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十年图破壁 面壁十年图是谁写的

时间:2023-06-23 12:3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704 评论:0

青年周恩来

成绩突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1898-1976),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城内驸马巷内一个破败的封建家庭。12岁时,被伯父周贻庚带到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进入奉天东关模范小学读书。周恩来&34;肆力学科,兼好读散文小说及新闻杂志&34;,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作文尤其突出,国文教员赵纯对同事感慨道:&34;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学生!&34;

东关模范小学时期的周恩来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危机日趋严重,东北更是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在东京大森湾一步步走向大海深处,自杀身亡。周恩来深为陈天华这种通过蹈海牺牲唤醒民众的勇气所折服,再读他的《警世钟》《猛回头》,更是感觉振聋发聩。

陈天华形象

修身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34;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34;有同学说:&34;为明理而读书。&34;有的说:&34;为做官而读书。&34;老师点名让周恩来回答,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答道:&3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4;

剪掉发辫后的周恩来

品学兼优,被校长视为&34;宰相之才&34;

1913年春,周贻赓改任天津长芦盐运司科员,周恩来也随伯父搬到天津,考入南开学校,编入己三班。为减轻伯父的经济负担,他为学校刻蜡版,抄写教学讲义。尽管勤工俭学占用他很多时间,但学习成绩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国文和数学成绩尤为其突出。1916年5月,他的《诚能动物论》在全校国文特试中,被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亲自选定为第一名。

1914年,周恩来在南开学校

周恩来多才多艺,又善于团结同学。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发起组织了敬业乐群会,会员发展到280多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他还是南开新剧团最好的&34;男旦&34;,由他出演女主角的《一元钱》,曾在天津轰动一时,并到北京青年会公演。校长张伯苓十分器重这个孩子,视之为&34;宰相之才&34;,特别免除了他的学杂费。

周恩来在新剧《一元钱》中

1917年6月,周恩来以平均分89.72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并代表毕业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答辞。

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中学毕业

赴日留学,大江歌罢棹头东

当时,很多南开毕业生到日本留学,学习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由于机缘巧合,同学于树德转给周恩来300元的费用,并邀请他同赴日本的语言学校复读,将来考取日本的大学。

周恩来与南开学校同学合影

周恩来决定抓住这难得的机会。由于伯父已被调回奉天,他特地前往东北探望伯父,并到东关模范小学同师友话别。一路之上,周恩来格外亢奋,吟成一首七言绝句:

大江歌罢棹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他在这首诗里说,豪迈的歌刚刚唱完,便东渡日本,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书籍。即使伟大的抱负难以实现,像陈天华那样蹈海殉国也是一种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整首诗气势磅礴雄伟,表达了他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坚定决心。

《大江歌罢棹头东》诗意图

考试失利,皆因专注爱国运动

1917年10月,周恩来进入日本东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文,准备报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备考时间很短,周恩来倍感压力,但他还是参加了南开同学会,并被推为评议员,利用一切机会观察和了解日本社会,思考中国的路该怎样走?

周恩来与旅日同学合影

1918年3月,因日文成绩不好,周恩来未被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录取。他的好朋友,南开时期的同宿舍同学张鸿诰被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录取了。不过,张鸿诰并不满意,他更想进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以便将来可以上大学学工科。而报考一高,必须先从高师退学,张鸿诰又对自己能否考上一高没有把握,害怕将来鸡飞蛋打,便向周恩来征求意见。周恩来认为,人不能只顾一时得失,要考虑个人能力在哪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周恩来的分析,张鸿诰下定了决心,退掉高师学籍,跟周恩来一起复习,准备参加7月份的一高入学考试。

1918年,周恩来在日本时留影

这时候,日本政府准备同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秘密签订《日中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这个消息给中国留日学生以很大震动。著名报人彭翼仲义愤填膺,决计学陈天华蹈海自尽,以表达不甘苟且于浊世的愤怒。爱国的波澜冲击并改变了周恩来的生活,无法沉下心来埋头准备考试。不出意外,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中,他再次失利了,而张鸿诰则顺利得到了入学资格。

另图发展,回国之际题诗相赠

接连在入学考试当中失利,周恩来十分苦闷。1919年3月,他听说南开学校即将创立大学部,便决定回国读大学。张鸿诰邀约南开留日同学王子鱼、穆慕天,在自己的住处,为周恩来饯行。宴毕,又拿出事先准备下的宣纸,请他写下临别赠言。周恩来乘着一点酒兴,提笔在手,把他两年前东渡日本时写下的&34;大江歌罢棹头东&34;这首七言绝句写成条幅,送给了张鸿诰,并在诗后标明:&34;右诗乃吾时所作,&34;&34;返国图他兴,整装待发,行别诸友&34;等字句。

周恩来手迹

9月8日,周恩来注册进入南开学校大学部。虽然进了大学,他的关注点仍然不在知识上,而是国家前途、民族兴亡,8天后,他就在学校组织成立了觉悟社。1920年1月29日,他带领数千天津各校学生赴直隶省公署请愿,被当局拘捕。南开大学迫于教育厅的压力,开除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多名被捕学生。

领导天津学生运动时期的周恩来

出狱后,严修推荐和资助他到英国留学考察。在欧洲的两年里,他涉猎各种学说思潮,先后研读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订阅了法国共产党机关报《人道报》、英国共产党机关报《共产党人》等。经过反复地学习和思索,周恩来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信仰共产主义。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旅欧时期的周恩来

历尽曲折,手迹58年后与世人见面

张鸿诰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毕业后,进入东北帝国大学,获电气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26年学成归国,在哈尔滨电业局当工程师。1930年,周恩来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回国时途经哈尔滨,与阔别多年的张鸿诰相逢。他再三嘱咐张鸿诰,不要再保存他的书信之类的东西,以免受到无辜牵连。

领导上海工人罢工时期的周恩来

但张鸿诰并没有销毁那张周恩来赠给他的题诗手迹,而是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为安全起见,还忍痛把落款&34;弟恩来&34;几个字裁掉裱糊起来。1949年,张鸿诰在北京见到了周恩来,对他说:&34;你在东京时写的诗,我还留着呢,到时送博物馆吧。&34;周恩来连忙摆手,&34;不,不,不,我还不够资格,你收着吧。&34;

解放战争时期的周恩来

张鸿诰素来淡薄名利,低调做人,从不张扬他与国家领导人的关系,所以平常不把这幅字挂在外面,只有到了年节,才小心地拿出来,给孩子展示,教育他们要像周总理那样,好好学习,报效国家。1977年初,为纪念周恩来逝世一周年,他把这幅字送给了邓颖超。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知道后,向邓颖超征集这件文物,邓颖超便以张鸿诰的名义捐赠给了博物馆,&34;大江歌罢棹头东&34;这首诗也得以与世人见面。

周恩来与邓颖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