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乐不思蜀主人公排名
“扶不起的阿斗”应该说是刘禅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形象了,再加上一个“乐不思蜀”的典故,一直被人嘲笑到了今天,似乎一代枭雄刘备的儿子要比曹操、孙坚这些同时代英雄的后代差远了。
但是,摒弃戏文、评书、小说等等娱乐游戏之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刘禅,就会发现这个被后世认为“庸碌无能”的小皇帝,并不像故事里那么愚蠢,反而非常的聪慧。
刘禅的智慧表现在诸葛亮死后,为了巩固蜀汉政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以及“乐不思蜀”背后真正的渊源。
01
蜀国自诸葛亮后,不再设立丞相一职
说起“丞相”这个官职,就要先讲一讲它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宰相”这个词虽然很早就出现了,先秦典籍《韩非子》当中就有记载,但是作为固定官职却是在“辽代”。虽然作为一种官职,出现时间比较晚,但如果对比其所负责的工作,还是可以和之前的机构联系起来的。
“宰相”在汉代就相当于“三公”,即分别掌管行政、军事以及监察大权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所以,诸葛亮的“丞相”一职仅仅是“宰相”的一部分,总领行政大权。
但是,蜀汉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在《三国志·后主传》的注引当中,刘禅说过这样一句话:
祭由寡人,政则葛氏。
也就是说,刘禅只掌管着宗族、祭祀等家事、虚权,国家军政大事皆由诸葛亮来做最终的决策。可见,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确实是独揽大权的,这个时间长达11年之久。
但是,诸葛亮的这种行为并不是逾越,而是继承了西汉初年曾经施行过的“虚君实相”制度。这个制度在表现形式上有点类似当今的“君主立宪制”,也是汉朝丞相最接近后世宰相职权的一种政治理念。
西汉初年将宫廷和朝廷进行分离,划出了明显的界限,其实就是君权与相权的划分,也叫做“宫中”与“府中”。“宫中”一切事由是皇帝决断,“府中”事由丞相等大臣决断,群臣“五日一朝”。丞相“开府治事”,基本上政令都出自相府。
这也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的: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因为是一种正规合法的制度,所以作为皇帝的刘禅也没什么办法。由于诸葛亮确实是治政好手,军事上的才能也比较出众,所以由他来总领国家大权,决断国家大事,刘禅还是比较放心的。
可问题就在于,诸葛亮逝世之后,这种大权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放任?如果削弱相权会不会对整个朝堂的格局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刘禅在这个节点上,表现出了不凡的政治天赋。
历史上绝大多数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都是采用逐步削弱相权的方法。比如汉武帝设置内外朝制度、光武帝设立尚书台、曹丕设置中书省等等,行政权力的中心逐渐转移,以利于朝堂格局的稳固。
但是,刘禅的做法却是直接取消了“丞相”这一官职,蜀汉从此不立丞相。而刘禅所利用的,正是诸葛亮在国内无可比拟的声威。
诸葛亮死后,刘禅发哀三日,尊诸葛亮遗嘱,葬其于定军山,并且写了一封诏书:
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
谥号“忠武”,充分肯定了诸葛亮对蜀国的重大贡献,并且送还了“武乡侯印绶”,这一行为代表着刘禅对诸葛亮的厚意。
武乡侯印绶在其受封之日起就授予诸葛亮,但是:
“古之佩章,罢、免、迁、死皆上印绶。”
这个诏书说得很明白,刘禅将这枚印绶送还到定军山随葬,并没有收回,这是一种殊荣。
而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做李邈的臣子,趁着诸葛亮新丧,向刘禅进言:
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殆没,盖宗族保全。
刘禅大怒,李邈被下狱处死。
李邈在当时是和“马氏五常”并列的名士,声望卓著,但因为这次在诸葛亮刚刚逝世的时间,挑拨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而被杀,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于是,诸葛亮逝世很短时间内,刘禅就将他的声威提高到了极为盛大的地步,这样一来,无人可与“诸葛丞相”比肩。
而诸葛亮的工作遵从其遗命交给了蒋琬。蒋琬最终也没有丞相的称号,最初只是做尚书令,同时加官,也就是兼任了代理都护,最终也仅仅是做到大将军而已。
刘禅利用了诸葛亮的声威,将它提高到了无人可以比拟的地位上,自然就消除了取消“丞相”一职的影响。
毕竟,这个境况里,谁敢去做这个丞相,谁又有资质可以去做这个丞相呢?
02
刘禅以十分高明的手段,成功削弱了诸葛亮生前对蜀国国政的影响
诸葛亮虽然已经去世了,丞相一职也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还有一个困扰了刘禅很长时间的问题。
以人的天性来说,逝去的事物总是值得怀念,所以蜀国人民对诸葛丞相的爱戴并不会因为他的逝世而减弱。诚然,以诸葛亮对蜀国的功绩,也是担得起蜀国人民对他的爱戴。
但问题就在于,取消丞相,蜀国真正的话事人就是刘禅自己,那么不可避免地,蜀国的人民就会将诸葛亮与他进行对比。
这样的行为让当政的刘禅很难堪。
刘禅将国家治理得好,那是因为诸葛亮留下的基础好;刘禅治理国家出现了问题,那是因为刘禅自己能力的不足。这样的对比是不公平的,但却是刘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那么,如何来消除这种影响呢?刘禅的做法让人拍案叫绝!
