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代代无穷已 人生代代无穷矣前一句

时间:2023-04-27 22:55/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252 评论:0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82年,年仅32岁的路遥发表了他的成名作《人生》。30多年过去了,路遥作品的热度依旧不减当年,2019年12月2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典藏版《路遥全集》,纪念路遥诞辰70周年,表达对路遥的追怀与敬意。这位黄土地的儿子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虽平铺直叙笔法娓娓道来,却力透纸背,看似平淡的文字道尽了人生。路遥的文字有着莫泊桑式的写实风格,只顷刻间,便从一斑知全豹,目力所及,见其真髓。

路遥《人生》封面


路遥的作品中,《人生》是极具代表性的。《人生》篇幅不长,不过中篇而已,小说时间跨度也很短,不过几年而已,却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小说通过青年高加林人生的三起三落,穿插了两段爱情,串起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和城市的画卷,勾勒出农村走向城市社会的种种矛盾,写得真实且耐人寻味。

高加林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此一落也。好在能回到村里当教师,不用当农民对他来说是好事。然而好景不长,教师一职被人顶替,此二落也。他回到农村终日劳作,不甘不愿,好在遇到善良美丽的刘巧珍,巧珍虽然不识字,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真心实意爱着高加林,他们陷入了热恋。

此时高加林的二叔从部队转业时任劳动局局长,他的手下私下给高加林重新安排了一份记者的工作,圆了高加林的城市梦。在工作中高加林如鱼得水大显身手,这时同学黄亚萍出现了,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充满了征服欲。高加林陷入了两难,最终他放弃了巧珍,选择了黄亚萍。也因此他被人告发工作来路不正,再次打回到农村,此三落也。

在路遥的笔下,高加林就是那个时代农村知识分子的缩影,换句话说,人人都是高加林。

路遥



1、“透过天空的蓝,去看海”------路遥通过《人生》刻画了城市与乡村矛盾,解构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高加林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父亲高玉德老汉信奉的处世哲学是逆来顺受,胆小怕事,受了委屈,忍着!而高加林不一样,他聪明,会写,会画,会唱,会拉,性子又硬,主计又灵,一身的大丈夫气概。但他心气儿高,抱负远大,不甘于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一心想离开农村,向往城市生活。城市在他眼中是追求的理想,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他的眼界远比他父亲那代人高远,高老汉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独生子,细皮嫩肉的,早就不是典型的庄稼汉。

他的心中所想,就是去看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片天,他无数次透过天空的蓝,去看海。城市的文明之光如同一种诱惑吸引着他,农村的落后让他厌恶,那个遥远的城市却能给予他满足感。高加林爱干净,他每天刷牙成了村里一道风景线,村里的吃水井太脏了,高加林洒了漂白粉差点被人误以为是毒药,零零总总,足见彼时农村的落后和贫乏,这些是高加林不愿意看到了,也正是他想逃离的。

人生插图


经常地,高加林呆望着蓝天,透过天空的蓝,遥想城市。入夜,他望着星光下朦胧的、连绵不断的大山,久久地出神,全村人都已入了梦乡,看不见一星灯火,夏夜的风把他的头发吹得纷乱,他就开始憧憬城市的美好。

后来他真地回到城市里,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县城,高加林也是如狂似醉,这里的建筑、这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气息,一切都让他陶醉,面对灯火闪闪的县城,高加林喃喃地说:“我再也不能离开你......&34;在这里可以实现他的梦想,特别卖力的工作写报道,成绩斐然,在这里梦想实现的幸福感一直萦绕着他。


2、不对等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路遥通过《人生》写了5种爱的模式

爱要称心如意才完美,小说里一生未娶的德顺老汉活得通透明白:“娶个不称心和老婆,就像喝凉水一样,寡淡无味。”这是爱的一种模式。高加林健壮俊俏且有想法,还能吃苦,看着让人心疼,然而高加林是一个爱的被动者,他的摇摆注定了他的爱情悲剧。

