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的意思 中流砥柱的历史事件

时间:2023-06-23 15:2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910 评论: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明清易代之际,灾荒连年,豪族富户为了自保,不得不筑堡自防,他们修建了大量以防御为先的宅院村落。这些文化遗存古堡群,现今被称为沁河古堡群

砥洎城一角(5月27日)。记者孙亮全摄

早在先秦时期的《左传》中,山西这片地域就被形容为“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地处中国第二级台地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其最东部是从东北方向延绵而来又向南延伸的太行山脉,西部是由北往南的吕梁山脉,“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在这两条山脉之间是一连串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断陷盆地,汾河自北向南顺流而下,呈现“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而环护着这“两山一川”的即是奔腾汹涌的黄河。

山西狭长的地块,自北向南孕育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积淀。北出雁门关属常年战乱、胡汉交融的雁北,孕育出边塞文化。几与宁武关、雁门关、偏头关“三关”同纬度的五台山,其佛教文化也以藏、汉融合著称。中部太原盆地则以晋商的大院文化出名。南部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地处黄河中游流域,气温高、土地肥沃,孕育出黄河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初曙地”。

除了这些人们熟知的文化历史外,镶嵌在晋东南太行山区的一颗明珠却经常被人忽略。在“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场五百年”的晋商活跃在历史舞台之前,山西的经济中心出现在东南部沁河流域,当地商人被称为“泽商”,挖煤冶铁、种桑养蚕,簪缨世家、货殖豪族屡见不鲜。

明清易代之际,灾荒连年,豪族富户为了自保,不得不筑堡自防,他们修建了大量以防御为先的宅院村落。这些文化遗存古堡群,现今被称为沁河古堡群。

皇城相府、郭峪古城、天官王府、砥洎城、湘峪古堡、柳氏民居、窦庄古城……这些散落在沁河水系的独具东方风韵的明清古堡,历经数百年沧桑,历经辉煌与衰落,再度被人们珍视,转型再生,散发光芒,和居住其中的人们一起诉说着历史变迁。

皇城相府

今年62岁的于小介在1998年搬出旧村时,一直住在祖辈相传的旧屋。旧屋是陈廷敬相府的南书房,建于清朝。

陈廷敬即是那个担任过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阅官,辅佐康熙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

陈廷敬的故居,如今是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这个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的旅游区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

这是一处集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的建筑群,原名“中道庄”,清代由康熙赐名并亲笔御书“午亭山村”,后来因康熙皇帝两次在此下榻,故名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建筑群面积为6万平方米,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是陈家人的居住地,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由八个互相联通又相对独立的四合院组成;外城是在内城基础上扩建的,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共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依山就势,层楼叠院,十分壮观,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入皇城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牌坊。古时牌坊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贞节牌坊、功德牌坊及装饰牌坊等。这座牌坊是用来记载功名禄位的功德牌坊,它真实地向人们展示着明、清时期陈氏家族的荣耀和辉煌。

正门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总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负责监察百官。

在“冢宰总宪”最下方一格文字,从右往左下依次为:“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

这是陈廷敬当时所任官职的具体名称。清朝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陈廷敬曾在四部担任最高职务尚书,并在礼部担任左侍郎。清朝汉人不掌兵,陈廷敬在六部中的五部担任要职,朝中的大小官职几乎做遍,最后拜相入阁,足见其声名显赫。

而陈氏家族,也是科甲鼎盛,冠盖如林,在260年间培育出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6位翰林、呈现“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和“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文化盛景。

皇城内的相府是一处三进的院子。相府前院为陈家的迎客厅,也是康熙下榻时接见文武百官的地方。相府中院的东房是陈廷敬的起居室,在他长达53年的京官生涯中,只回家三次,这里就是他曾经居住的地方。相府后院原为陈廷敬的居所,康熙下榻后,正房成为皇帝下榻的行宫,因为皇帝住过,陈家人不再居住,到民国时期坍塌,陈氏后人翻新。

走到这里,一个疑问不时冒出:是因为陈家人历代做官,才修建了这么大的宅子吗?答案是否定的。陈家宅院从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修到了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历经了两个朝代、近300年。陈氏家族历经从农到工、工到商、商到学,逐渐积淀而来。

晋城古称泽州,陈氏祖先世居山西省泽州永义都天户里,以牧羊耕田为生,耕读传家。二世陈林,迁至阳城县郭峪村东北定居,陈林起初在窑上给人做长工,因脑子聪明被东家提升为账房先生,发展到一定阶段,陈家开始经营自己的“家族企业”。

