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教务系统 闽江教务管理系统官网

时间:2023-06-23 02:4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104 评论:0

编者按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学校考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总书记的谆谆叮嘱、殷殷关切,一次次握手、一句句问候,都深深烙印在广大师生心中。岁末年终之际,本报派出多路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对闽江学院、清华大学、陕西绥德实验中学等进行回访,重温总书记的深情嘱托,记录师生们牢记嘱托、为教育事业不断奋斗的生动故事。

关键词考察

总书记原声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3月25日在闽江学院考察时的讲话

闽江学院:全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

闽江学院“青春薪课堂”走进福州杨桥中学。

“习近平总书记曾亲任闽江学院校长长达6年,提出的重要办学理念、开展的重大教育实践,具有首创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这一宝贵财富,是闽院继续前进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刻、着眼长远,这是赋予闽院的最大机遇。”谈及今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校考察时的情景,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深情地说道。

今年以来,闽江学院上下掀起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校领导班子领学促学,联系基层服务师生,组织2万余名师生、校友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之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校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和理论研讨会,各级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共计200余场,将闽院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崇敬之心、爱戴之情转化为立德树人、干事创业、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闽江学院始终坚持“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近一年来,学校持续深化校地融合发展,推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教研深度融合,牵头成立福建省福州市属高校共建联盟,与福州市闽侯县共建大学城附属中学,全方位深度融入福州发展。该校还成为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有2个学科入选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完成学士学位授权审核。

“我们注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聚焦区域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智能信息与大数据、海洋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管理与法律、闽都人文艺术与传播、纺织服装与材料等学科领域方向平台团队。”该校科研处处长林中燕介绍,2021年,学校新增省级平台6个,其中“海上福州研究院”和“中国(福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平台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支持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清单。

该校创新创业创造学院以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自主发展模式。

“学院将创新创业(含第二课堂)必修学分提高到11学分,对创新创业活动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质量反馈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设计,率先形成了深度融合、成果共享、互融转化的应用型高校‘一二课堂’协同育人创新机制。”该校三创学院常务副院长何伟说。

截至12月20日,闽江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95%,在福建省公办本科高校中排名第3,留榕就业学生占比达53.36%。

展望“十四五”办学前景,叶世满表示:“学校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全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为服务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展现闽院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黄星)

总书记原声

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习近平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清华大学: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黄霞带领学生研究实验数据。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在新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强化‘旗帜’意识,奋力开启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

邱勇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自信,坚守教书育人不可放弃的职责,统筹推进全方位思政体系,打好本科生全面成长的人生基础,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本博贯通培养和融合式教学,强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大力推进学风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支撑高水平创新的人才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实施碳中和创新战略,完善学术治理和学术生态,建设世界领先的大学创新体系,努力在服务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成就一流大学的新高度。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着力加强一流大学学科体系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稳定支持基础学科发展,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完善交叉学科建设机制,激发学科建设活力,推动整体学科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若干学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深化改革,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坚持质量导向,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建立全方位的工作体系和评价机制,全面提高国际合作交流的层次,充分发挥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大学。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责任感使命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

2021年,清华大学发布《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2030创新行动计划》《2030全球战略》,以更高的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术创新水平和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学校成立求真书院、集成电路学院和碳中和研究院;发布《清华共识》并倡导建设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的大学,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治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学校高质量通过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王大中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学校15项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清华大学参与研发建设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世界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实现领跑;领衔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联合疗法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上市,是我国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总书记原声

孩子们放学后,得有人接得住啊。

首先这件事要由学校来办,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学生基本的学习,学校里的老师应该承担起来。

——习近平6月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考察时的讲话

西宁市:学校成为课后服务主阵地

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学生在操场上踢足球。

“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这是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了解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为学生提供公益性课后服务时说的话。此后几个月间,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西宁市各中小学迅速推进课后服务工作。

自今年秋季开学起,西宁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式开展“5+2”课后服务,即在日常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孩子提供2个小时的“托管服务”,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帮助家长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结合高原城市作息特点,西宁市“5+2”课后服务分为两个时段:下午4点半至5点半为课后服务第一时段,学校实行“静态管理”,不授新课,以督促、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为主;下午5点半至6点半为“动态管理”,结合各校特色,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开展文体、德育、益智等活动。

放学后不久,西宁市胜利路小学五(2)班的教室里,申请课后服务的孩子们翻开作业本,班主任王辉来回巡看,不时为学生解答疑问。

“以前放学后爸爸妈妈不在家,写作业效率不高。在学校有老师当面辅导,不仅作业很快能完成,还能巩固当天没掌握的知识。”胜利路小学五(2)班学生蒲睿说。

下午5点半,西宁市古城台小学的校园再次热闹起来。“传球!上篮!”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20多个孩子放下书包,在操场上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

“在高原生活,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古城台小学教务中心副主任马美玲说,学习了一天,孩子们在操场上“撒个欢儿”,好好放松一下,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秋季开学至今,青海省764所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实现第一时段课后服务100%全覆盖,其中479所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开展了第二阶段课后服务。目前,全省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5+2”和两个“全覆盖”的目标,在学生和家长的调查中,对校内减负提质满意度分别达到96.32%和96.54%。

(本报见习记者梁昱娟据新华社稿件整理)

总书记原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9月14日在陕西榆林绥德实验中学考察时的讲话

陕西绥德实验中学:师生教学相长精神昂扬

课后服务时,陕西绥德实验中学教师孙艳宁给学生辅导作业。

正值寒冬,陕西榆林滴水成冰。下午5点多,天色已经黑下来。绥德实验中学校园灯光如昼,人声喧闹。“以革命之火点亮幸福教育”的大幅标语下,一个个运动的身影青春矫健,打篮球、踢足球、跳操、打乒乓球……虽然室外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但是学生们个个脸色红润,身上热气腾腾。

这是绥德实验中学课后延时服务的社团活动时间。学校采用“5+2”模式,即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放学后延时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一节作业辅导课,一节社团活动课。学校开设有国学、艺术、体育、科技四大类26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全校1950名学生,98.6%选择了课后延时服务。

“今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学校考察后,学校得到了社会更多关心关注,群众更加支持学校的教育改革,师生们精神昂扬,教学相长步伐加快。”绥德实验中学校长王军宁说,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致力于“以革命之火点亮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校委会、专题推进会,组织全体教师“大学习、大研讨”,制定“幸福教育实施方案”,落实“双减”政策,提升第一课堂,推进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半年来,孩子学业负担减轻了,老师分层布置作业,孩子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效率提高了。”七(4)班学生崔暄雅的家长耿苗说,现在孩子基本在学校就能完成作业,回家后看书、画画,还养成了每天运动的好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来学校考察时,绥德实验中学副校长李杰曾代表学校向总书记汇报工作,时至今日,那一天发生的一幕幕依然清晰如昨。

“课堂上,我教书更重育人,潜移默化引导孩子们将个人成长同祖国命运连在一起。”李杰还发挥身为省级学科带头人的优势,引领、带动更多青年教师走上“教、学、研”道路,争做“四有”好老师。经她指导的多位教师荣获县、市级表彰奖励。

“这学期我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学习也越来越有劲儿了。”七(3)班学生李亦欣自豪地说。

(本报记者 冯丽)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30日第5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