和取消丞相的思路如出一辙,刘禅利用了民间对诸葛亮的爱戴之情,在怀念的思绪里又添了一把火。
针对于当时出现的现象:
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追述在昔者也。
是说因为都城里没有诸葛亮祠堂,百姓都在大街小巷对他进行私下祭祀,这种风气的兴起,对刘禅管理国家极为不利。刘禅意识到,这种行为有可能衍变为对诸葛亮政绩的怀念,而不是对诸葛亮个人的崇敬。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放任不管,民间迟早会生变,但如果在成都建立祠堂,那又离刘氏的宗庙太近,容易抢了皇室的风头,不合礼制。
这就是《水经注》里记载的难题:
今若尽顺民心,则黩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
面对这一难题,在诸葛亮逝世29年之后,刘禅决定以皇帝的诏令,为他建立一座祠堂,以此来禁止百姓的私下祭祀。据记载,由皇帝下诏命拨款为臣子修建祠堂,这是唯一的一座。
但巧妙的是,他把这座祠堂建在了诸葛亮陵墓的附近汉中之地,就是如今的陕西勉县。
建立祠堂,表示蜀国对故丞相诸葛亮的爱戴,断绝私下祭祀,是打着尊崇诸葛亮的名义来进行的。也就是说,国家不反对百姓对诸葛亮的祭祀,但是你得去诸葛亮的祠堂里去进行,否则就是对丞相的不敬。
问题就在于,四川成都到陕西汉中,以今天的交通来算,单程的火车需要两个小时以上,更别说在三国时期了。
这让蜀国的百姓如何去祭祀呢?
刘禅通过对诸葛亮表达尊敬、爱戴的方式,顺应民心地建立了一座武侯祠,同时也达到了禁绝百姓私下祭祀的目的。
这还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03
“乐不思蜀”的背后,需要从刘禅的角度来考虑
“乐不思蜀”的故事一直是刘禅被嘲笑的原因,似乎这个君主十分懦弱、无能,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昏庸之君。那么,一个十分聪慧的刘禅,为什么会说出“此间乐,不思蜀也”这样的话呢?
这里有两个前提,蜀国是否可以抵挡得住魏国的军队?刘禅是否可以选择不投降?
两国之间的战争,不是一场两场的战役可以决定的,而是综合国力的此消彼长。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益州疲弊”,不是一句危言耸听。
诸葛亮在世,独揽大权十一年,出师北伐共五次,也就是说平均两年就要北伐一次,除去行军的时间,几乎是部队刚刚返回,略作修整便再次北上。这样的战争频率蜀汉是无法承担的,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还要执意如此呢?
蜀国从丢掉了荆州开始,就已经失去了走出两川的出口,只能凭险据守。所以,当外敌都不足以对自己产生威胁的时候,内耗就变得十分严重。蜀汉内部有三股势力一直在明争暗斗,分别是刘备原始人马、荆州招募人士以及原益州官属。丞相诸葛亮代表的是荆州新招募的势力,而副丞相李严就是原益州势力,三方争权夺利,矛盾横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副丞相李严多次要求和诸葛亮一样“开府治事”,但均被诸葛亮否决。
所以,诸葛亮被迫不断北伐,最直接的目的并不是兴复汉室,而是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用以转移内部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失街亭挥泪斩马谡,误军粮废斥副相李严,这碗水不好端平。
内斗严重消耗了蜀国力量,北伐又极大损耗了军队战斗力,这个时候的蜀国已经无力再抵抗魏国进入腹地的军队。
而蜀国臣民皆可战死,唯独刘禅必须投降。
因为蜀国是必亡的,如果刘禅不降,祖先宗庙很难保全。
灭掉一个国家的标志是什么?要么接受该国国君的降书,要么摧毁宗祠社稷。除此之外,无论是杀掉国君还是占领国都,都不算灭亡了一个国家。
那么,这种情况下,刘禅除了投降又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想念蜀国,其实是一次很明显的试探,对于敌国的国君,历来都是比较忌惮的。像南唐后主李煜,正是因为写了一首《虞美人》表达故国之思,便被宋太宗赐死。蜀臣郤正告诉刘禅回复“思蜀”,其实才是真正地将蜀国遗民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既然已经投降,那么身为国君,必须要考虑随他投降的臣民的安全问题。如果想要博一个“忠烈”的名声,那么何不战死呢?这也就是为什么刘禅转头就把郤正出卖了的原因。
整个投降之后的蜀国,真正清醒着的只有刘禅自己而已,也唯有他才真正洞察到了天下大势的发展。
“乐不思蜀”,这种“憨傻”形态的表演,才是应对司马昭试探最为有效的办法。
“扶不起的阿斗”,真正扶不起的不是刘禅,而是积弊良久的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