主项、第二主项、第三主项……
如“鲁迅和许广平是夫妻”,“鲁迅”是第一主项,“许广平”是第二主项,“夫妻”是谓项。
2、谓项P:是主项(被视作句子成分的主语)的具体描述的承载。位置通常处于主项之后,被视作宾语。由联项(被视作谓语)联结。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中的“分配原则”就是谓项;
“我国人民反对任何外来侵略”中的“外来侵略”也是谓项。
3、联项,就是连结主项和谓项的那个概念,或者说联项是表示被断定的对象和其性质间关系的那个概念。可以视作句子成分的动词谓语。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中的“是”就是联项(肯定联项);
“我国人民反对任何外来侵略”中的“反对”也是联项。
4、量项,表示主项所指称的对象的数量语词。可视作句子成分的修饰定语或限制状语。
限制:在数量﹑范围、意义程度等方面加以规定,相当于独立成分或者状语。
限制通常指限制逻辑(circumscription),这是一种非单调逻辑。
直观上,限制的基本思想是捕捉一种猜测推理的经济原则,即从某些事实 A 出发能够推出具有某一性质 P 的对象就是满足 P 的全部对象。
“中国当代‘文学’[在很长的时期里],被加上了功利目的极强的意识形态限定语,被巧妙地转化为一种([本质上]非现实主义甚至反现实主义)的异化物,文学[越来越]缺乏现实感和独立性以及批判精神、内在力量和思想深度。所以作家就应该通过充满道德诗意和伦理自觉的写作,对读者的心灵生活发生积极的影响,人们为什么需要文学?因为人们需要文学给我们带来美好希望、生活的勇气和人格的力量。”(殷谦《中国(当代)文学就是垃圾》)
量项分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单称量项。
(1)全称量项,表示对主项的全部外延都作了断定,“全称量项”有时可以省略。
每一个、任意一个、所有的、一切、凡……(也可以用“都”“全部”“全都”等副词、“人人”等主语重复的形式来表达,甚至有时可以没有任何的量词标志(集合名词))
例如:所有金属都是可以分割的。
(全)人类是有智慧的。
(2)特称量项,表示没有对主项的全部外延作断定,“特称量项”不能省略。
有的、有些、一些、某些、少数、多数、许多、几乎全部、百分之几……(也可以用“最起码”“至少”“最少”“至多”“最多”“绝大多数”“并非所有”等副词、“一定程度上”“一定意义上”等介词结构表达)
例如:有的花不是红色的。
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
有些闪光的不是金子。
(3)单称量项,表示对主项外延中的某一个特定对象作出了断定:
这、那、这些、那些等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和专有名词。
如果主项是一个单独概念,单称量项可以省略。
如果主项是一个普通概念,则不能省略。
例如: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地球不是恒星。
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爱因斯坦是犹太人。
对于任意两个可作直言命题主、谓项的词项&34;S&34;和&34;P&34;的外延类S和类P而言,有且只有5种可能的关系。
它们可用欧拉图解表示如下:
①S与P有全同(重合)关系,即凡S是 P并且凡P是S;
②S真包含于P,或P真包含S,即凡S是P并且有P不是S;
③S真包含P,或P真包含于S,即有S不是 P并且凡P是S;
④S与P有交叉(部分重合)关系,即有S是P,有S不是P并且有 P不是S;
⑤S与P有全异关系(对立关系、矛盾关系),即没有S是P。
以上5种关系是传统逻辑讨论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的基础。
全同关系和真包含关系都是包含关系,S包含于P,或P包含S,即凡S是P。
前4种关系又合称相容关系,即有S是P。没有S是P又叫做不相容关系。
S真包含于P,P就叫做属,而 S则叫做种。
一个属包含有若干个不相容的种,这些种之间相对于该属的关系叫做并列关系;
一个属包含有若干个不相容的种,则每两个种之间是对立关系;
一个属包含有且只有两个不相容的种,这两个种就是矛盾关系。
周延是指判断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作了表述的,就称这个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反之不周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
设P是属,S是种。
这样,&34;P&34;的外延就比&34;S&34;的外延广,而&34;S&34;的外延就比&34;P&34;的外延窄;
&34;P&34;的内涵比&34;S&34;的内涵浅,而&34;S&34;的内涵则比&34;P&34;的内涵深。
如&34;人&34;的外延就比&34;动物&34;的外延窄,因为凡人是动物,而有动物不是人;而&34;人&34;的内涵却比&34;动物&34;的内涵深,这就是说,人的特有属性包括动物,而动物的特有属性并不包括人。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都有必要条件即客观事物(客观对象),其中必要条件唯独只有一个,充分条件有N个。条件越多,概念外延越小。条件都是带有功能性质的。
在传统逻辑里,减少一个词项的内涵以扩大它的外延,从而过渡到外延较广的词项,就叫做概括,如把&34;人&34;扩大到&34;生物&34;;
增加一个词项的内涵以缩小它的外延,从而过渡到外延较窄的词项,叫做限制,如把&34;动物&34;缩小到&34;人&34;。
四、概括与综合
1、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概括是“在思想中从某类事物个别,少数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广到某类事物的全体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
抽象,就是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本身,以及事物的其他属性分离开来,并把本质特征提到首要的地位加以认识。
关于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必须借助于抽象。
在进行抽象和概括时,要注意舍弃次要的、非本质的属性,把主要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再通过概括代表同类事物的全体。
提取共性(主要、重要甚至本质的属性),舍弃次要的非本质属性。
例如,我们对人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
从颜色上看,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等等;
从个头上看,有大个、小个、中等个等;
从性别上看,有男人、女人等。这些都是关于人的个别属性。
而各种人的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则是“能够借助于语言进行思维,会制造工具并且使用工具”。
把这一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叫做“抽象概括”,把这一特征推广到所有的“人”当中去,这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特征的概括。
概括是通过分析、抽象,从某类个别对象具有某种特性,推广到某类的全体对象都具有这种特性,在概括过程中需要运用归纳法。
概括的基础是事物之间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概括是形成普遍性认识的一种归纳思维方法。