积累财产之后,陈林终于将儿子培养成一个未入流的九品官,“陕西汉中府西乡县尉陈秀”。持续教育之下,陈家五世终于出了一个大官,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陈廷敬高祖父做了四品官,这是他们家的第一位进士,第二位进士则是陈廷敬的伯父,但这两人之间又差了整整90年。

“泽商”和古堡

皇城村位于一个三面环山的小谷地,前面的樊溪河蜿蜒注入沁河。

沁河是山西省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自北而南,切穿太行山,于河南武陟汇入黄河。作为黄河流域中段两端的水系,沁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沁河两岸,耸立着一座座古堡民居建筑,气势恢宏,雄伟壮阔。由皇城相府、郭峪古城、天官王府、中庄布政李府、砥洎城、湘峪古堡、柳氏民居、窦庄古城等组成的沁河古堡群,集中分布在沁河流域中段,地跨沁水、阳城、泽州三县,大多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形制独特,功能齐备,展现了明清之际官宦豪宅和古城堡的建筑特色。据考证,在这20公里的沁河两岸就有古堡54座之多,现在保存完好的尚有10余座。

阳城县析城山研究会的石永乐介绍,晋东南太行山、中条山一带,煤、铁资源丰富,这些地区很早开始冶铁,泽州是生铁冶炼的发祥地,泽州铁器,至今闻名。

阳城县旅游服务开发中心主任郭树基说,明中后期,随着明朝政府开放民间冶铁,富藏煤铁的泽潞地区冶铁业规模迅速扩大,一大批农民从土地生产中分离,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生产,铁器、潞绸、琉璃等物品远销大半个中国,以及印度、不丹等国家,这里成为山西省乃至中国最富裕的区域之一。“泽商”远近闻名。

行走在当地,可以看到民间建筑多为二层,二楼就是专门用来养蚕的蚕房。晋城曾是盛产丝绸的地方,明清时,几乎家家养蚕。在古称获泽的阳城县,前些年逐渐没落的桑蚕养殖近几年在寺头乡、次营镇等乡镇逐渐恢复。在寺头乡返乡能人张建军的缫丝厂,去年生产了上百吨蚕丝,大部分出口到意大利。

“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发达的商贸经济,让泽州富户大贾云集,为沁河古堡群的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石永乐说。

“富”为“学”奠定基础。明清两代山西籍进士数量是以往各朝代山西籍进士总量两倍之多,其中十分之一来自晋城,有专家称:“晋城的进士都是铁铸出来的。”

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7公里处的润城镇,早在战国时期已是韩赵相争的重镇。古称“少城”“小城”,因冶炼业兴旺曾称“铁冶镇”。作为古代阳城四大镇之一的润城镇,元、明以来,手工业和商业颇为发达,富商大贾迭出,文风鼎盛,科举入仕人数冠于全县,人口多而集中,曾是阳城县首屈一指的文化、商贸重镇。

上庄村的明代尚书王国光故居“天官王府”、中庄村的布政李府、砥洎城等有名的古堡民居就在润城镇。

“明朝布政使李豸的李家大院位于润城镇下庄村,共有院落60座,按当时物价,修建一座院落大约需要白银200两,而当时全县的‘财政收入’每年大约260两白银。”润城镇党委副书记王卫军说,李家作为当地豪商,富庶可见一斑。

石永乐介绍,沁河古堡发展曾出现三次高峰。古堡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阳城本属韩国,至长平之战时,已是秦国的“前沿阵地”,秦赵对垒,堡寨林立,阳城成为许多秦将屯兵之地,至今仍有屯城的地名。

第二次高峰出现在宋金“拉锯战”时期。南宋抗金时期,“太行忠义保社”作为抗金的北方民间义军团体,根据地位于当时南太行山的泽州府、隆德府、平阳府一带,后队伍日益壮大,曾扩大到4000多人。这支抗金队伍在太行山修建了许多防御工事。

而第三次高峰则出现在明末。动乱的社会环境,财富不仅为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使这里成为抢掠目标。明末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为晋城传统乡村社会带来“灭顶之灾”,由此民间真正形成防御意识,开启大规模筑堡。

河山楼又叫避难楼

沁河古堡出现的原因,奠定了其防御的属性。

在皇城相府,有严谨的防御体系,包括村庄、城墙、堡楼三道防御线,里面最高的建筑河山楼就是为防御而建。

明朝末期,陈廷敬这个富裕的家族经常遭受流寇、土匪,甚至农民起义军侵袭,陕西王嘉胤、李自成都围攻过这个家族。实在没有办法,在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陈氏修建了河山楼,取大好河山之意,又叫避难楼。

