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打一肖

时间:2023-06-23 14:58/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5014 评论:0

唐代,长安城。

大街上,一个人骑着驴子,却不看路,嘴里念念有词,手上还不时的做着“推”“敲”的动作,一旁的人都非常讶异。

恰好,骑驴者冲撞了一个车队,这是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韩愈的车队。

左右侍从将这个骑驴的人带到韩愈面前。

骑驴者说:我正在斟酌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也是爱诗之人,思考了一会之后,说道:用“敲”好。

因为“推敲”,韩愈和骑驴者结为好友。

这个骑驴者就是唐代诗人贾岛。

贾岛因思考“推”“敲”冲撞了韩愈,而王安石同样因为一首诗中的一个字而绞尽脑汁,修改数十次,写就千古名作。

这就是传世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途经瓜洲时所作,入选小学课本,孩童皆会背诵。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最为后世称道。

在此处,“绿”是一个动词,春风将江南两岸吹绿了,一幅动态画仿佛出现在了读者面前,生动形象,诗人的喜悦也尽可体会到。

后世人不断感慨,这个“绿”字怎么想来?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续笔》中记载了王安石写作的过程。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洪迈说,吴中人士得到了王安石写作此诗的手稿,一开始时,王安石写作“又到江南岸”,又觉得“到”不好,改成“过”,“过”又不满意,改成“入”,“入”又不满意,又改成“满”,一连改了十几个字,最后定为“绿”。

可以想见,多年前的那一个夜晚,瓜洲渡头的船上,明月高悬,王安石就着昏暗的灯光,一遍遍地修改着刚写下的诗句:用哪一个字好呢?

到”、“过”、“入”、“满”……

郑重地写下新的字,又郑重地否定,十几个字后,改成“绿”字,王安石终于露出了笑容。

“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千古绝句。

无数人盛赞王安石的“绿”字,后世传唱着这一首杰作,赞美之辞不绝于耳,王安石可能听不到。

那一个夜晚,陪伴王安石的,是高空中的明月,和桌边的灯光。

写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我们读着唐诗宋词中的佳作,感受古人的情感,伤怀古人的际遇,感慨古人的才华,却没有看到诗人写作佳作的辛苦。

有一句情话叫“爱你就像爱生命”。

对于诗人来说,“爱诗就像爱生命”。

贾岛有一首小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三年才琢磨出两句,吟出来的时候,眼流热泪。

这是贾岛的真实体验。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他写诗,全身心投入,追求完美,视写诗为生命。

杜甫也是如此。

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中,杜甫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对于写诗,杜甫毫不掩饰自己古怪的,甚至可以称作是“怪僻”的态度: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是决不罢休的。

杜甫讲求炼字炼句,风格“沉郁顿挫”,后来,杜甫的诗作成为后世诗人师法的对象。

宋代诗人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有一首歌曾唱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们所读到的杰出的诗作,多是诗人苦思冥想、千锤百炼后的作品。

惟有认真,才能进步。

惟有锤炼,才能出众。


来源:唐诗宋词元曲

编辑: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