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 劝君更尽一杯酒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做核酸。”
3月26日零点刚过,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佐仁研究员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并配上了第二批中科院上海分院核酸检测志愿者誓师大会和出征的照片。
他所提到的的“做核酸”,并非参加社区核酸采样,而是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位于上海嘉定的一处核酸检测点,支援核酸PCR检测。
这支队伍中,有研究员、副研究员,也有博士后、实验师,分别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的七家单位,共70多人。
“从事生命科学研究,PCR扩增实验,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王佐仁说,身为科研“国家队”,当国家与社会防疫有需要,就要“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今年49岁的王佐仁,是志愿者中年纪最大的一位。“PCR志愿者年龄要求的上限是50岁,我想我还能出一份力,就报名了!”他说,在志愿者中,年龄第二大的是来自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正高级工程师冯旗,47岁。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免疫学专家张晓明研究员,虫媒病毒组副研究员徐咏芬,也在这一行志愿者队伍中。
这支队伍的主力,是年龄在三四十岁的副研究员、博士后、实验师。
从事传染病研究的上海巴斯德所副研究员肖波,在看到志愿者召集令后,毫不犹豫就报了名。从大学起就做志愿者的他,感到“能够将自己所学所知帮助他人、帮助社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先前已在浦东核酸检测点做过志愿者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高级实验师周宇,当他得知需要连续一周支援嘉定的检测点后,没有任何犹豫:“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是党员,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第一次走进检测实验室,看到堆积如山的样本试管,这群志愿者的心里很不好受。他们很快意识到,自己要迅速完成角色切换:这里不是自由探索的科研实验室,而是需要高效、机械化操作的测试流水线。
当晚,他们就明确流程、确定分工,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
在这里,每日样本量达到几万个,所有环节都被合理分解到专门的人员操作进行——在大大提高整体的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不同环节相互污染的可能性。
上海巴斯德所副研究员孙瑾告诉记者,这考验的不只是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各环节相互磨合,提高效率,体现的是团队精神和责任心。“在‘上下班‘的班车上,各个不同环节的战友一起商讨如何改进流程。要是实施后明显感受到效率提升,大家都会感到非常的开心和满足。”
4月1日,浦西开始全域静态管理,送到这里的样本量大增。志愿者们也开始了高强度工作,最忙的时候每个班次都延长了两小时。但每天,志愿者们都会说:
“还需要人吗?我可以参加。”
“明天人手排得开吗,不够我可以补上。”
“我可以参加夜班。”……
上海药物所副研究员蒋昊文说:“每次听到样本无异常,我心里就特别高兴,再累再辛苦也都不算啥了!”
同时,他们也看到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一直坚持着“两班倒”的高强度工作,这让他们深深感受到新冠防控工作的艰巨,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辛苦。
当前我们每一个人
都在为攻克疫情
克服万难、辛苦奔波
大家团结一致,不言放弃
迎难而上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这就是我们的坚实基础
作者:许琦敏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