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是哪国人 恩格斯马克思哪国人

时间:2023-04-27 20:4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790 评论:0

周恩来送他挽词“一代宗师”、朱德送他挽词“教泽在人”,共同悼念这样一位著名教育家。这就是与蔡元培一起,被时人誉为“北蔡南马”的马君武校长。

他与鲁迅是同龄人,生于1881年之夏,今年诞辰140周年。惯称其为马校长,因为他是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大夏大学的首任校长。6月1日,正是他与厦门大学师生在沪创建大夏大学的日子。

马君武(18811940

随着一些首次披露的档案资料入书,马君武与马克思著作的渊源越发清晰。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马君武校长与大夏大学》主编汤涛今天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马君武留学多国,精通英、日、德、法等多国语言,以及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对政经、史哲等社会科学也有研究。“他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20世纪之初就在中文报刊上介绍包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的马克思著作书目。”

马君武为大夏大学题词(1930年)

【首获中国人留德工学博士学位】

马君武的求学从教之路,远涉东洋西洋。他生于桂林,父亲去世较早,年少随母生活,早年就读于桂林体用学堂。在广西的香蕉季节,他一天只吃几个香蕉过活,借来的钱悉数拿去买书。

1901年,20岁的他怀抱实业救国之理想,自费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攻读化学。留学期间,生资主要靠为报刊写文章挣稿费。天冷没有钱买棉褥,他就拿报纸铺在席下当褥子。这些寒窗苦读的经历,或许与他日后提出的建校理念“三苦”有关。

马君武(右)与孙中山在东京合影(1905年)

1906年马君武学成回国,被聘为中国公学理化教授。次年,他又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冶金,3年后获工学学士学位。这还不是他留学的终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再度赴德入柏林工业大学,1915年终获工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留德学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人。

回国后,因军阀横行,马君武在上海决意“对政局绝不过问”。从此,其后半生致力于科学教育事业。97年前,从“厦大”到“大夏”,马君武被校董会推选为首任校长,开启教师苦教、员工苦干、学生苦学的筚路蓝缕事业。创校之后,他还归乡担任过广西大学等校长。

马君武《哲理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附社会党巨子所著书记)》(局部)

【5部书目均以法英德原书名列出】

目前可查资料显示,1903年2月15日,马君武在《译书汇编》第2年第11号上发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

在文中,马君武开篇即梳理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源与发展脉络,概括性地指明了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过程的重要代表学者,点明马克思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他说:“凡怀热心图进步之国民,未有不欢迎社会主义者”,而实行社会主义后,“人群必大进步,道德、智识、物质、生计之属必大发达,此世界之光景一大变”。

马君武认为,极有必要让国人真正了解“社会主义”这个新名词。为此,他在文章后面专列“社会党巨子所著书记”,即社会主义学说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目录。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马克司所著书”,均以法、英、德原文书名列出。汤涛研究发现,以现今的译名来看,第一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系恩格斯所著;第三部《共产党宣言》,乃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其余作为第二部的《哲学的贫困》、第四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第五部的《资本论》,是马克思独立著作。

汤涛表示,在马克思学说传入中国的历程中,这是一份包含马克思、恩格斯代表作的珍贵目录。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后,在马君武担任大夏校长期间培养的学生,成了这份书目中马克思主义巨著《资本论》的首部中文全译本作者。

【多名毕业生译介马恩著作及理论】

作为校长,马君武在大夏大学第一次全体学生与教职员讲话中,即以“三苦”与师生互勉。所谓“三苦”,即教授要苦教,以教育为重,认真教学,不计较待遇之多寡;职员要苦干,以校务为重,切实办理,不因经费缺少而敷衍了事;同学要苦读,以学问为重,认真求学,不能有缺课等事之发生。

大学开办之初,经济困难,校内教授待遇既不能与公立大学相比,也不能与老牌的私立大学相比。但大夏所请教授,皆是沪上著名教授。譬如,他聘请中共早期党员之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邵力子主讲国文(新闻),并聘请郭沫若主讲国文(诗歌);同时聘请与陈独秀分任北京大学文、理科学长的夏元瑮教授,讲授微积分课程;还聘请后来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田汉教授,在国文系讲授戏剧、小说学等多门课程。

马君武在任时建造的大夏大学胶州路校舍

汤涛认为,有了马君武校长所聘的各科名教授,全校学子或提出问题,请教授解答;或购参考书,请教授指示,使得学业大大增进。毕业后,这批学子为建设国家、复兴民族做出了不小贡献。

如1924年入校的学生吴良平,于1930年翻译出版恩格斯《反杜林论》,他被毛泽东赞为“功盖群儒”。又如,1927年哲学系毕业生郭大力,前后花费10年时间,翻译完成“工人阶级圣经”——《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使这部鸿篇巨制终于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国人面前。再如1928年英文系毕业的周扬,长期从事革命文艺运动,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长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家。

1940年8月1日,马君武不幸因病与世长辞,却以改造中国旧教育体制、推行高等教育理念奠定了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长者地位。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本文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题图说明:1929年,马君武(中)等在南洋为大夏大学募捐

来源:作者:徐瑞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