巧珍的爱质朴纯真,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柔情,这是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巧珍爱得勇敢,爱得完整,然而她的爱是不对等的,巧珍眼里的高加林完美无瑕,而对于高加林而言这份爱只是失意时的精神慰藉而已。黄亚萍不一样,相同的知识背景,有共同语言,而且还能给他的城市生活构建最美的蓝图,这些对高加林而言是致命的诱惑。所以我们无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价高加林的对错。

《人 生》路遥 1982年第3期《收获》(侯国民 插图)


当一切泡影幻灭之后,高加林才想起巧珍的美好和笑靥如花的温柔。他站在桥上自问,假如他真的跟黄亚萍去南京,他这一辈子真会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实中他和黄亚萍注定不会幸福。巧珍才是他最值得珍爱的人,巧珍能接纳他的父母,接纳他农民的出身,巧珍能视他为天,永远爱他。然而正是他自己将这金子般的心伤透了,所以他也不配拥有这么好的爱。

有时候啊,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真正失去的时候他才明白,真爱何在。

在现实生活中,反而是“刘巧珍和马栓的婚姻”和“黄亚萍和张克南的恋情”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那才是婚姻该有的模样,与爱情无关。在这个爱的丛林里,高亚林只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而已,乱了所有的方寸


3、“我爱这土地爱得如此深沉”------路遥通过《人生》写出对那片黄土地深深的眷恋

虽然高加林一直想离开农村,试图离开终日劳作的土地,但是却他隐藏不了对土地的深深的眷恋,也是作者对土地的深爱不自觉地流露。这一点高加林自己未曾察觉,爱而不自知,他爱这片土地,如同他爱着巧珍一样,而不自知。小说的结尾,高加林回到了村里,乡邻们并没有过多的指责他,而是友好地接纳了他。

此时的高加林已经泣不成声,趴在热情的乡土上大声痛苦……高加林褪去了骄傲,认清了现实,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番话,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

此时的高加林手里捧起的两把黄土, 不禁让我想起《乱世佳人》里的斯嘉丽最后回到塔拉庄园,捧起那抔红土时的场景,当爱得精疲力竭的瑞特离她而去,所有的亲人爱人都弃她而去的时候,斯佳丽痛心疾首,然而一旦她回到塔拉庄园,重新回到那片土地,就能再次获得力量: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 为之战斗, 为之牺牲的东西。



高加林从未察觉到,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路遥悄悄地通过《人生》写出他对那片黄土地深深的眷恋,那也正是他自己的眷恋,他是真正的黄土地的儿子,也正因为此,他的文字魅力无穷,土地是所有力量的源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每读到艾青《我爱这土地》,我都是热泪盈眶。土地的眷恋,远远超出男女之恋,对此《人生》留着伏笔,小说的最后第二十章特别注明“并非结局”,如果《人生》有续集,高加林必定还有别样的人生,人浮于事,跌重起落,终有定数。


4、结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管人生际遇怎么改变,天地依然故我。人生如流水般匆匆,终究桥归桥,路归路,人在变而那些景致一直在,从未变过。

高加林被开除回家的那天,他茫然不知所措,当他走到大马河桥上的时候,一下子有气无力的伏在了桥栏杆上,桥下清清的大马河在黎明前泛着青幽幽的波光,他手抚栏杆,想起第一次卖馍馍返回的时候,巧珍就在这里等着他;想起也是在这里,他狠心地和她断绝关系,奔自己的前程,眼下呢,他又回到了这里,这一次,他幻想的工作和城市生活的梦想一同破灭了,此时,黄亚萍退回到原有的生活轨迹里,而亲爱的巧珍呢,被他冷酷地抛弃嫁作他人妇。他生生地把一块金子一样的宝贝弄丢了。


在《人生》一书的开头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生之路上有太多的选择,只有不忘初心,直面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真正把握幸福,与君共勉。

(全文完)

本文是@珞历原创文,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谢绝抄袭。

人生之路,愿有你相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