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当年全村800多口人的保命楼。

但光躲着不行,还得自己防御,河山楼修建的第二年,陈氏加盖了城墙,并修建了依山而建的藏兵洞。藏兵洞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有125间房子,最上面一层设有炮眼对着外面,既可发射火器,又可观察敌情。下面的三四层主要用来供家丁居住,最下的一二层用来储备物资。

沁河古堡群中防御的典范则属砥洎城。砥洎城原来叫小城寨,现在当地年纪大的老人,仍称呼为小城寨,直到2002年当地准备开发砥洎城,这个名字才叫起来。

砥洎城的名字也颇有来历,整个城建在一块大石头上,砥有中流砥柱的意思。古代的河除了黄河叫河,其他河流只能叫水,沁河古称洎水,在春秋时称少水,又叫沁水。

通俗讲,砥洎城就是为了抵挡滔滔沁河水而修建的城。站在城墙上往下看,砥洎城三面环水,整体轮廓像一只乌龟,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

砥洎城最独特的就是它的坩埚城墙,城墙是由一个个圆筒浇筑而成,状如蜂窝。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2007年又被古建筑专家鉴定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墙。从城墙上不仅看出古人的聪明智慧,也折射出当地明清时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当时冶铁铸造业非常发达,仅在阳城、泽州出产的铁就占到全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分量,城墙上的一个个圆筒就是坩埚,坩埚即是炼铁时铁水融化倒出后废弃的铁筒。将废弃的坩埚变成最佳的建筑材料,并利用沁河水冲下来的河卵石垒起来,中间则用炼铁的废渣、石灰和到一起形成的铁埽黏合加固。

在精妙的化学作用下,时间越长,城墙反倒越坚硬。砥洎城下边比较粗糙的部分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仍是名副其实的铜墙铁壁。

砥洎城是谁修的呢?据传,崇祯年间,流寇匪患很多,经常骚扰当地百姓,曾任北京大兴县的知县杨朴就出资、动员当地的富户、百姓修建城堡,但不幸的是,据说城堡修好后的第二年杨朴就去世了。

砥洎城内部道路也不同于其他地方,最宽处不超3米,窄处仅容单人穿行,它们纵横交错,相互连通。然而不管进了哪条街巷,都感觉前方似乎没路,像是进了死胡同,只有走到头才会发现原来是可以转向的。这当然也是为了防御。

在沁河古堡,人们还会发现一个颇为奇特的地方,在道路拐角的地方,直楞楞的房角多会被抹去,当地人称为“拐弯抹角”。古堡人口多、道路狭窄,为了增加马车和轿子通行和拐弯的方便程度,只好牺牲自家房间,开拓公共空间。

相府新生

随着历史变迁,当地工商业开始衰落,山区河谷的交通优势也变成劣势,沁河古堡逐渐没落,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皇城相府。

从明朝修到清朝,随着皇城相府的逐渐没落,生活在其中、约占七成的陈家后人,一度经历困顿的生活。

从小在皇城村长大、72岁的郭太刚说,至上世纪50年代,古城墙还能上去,但上面杂草丛生,隐约已经荒废了。“‘大跃进’时,村里修食堂,把城墙拆了一部分,好在根基没动。”

当时,“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皇城村人,人均只有一亩多点的山地,产的粮食还糊不了口。“农业学大寨”时,他们把山上的树全砍光,开出土地,还是不行。每个月“前十天吃啥有啥,中十天有啥吃啥,后十天吃啥没啥”的皇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穷村,甚至一度有“有女不嫁皇城男”的说法。

山西是产煤大省,特别是晋城地区盛产无烟煤。上世纪80年代,在“有水快流”背景下,皇城村开始上马村办企业,逐渐有了两个村办小煤矿,靠着挖煤,村集体积累了“第一桶金”,煤矿被村民称为“命根子”。

赚到钱后,皇城村做了两件事。除了解决村民温饱问题,村里在附近的荒山上栽了十多年树。到1997年,皇城村已经成了富裕型小康村,“吃穿不愁,出门还有小轿车”。

但皇城村里的带头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煤炭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挖完的一天,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皇城的子孙后代们靠什么生存和发展?而且,当时的采煤技术也比较落后,用的是炸药,人坐在屋子里,经常能感到下面的爆破声,村子里也到处是“灰头土脸、黑乎一片”,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皇城村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办过服装厂、小铁厂、养殖场,但都没有成功。上世纪末,正逢国内旅游业刚刚起步,经过一番讨论和思考,皇城人最终把眼光瞄准了村里那座有着400年历史的陈廷敬故居。

