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是什么意思 肤浅和浅显的区别
大多数中国人觉得论语肤浅,是因为你是中国人。尽管在当下的生活中,传统儒家的影响并没有以前那么大,但很多传统却也仍然没有断绝,《论语》里的很多东西也许你没有专门学习过,但日常你也早就接触过了。但在那些当年第一次接触《论语》的欧洲人眼里,《论语》的价值可是非常高的。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流派中,作为主流的儒家和道家虽然在主张上各有差别,但二者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信奉一点,那就是最高的道一定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庄子言“道在屎溺”也是这个意思。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儒家也好,道家也好,他们理念中的“道”一定是具有高度的可实践性的。在他们眼里,真正的道要越简单越好,最好是那种你天天在用但你又完全不知道,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即如是也。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按照现代哲学的标准来划分的话,基本都集中于“实践哲学”亦或者说“道德哲学”这一方面。中国古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将实践哲学的价值扩大化,也就是认为只要懂了“道”也就懂了天下的万事万物,所以今天再有人拿儒家、道家的书当成至高无上的经典,你是可以一巴掌扇过去的。但是中国今天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度低估了实践哲学的价值,从而将这些经典彻底否定。
总体来说,在哲学的几个领域中,实践哲学属于“逼格”最低的那一种,因为它不像认知哲学那样会使用大量的专有名词,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也很简单。比如,在伦理学领域中非常有名的《正义论》,核心论点就是两个:第一是平等的自由,第二是机会平等。这似乎是人人都会说的话,但真要做起来却又非常之难。
实践哲学的核心是“实践”,我?因此对于实践哲学的认知,往往跟年龄和阅历有关。一个40岁的人跟一个20岁看待一件事物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很多三四十岁的人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好好学习,这种好好学习不单单是因为后悔没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还有因为学习而带来的精神状态等的改变。但你将这话对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说,很多人是听不懂的。如果让一个中年人来看《论语》,他的评价就会跟年轻人有很大的不同。
而能够代表《论语》价值的,不是中国人如何评价他,是西方人如何评价他。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现代西方的一些思想家们开始慢慢接触到了中国的儒家经典。对于《论语》等著作,他们的态度普遍是认可的。这是因为对于当时受到宗教束缚的西方文明而言,《论语》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开放、自由且不受宗教束缚的人生观。这并不是说《论语》的价值体系没有缺点,而是说对于当时的西方来说,它能弥补当时的很多不足。是故,直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面对数千万人死亡的惨状,西方也有不少人提出可以从东方文明中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即所谓“东方文明救世论”。虽然这一思潮始终未成为主流,但也能代表一种西方部分人看待东方文明的态度。
再回到《论语》上来。《论语》的很多道理听起来的确简单,但如果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可解释的东西却很多,而且真正做起来其实是非常难的。比如说,《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面,单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自问有几个人能做到?绝大多数人在面对对方的“不知”时是根本做不到“不愠”的,反倒让自己生了一肚子气。
再比如“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句话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凡事先去做,不要事还没做就立flag。这句话看起来当然也是简单不过,但看一看身边,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论语》的问题是它没有像西方哲学一样严密的推理体系,而它给出的各种结论又已经完全的成为了“日用而不知”的普通人的生活。但这也是《论语》作为语录体的体裁决定的。因为一般来讲,语录体的书更倾向于将内容简化,从而让人忽略背后所蕴含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