比如我们概括《祝福》一文的主题。
首先得了解故事的情节,这就是一个由综合到分析,再到综合的过程;
其次,还得分析人物言语、行动、外貌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最后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形成综合性的认识:
祥林嫂具有勤劳、善良、淳朴的品质,同时具有反抗精神;
但她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终于默默无声地死去了。
于是,我们作出这样的判断:祥林嫂是个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悲剧形象。
这个判断中,已经带有“由个别推出一般”这种概括的性质了。
根据所依据的材料的多少,可以分为整体性概括,外推性概括和典型性概括。
整体性概括是在对某类事物所有个体的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概括。
外推性概括,是指由某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广到某类全体事物都具有这种属性。
典型性概括是依据对某类事物中的典型性事物的认识而上升为普遍性认识的概括。
根据思维材料的性质,又可以分为经验概括和理论概括。
经验概括是对事实或感性认识材料的概括。
比如对“中国女排经过奋勇拼搏,终于再次取得世界冠军”这一事实材料的概括,就是经验概括。
概括所形成的认识,可以是关于事物性质的,也可以是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
比如“中国女排经过顽强拼搏,终于又一次获得世界冠军”这一事实材料,根据前一句话,我们可以把“顽强拼搏”这一特征推到“中国女排”所属的更大的“类”中,形成这样一些概括:中国运动健儿具有顽强拼搏精神;中国人具有顽强拼搏精神。这些都是关于事物性质的概括。
“顽强拼搏”和“又一次获得世界冠军”这两个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根据这两个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可以形成这样一些概括:
“经过顽强拼搏,可以取得成功”,“顽强的意志是成功之母。”这些就是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
关于事物性质和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都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比如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可以概括出“事物必须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高考作文题为“树木、森林、气候”,其中树木和森林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木、森林和气候之间的关系,则可以概括为互为条件的关系。
理论概括是对理性认识材料的概括。
例如恩格斯在把握当时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批判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所作的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哲学理论的概括。
2、综合
综合则是在分析、抽象的基础上,将所获得的对某一个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形成对该事物的更加深刻、完整的认识。
综合的基础是事物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综合的关键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分析概括出更具普遍性的认识。
比如,我们对某个农村来的学生进行分析,认为他具有勤奋学习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农村来的学生都具有勤奋好学的特点,这便是“概括”。
我们对这个农村来的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劳动等方面都进行了分析,最后形成这样的评价:这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勤奋刻苦、淳朴、踏实,这便是综合。
在实际运用中,概括和综合可以交互为用。
比如在综合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这个学生具有勤奋刻苦、淳朴踏实的特点。先经过概括,然后再进行综合,也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
3、概括指津
第一,尽可能充分占有材料,做到“胸中有数”。
第二,概括必须有正确理论指导,概括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归纳法,从个别事物的认识扩展到一般性认识,所形成的结论带有一定的或然性。
第三,概括是为了形成普遍性的认识,但是要尽量防止所形成的认识笼统浮泛。
概括时须注意如下三点:
第一,尽可能充分占有材料,做到“胸中有数”。
概括的目的是形成普遍性的认识,占有的材料越充分,所形成的普遍性认识越可能具有正确性。在外推性概括和典型性概括中,我们往往没有掌握全部材料,但是必须对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都能够做到“胸中有数”。
例如有学生在大光明影剧院门口看到一个乞丐,那么有必要搞清楚:这样的事在我们的社会中到底有多少?是不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甚至可以从外在探究其乞讨原因……否则我们在概括时就可能犯“以偏赅全”的错误。
第二,概括必须有正确理论指导,概括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归纳法,从个别事物的认识扩展到一般性认识,所形成的结论带有一定的或然性。要作出正确的概括,必须以理论演绎为指导。
例如开普勒所以能在第谷所积累的大量天文观察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三条经验定律,是因为有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作为演绎的前提。
达尔文所以能从多年研究的材料中概括出物种进化学说,是因为他有地质学家赖尔的地质演化学说作为演绎的前提。
上文提到的那个例子,那个同学如果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分清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就不会由于看见一个乞丐而形成错误的概括。
有了理论指导,还可以使概括具有理论的深度。
比如高考作文《读<画蛋>有感》一文,可以概括出苦练基本功、循序渐进、名师出高徒等论点。一个考生则概括出“观察、思考问题要全面”,这种概括既有新意,又有一定深度,这和该考生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是有关系的。
第三,概括是为了形成普遍性的认识,但是要尽量防止所形成的认识笼统浮泛。
首先,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殊性;
