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 人有耻则能所不为什么意思

时间:2023-06-22 07:09/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2494 评论:0

词意

坏事做多了早晚会害了自己的。这个成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还是挺多的。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出处

《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公元前757年,郑国的第二位国君郑武公和妻子武姜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取名寤(wù)生,姬姓。也就是后来的郑庄公。史书记载,郑庄公出生时难产,正常婴儿是头先出来的,而他是脚先出来的,让他的母亲受了很大的痛苦,差点丢了性命,所以一直很讨厌他,给他取名“寤生”的意思就是逆生。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等到小儿子段出生后,武姜偏爱小儿子,多次请求郑武公废除寤生的世子身份,改立段为继承人。郑武公坚持嫡长子继承的礼法,没有废除寤生。

公元前743年,寤生继位,正式成为国君,从他当上国君开始,他的母亲就不断地替他的小儿子讨要封地。段在自己的封地扩建城池,训练军队,还强迫周边的城池听从自己的命令。郑庄公碍于母亲的偏爱,对这些事也就没有制止。庄公身边的大臣提醒他提防段谋反,庄公回复“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多做不合理的事,一定会致自己于死地,你就等着看吧。

在哥哥的放纵和母亲的溺爱中,在公元前722年,段打算起兵夺权,偷袭都城新郑,并联合自己的母亲里应外合。庄公得知后,带领军队平了叛乱。史称“郑伯克段于鄢”。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总结

春秋时期,人们遵循周礼,庄公作为长子,拥有继位的合法性,对于母亲和弟弟一次次的过分的要求都满足他们。让自己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以退为进。所以在平叛的时候才不费吹灰之力,取得百姓的支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