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又叫什么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北美洲逐渐成为欧洲的殖民地,吸引著许多向往自由、摆脱欧洲制度的的开拓者前来。1763年,随着法国印第安人战争的结束,英国成为北美洲的霸主。
随着英国把法国逐出加拿大和密西西比以西地区后,英国当局试图对大西洋岸边的殖民地加重负担,加强控制。这种强求、反抗、压迫的过程最后导致了1775年4月的战争,当时马萨诸塞的英国总督派兵收缴了殖民者存放在康科德的武器弹药,当地的民团进行了抵抗。从“枪声响彻世界”那天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在欧洲标准看来,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连一些重要战役涉及的人数也没超过几个营。
双方,尤其是造反的用民团作战的美国人,通常都得到令人失望的结果,但除了民团外,美国人还成立了一支正规军,或者叫“大陆军”。虽然不像传说得那么神奇,但伞兵和狙击手也的确参与了战斗,而且关键战役都是以非常传统的欧洲模式进行的。虽然军队人数一直很小,他们的战争模式也基本上是传统的,但这场战争却决定了很重大的问题。此外,在他们赢得独立的斗争中,美国的爱国者们早于法国革命爆发前14年,就已经坚持一个民族的政府应由一个民族的军队来捍卫的想法。
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战斗后不久,一支由1.5万殖民者组成的军队,包围了由7000名英军驻守的波士顿。美国大陆会议选中乔治·华盛顿来指挥这支围城部队,历史也将证明他们对这位弗吉尼亚庄园主和“七年战争”的老兵的信任是正确的。他是一位具有伟大的判断力和政治品德的人。在1775年6月17日的邦克山战斗中(实际是在布里德斯山进行战斗),1500名战壕中的殖民者击退了占优势兵力的英军发起的两次进攻,只是当弹药耗尽时才屈服。虽然英军取得了此次胜利,但这次战斗却使革命军士兵有了自信——他们是能抵得住那些“红外套”的(指英军——译者注)。
1776年3月放弃波士顿后,英国人准备夺取纽约。华盛顿预见到这将又是战争的一个爆发点,已经率军赶到那里,计划用挖战壕的方法来据守,这个战术曾在邦克山大显身手。但是在威廉·豪爵士指挥下的英国军队挫败了他的计划,在长岛击败了美国人,迫使华盛顿于9月12日放弃该城,经新泽西撤回并退进宾夕法尼亚他身后还被英国人紧追不放。虽然豪将军在12月20日曾很有先见之明地这样承认,但看上去只有出现一个奇迹,才能挽救华盛顿那溃不成军的队伍了。圣诞节那天带来了这个奇迹。率2400人渡过特拉华河后,次日早晨,华盛顿在特伦顿猝不及防地打垮了英国雇佣的赫斯佣兵。九天后,他又在普林斯顿击败了一支英国分遣队。这些胜利虽小,但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战斗为他创痕累累的军队带回了一些自信。
纽约附近的战斗使华盛顿懂得他是不可能在公开的战斗中与英军相抗衡的,同时也告诉他不需要如此,他只需要将军队凝聚成形,限制英国人控制的地区,等待适当的时机就行。除了1777年在费城有一次打乱英军进攻的无用尝试外,华盛顿通常避免战斗,他在进行一场消耗战。当他的军队遭遇艰难,最低潮时是在福日山谷度过的1777?1778年的冬天,他也想方设法使他贫弱的队伍团结在一起。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埋下了胜利的种子。
华盛顿一直在设法将他的军队改造成能按欧洲模式进行有纪律、能战斗的队伍,这种努力得到了奥古斯塔斯·冯·施托伊本的协助,他是一位曾参加过腓特烈大帝军队的军官。冯·施托伊本为华盛顿的军队编制了一套简化的新操练法,并将其有效地教授下去。所以到1779年时,华盛顿的正规军在战场训练上已能与英军相匹敌,但是人数却从来没够过。