其次,要注意将结论加以必要的限制。
1、量的限制。
要注意“个别”、“少数”、“一些”、“许多”、“多数”、“绝大多数”和“全体”等用语的区别。
2、态度的限制。
要注意“肯定”、“基本肯定”、“不完全肯定”、“可能”、“不能肯定”等用语的区别。
3、还要注意时间、地点、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既追求尽可能广泛的普遍性,又要尽可能加以严密的限制,这就是概括中要遵循的思维的辩证法。
1983年高考作文题是一道供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漫画。画面的内容是一个挖井找水的人,挖了好几口井,都没有找到水,结果便扬长而去。
大多数考生往往只抓往这个人没有恒心,结果干不成事情这一特点,而没有注意到画面上清清楚楚地画着,每口没有挖到底的井下面都有水,而挖井的人所以没有坚持到底,根本原因是他认为“这里没有水”,把握住这一特点,论点的概括将会更为明确。否则,不加限制地强调干任何事都要有恒心,而不强调其前提条件——掌握准确情况,认准方向,立论便会有失偏颇。
所以在把握特殊性的基础上,对概括中形成的认识加以准确的限制是非常重要的。对所形成的论点进行限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五、下定义与作诠释
定义,原指对事物做出的明确价值描述。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或是透过列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述或规范一个词或一个概念的意义;一般地,能清楚的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概念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被定义的事件或者物件叫做被定义项。其定义叫做定义项。
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种差+属”定义。属加种差是一种常用的定义方法,又称真实定义、实质定义。
它的公式是:主项XX是谓项XX||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
把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同该属概念下的其他并列种概念进行比较,找出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不同于其他种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种差。
例如当我们对一个概念——比如“人”下定义时,
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属概念”——动物。
我们就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这样,相对大一点的属,就是“动物”,亦称母项;相对小一点的种,就是要下定义的“人”,亦称子项。
其次找到“种差”。
“种差”即在这里与属概念“动物”之下的其他并列(注意,一定是要并列,属种关系是不能构成并列的)的种概念(如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所反映的对象的差别: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而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却“不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找到了种差,人的定义也就容易了。
最后是“下定义”。人的定义就可表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下定义的规则:
(1)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外延(范围)要相应相称,被定义项要恰当归类。
(2)不能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3)概念一般为肯定性陈述,一般不用否定词。
(4)不能颠倒概念的属种关系,定义项的概念认知度高于被定义项。
(5)“种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
(1)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外延(范围)要相应相称,被定义项要恰当归类。
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
比如:你不能说“人是一种能制造生产工具的生物”,这就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因为生物还包括植物。
“中国属于联合国”,联合国是一个组织,而中国是一个国家;应改为“中国属于联合国成员国”。
(2)不能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例如对“聪明人”一词的定义是“聪明的人”,便是同语反复;
“健康就是非病非亚健康状态”也是同语反复;
“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是循环定义;因为“有机体”正是被定义为“有生命的个体”。
(3)概念一般为肯定性陈述,一般不用否定词。(当用否定性陈述时,即当A被定义为非B时,AB必须互补)
比如说“狼不是虫”,“狗不是猫”,这样说毫无意义。
(4)不能颠倒概念的属种关系,定义项的概念认知度高于被定义项。
把种说成是属如“人是动物”,“椅子是家具”肯定符合逻辑;
把属说成是种,必然犯了“以偏赅全”的逻辑错误。
比如并列不当,动物和人,家具和椅子;
把属说成是种,如“动物是人”,“家具是椅子”必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5)“种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
比如,关于人的定义最好这样说:“人是能制造复杂生产工具的动物”,“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着的家具”。
▽除了上面的“属加种差”定义,还有一种&34;发生定义&34;。
发生定义:这种定义方法实际上就是对发生过程的一种描述。当定义者受认知水平和范围的限制,难以用&34;属加种差&34;的方法定义认识对象时往往就会用到发生定义。
比如&34;燃烧&34;,我们知道&34;燃烧&34;是一种同时产生光和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而古代的人就可能说它是&34;用两块干木头长时间使劲摩擦所产生的一种现象&34;,这就是原始的、关于&34;燃烧&34;的发生定义。
此外,当你找不到一个概念的种概念——换句话说当这个概念“无所不包”时,这样的概念你几乎没法准确地定义它,它们一般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比如:物质、质、量、度、时间、空间……
作诠释
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
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漫谈信息》
这里所说的“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奇妙的克隆》
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