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第三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r是指
一、前言
开普勒行星三大定律是天文学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定律,其内容看起来简单易懂,其实仍有许多人无法体会实际上行星运动的情形;陈源上老师曾经设计一个简易的活动印证开普勒第三运动定律,供学生课余当作是游戏来自我学习,结果学生大多反应良好,因此提出来给学生及教师们做参考。
开普勒行星三大定律
(Ⅰ)行星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形,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Ⅱ)行星在公转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在等时间内径向扫过的面积相同。
(Ⅲ)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相对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二、背景知识
1.已知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除了冥王星外,其余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且以同一方向绕日公转。
2.依其它行星相对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位置,可将行星分为两大类:
(1)在地球轨道之内,绕着太阳运行的行星,称之为内行星。
(2)在地球轨道之外,绕着太阳运行的行星,称之为外行星。
我们选定的水星是一个内行星,此活动只适用于内行星,即水星与金星;外行星则需用别的方法印证。
三、找出水星绕日公转半径
1.由于水星是一颗内行星,在地球上观测水星与太阳之间的夹角皆不大,因此想看到水星必须在黄昏或清晨。
2.如图一所示,在地球上观测水星与太阳的夹角最大的时刻,应是水星在其轨道上运行到图中C点时(图中A点代表地球、B点代表太阳、C点代表水星),此时水星与地球的连线AC恰好是水星运行轨道的切线,而地球、太阳及水星成一直角三角形的关系。
3.因图中ABC直角三角形的关系,故水星与太阳的距离(BC),可由下列公式求得
BC=AB*SINθ --------------------- -- (1)
已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AB)为1天文单位,公式即可简化成
BC= SINθ天文单位--------------- (2)
4.由水星与太阳夹角随日期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图四),找出水星与太阳夹角的最大值(即波峰的值),分别为18度、28度、26度、22度、24度、 20度。
5.利用上述公式(2)及表(一)可算出水星与太阳的距离分别为:
0.31天文单位、0.47天文单位、0.44天文单位、
0.37天文单位、0.41天文单位、0.34天文单位。
6.因水星绕日运行是一个扁平率较大的椭圆形,因此水星与太阳的距离差异颇大。
7.将水星与太阳的距离加以平均,即可求出水星绕日公转的平均半径为0.39天文单位。
四、找出水星绕日公转周期
1.水星与地球绕日公转运动,宛如一场龟兔赛跑。开始起跑时,地球、水星、太阳成一直线(如图二),此时在地球上观测水星与太阳的夹角应是0度。
2.水星与地球同一方向(逆时针)绕日公转,且水星跑得比较快,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星比地球多跑了半圈(如图三),此时在地球上观测水星与太阳的夹角应该又变回0度。
3.由水星与太阳夹角随日期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图四),找出连续两次夹角0度间隔的时间(即是水星比地球多跑了半圈所需的时间),可看出约58天。
4.将上述步骤所得的时间换算成地球绕日公转58/365(=0.159)圈。则水星绕日公转0.159+0.5(=0.659)圈。
5.已知水星绕日公转0.659圈为58天,则可推算出公转一圈约须88天,即水星公转周期为88天。
图(四) 水星与太阳夹角随日期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五、验证开普勒第三运动定律
将所求得水星公转半径(R水)与周期(T水),与地球资料比较,验证是否符合开普勒第三运动定律。验证公式如下:
-------------------- (3)
若已知R地=1天文单位;T地=365天;R水=0.39天文单位,由公式可算出水星周期约为88?89天,得证之。
六、结语
我们知道第谷(Tycho Brahe,西元1546?1601)是当代最伟大的天文观测家,而开普勒(Johanes Kepler,西元1571?1630)是同时代最伟大的理论家。当初开普勒根据第谷所遗留下来的大批资料研究行星的运动,最后发现了开普勒行星三大定律。最早的望远镜是在第谷死后十年才发明的,许多同学以为没有好的仪器就无法做研究,事实不然,我们用简单的仪器,简易的方法也能得到有用的资讯,希望此活动能给同学一些启示。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排版:零度星系
参考资料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原文来自:http://resource.blsh.tp.edu.tw/taipei-earth/study/mercury.htm
本文由成功高中陈源上提供的作品,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运营者删除。
注意:所有信息数据庞大,难免出现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海涵以及欢迎斧正。
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天文在线
卫星搜索:天文在线
本文由天文在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微信
长按二维码关注
获取更多天文和天象信息,请长按二维码扫描并关注我们
浩瀚宇宙无限宽广 穹苍之美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