英国人将华盛顿赶出纽约后,主要战斗就转移到其他前线。豪为1777年的战斗拟订出一个雄心勃勃的战略方案:“如有可能,要充分广泛地调用国王陛下的军队,在一年内结束战争”。1万人去夺取普多维登斯,然后是(如有可能)波士顿;1万人从纽约出发,溯哈得孙河而上至奥尔巴尼;再有8000人守卫新泽西并威胁费城。另一支英军占领易洛魁,然后和效忠人士一起沿莫霍克山谷下行。最后,来自加拿大的一支队伍,先走尚普兰湖,然后走哈得孙河向南行进,与从纽约出发向北前进的队伍会合。这样,就能将新英格兰与其他的造反州隔裂开。
这是个好计划,但它的胜利必须依赖于1.5万名援军和一个炮兵营的到来(豪聪明地建议这可以从德国、英国、俄国中征集)。但是伦敦政府完全拒绝再提供进一步的援助,所以1777年4月,豪决定放弃他雄心勃勃的计划——“我在这年结束战争的希望破灭了”,他如此抱怨,而将兵力集中到对费城发动的一次进攻上。
于是,来自加拿大的军队在约翰·伯戈因的指挥下,出发至哈得孙河。开始,他的战斗很顺利,但当夏天过去时,他的行动放慢了,因为遇到供给问题。豪,就像他曾警告过伦敦(和加拿大)的那样,正随他的主力军队进攻费城,只派出一支由亨利·克林顿率领的4000人的小部队,半心半意地与伯戈因合兵一起;几次小胜后,克林顿就返回去了。最后,在长期的穷途末路下,伯戈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在萨拉托加附近的两次战斗中,霍雷肖·盖茨指挥的一支军队击败了伯戈因,他于10月17日率军投降。被美国人的这次胜利所鼓舞,法国于1778年2月加入战争,两年后,6000名法国士兵在罗得岛的新港登陆,他们将为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次大战起到很大的作用。
1778?1781年间,北方保持了相对的平静。1778年6月,克林顿取代了豪座英军指挥官,从费城撤至纽约。华盛顿也重新开始他的等待游戏,将战事移到了南方。除了1776年克林顿曾不成功地试图夺取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外,南方诸州进行的都是一些小型战斗,直到1778年12月,英军占领了佐治亚州的萨凡纳。第二年秋天,一次美法联合的大远征曾试图重新夺回萨凡纳,但是失败了。1780年,克林顿对查尔斯顿进行了另一次围攻,于3月攻陷它。他然后坐船回纽约,但留下一支8000人的军队去征服南方的其余地区。1780年8月16日,在南卡罗莱纳的卡姆登战役中,以查尔斯·康沃利斯为首的这支英军击溃了盖茨领导的一支队伍。在打败萨拉托加的胜利者后,康沃利斯期待着赢得这场战争,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次机会转折的动因是:纳塔内尔·格林率领3000名大陆军和民团在北卡罗莱纳的夏洛特,迎击康沃利斯的4000名正规军。在这场令人惊异的战役中,格林并没有赢得一次战斗,他只是在消耗英军,致使康沃利斯于1781年3月放弃了卡罗莱纳,引军返回了弗吉尼亚。在弗吉尼亚,康沃利斯遭遇到由德·拉斐特侯爵指挥的另一支美国军队,却无法让其与自己交战,最后只得带领7000人的军队退到了约克镇。康沃利斯不再是猫了,他就要变成鼠了。
得知康沃利斯躲到约克镇的消息后,华盛顿立即行动,率军迅速南下,同行的还有刚刚抵达的由让一巴蒂斯特·罗尚博所指挥的法国军队。与此同时,9月5~9日在弗吉尼亚角的战斗中,一支法国舰队避开了一支英国舰队,驶回纽约,封住了康沃利斯的后路。到9月末时,9000名美国人和7800名法国人的军队包围了康沃利斯的7000人的队伍;在华盛顿的指挥下,法国工程师们建起了正式的围攻工事。在无望逃脱的情况下,10月19日康沃利斯投降了。
这场胜利是北美战争中主要战役的终结,和平谈判很快开始,最后签订了《巴黎条约》,根据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只承认美国占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划定了美国与英、西在北美属地的边界;美国保有原来享有的在北美领海内捕鱼的权利;双方公民对债权人所负债务有效;邦联国会保证劝告各州议会,完全恢复效忠派的权利并发还其财产;停止敌对行动,英国撤出全部海、陆军。美国以平等原则与英国缔结和约后创造了国际承认的条件。
巴黎条约
《巴黎条约》后的美国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