连续一个多月,支村两委、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不断地开会讨论。干还是不干?这毕竟是事关全村几代人利益的“百年大计”,稍有闪失,靠煤炭积累起来的集体财富便会打了水漂。

村里的带头人们想干,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重重困难:居住在皇城里的村民不相信外面的人会拿上钱来一个小山沟里看老房子,他们也不想搬迁。

此外,陈廷敬故居的大量老房子因装修、改建、扩建已面目全非,不少有价值的文物或随便乱扔,或人为破坏,有的村民竟然把康熙皇帝亲笔御书的楹联“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圣碑垒到了堆放煤炭的煤池子里。为此,原中国诗学会副秘书长王澍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康熙重道复尊师,晚节黄花礼赞之。我为山村悲不肖,春归乔木折煤池。”

“内城外城,加上城外各景点,需修复修缮的面积达20万平方米,绝大多数院落、近千间房屋、60%以上的城墙需重新修缮,需要资金上亿元。”皇城村党委副书记樊进朝说。

为了统一思想,村委带着村民上北京、去浙江、下深圳,参观学习、“洗心换脑”。搬迁难题由党员干部带头。资金缺口大就“借鸡下蛋、借水行舟”,由工程队先行垫资。最多的时候,皇城相府有五六十支工程队。

在国家古建专家罗哲文、山西省古建专家柴泽俊指导下,投资上亿元,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原则重修的陈廷敬故居出现在皇城村。

1998年皇城相府景区开放了,但因地方偏加上宣传不到位,第一年的游客还不到3000人,一人一块钱的门票,年收入不到3000元。直到2000年,村里听说有人要投资拍摄“康熙王朝”电视剧,就去北京找导演谈合作,拿出了当时全部的280万元收入,除了冠名赞助外,要求电视剧来村里取景,并增加了一些陈廷敬的戏份。2002年电视剧开播后,皇城相府一炮而红,当年景区仅门票收入就达到了700万元。

小康村带后富

皇城村人又富了,如今家家住小别墅。郭太刚48岁的儿子郭兴胜在村里的酒厂工作,26岁的孙子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村里,如今在村里药厂工作。“现在过的是好日子,水电暖等所有的开支都由村集体负责,村民们按人头每年还有几万元分红。”

如今,皇城村已是中国十佳小康村,经过“煤炭工业、文化旅游、高新技术”的“三步走”,发展起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蜂蜜酿酒等企业,皇城相府集团成为一个拥有20个企业、80亿元总资产、6000名员工的村企集团。

以皇城相府作为开端,当地开始打造旅游产业。有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等头衔的沁河古堡成了当地的“名片”和“摇钱树”。阳城县的全域旅游有声有色,每年游客上千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0多亿元。

皇城村富了,但周围的村子还没富裕,即便有郭峪古堡等“宝贝”。“现在的思路是先富带后富,抱团取暖。”樊进朝说。

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阳城县委书记姚逊介绍说,山西省近年致力于打造“长城、太行、黄河”三大旅游板块。晋城市和阳城县开始做“大景区、大产业、大品牌、大旅游”。2018年开始,皇城村与周边的郭峪村、大桥村、史山村、沟底村开始联合,进行环境、文化、布局、运营、基础设施“五村一体”,打造皇城相府大景区。

“其他村基本没有集体收入,他们有旅游资源但是缺发展资金。皇城村的发展也遇到一定瓶颈,做大做强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大家干脆资源共享、抱团取暖。”樊进朝说。

他们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协调议事机构,四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担任皇城村党委副书记,促进组织共建、党建引领。

五村百姓如今享受一样的公共设施、相同的集体福利。五村目前整合出皇城相府、郭峪古城、蟒河、海会书院等6个景区。

目前正在开发的郭峪古城,是一座唐初建置的城堡式村落,也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建于明崇祯年间。陈廷敬祖先迁至阳城时,最初即在此居住,后来逐渐在附近的中道庄建设发展。

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王天亮介绍说,隋唐至明清,这个地方叫郭峪里,相当于一个乡镇,民国时期才成为村。目前村里仍然有百姓生活,还有保存完好的“陈府”管家院,及“连升三级”真实人物陈好古的故居。如今,管家院已经被改造成了民宿客栈。

润城镇的旅游产业也有声有色。走进上庄村明朝刑部尚书王国光的天官王府,或者中庄村的李家大院,在历史的时空中漫步,感受古人的生产生活智慧。吃一顿万历年间流传至今的“八八宴席”,或在按原貌改造出的卧室中休息一晚,感受古今穿越的恍惚,真是一种别致的享受。(记者孙亮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