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心不忍的意思 于心不忍还是于心不忍
上个月去重庆一所大学参加汉硕毕业论文答辩时发生的一件小事。
一个同学的论文题目是HSK作文的偏误分析,他特别用了一章来谈“词汇误用”中的近义词辨析。其中有一段谈到了有些汉语学习者因为不明白“拥有”和“具有”的区别而造成误用。而对于二者的区别,他进行了这样的解释:
这个解释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在我看来,其大部分内容都是明显不符合语言事实而且不具备实用性的。
比如他说:“拥有”的宾语常为抽象名词,但这显然不对,因为你可以拥有“房子”、拥有“家人”、拥有“鞋子衣服”,这些东西都不是抽象的。他说“拥有”的宾语“必须为双音节词”,这也不对,因为你可以拥有“爱”、拥有“枪”、拥有“书”,这些词都是单音节的。他说“具有”表示“客观不存在,使用范围比较广”。问题是:“客观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如何“具有”?“使用范围比较广”的结论又是如何得出的?到底多广算“比较广”?怎么证明“具有”的适用范围就比“拥有”更广?
关键的问题是,按照论文的这种解释,学习者就能掌握“拥有”和“具有”的区别了吗?我不相信。
所以答辩时我问他,他对“拥有”和“具有”的区别性解释是如何得出来的。
他说:“有一本近义词辨析的词典,词典里是这样说的。”
“哦,那么你同意词典里的这种说法吗?”
“ 老师,我想既然词典是这样说的,一定还是有他的道理的。”
旁边一个老师轻轻地笑了起来。我们搞汉语教学的老师应该知道,词典里说的,真的不一定就是有道理的。实际上,很多时候词典反而会给学习者造成误导。
2
我继续问他:“如果我现在明确告诉你词典的解释是错误的,你能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给我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吗?”
他想了很久,然后说:“老师,我确实想不出来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说:“我提醒你一下,用一个动作就可以解释清楚这两个词的区别。”
他还是很困惑地看着我,非常紧张的样子。
我有点于心不忍,于是就对他做出了一个“拥抱”的姿势。
然后他就“啊啊啊”地叫起来了,说:“我明白了,明白了!”
其实,“拥有”和“具有”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两个词的核心意思都是“有”,区别就在于“有”的方式不同:“拥有”的方式是先“拥”再“有”,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你只需要对学生做出一个“拥抱”的姿势,告诉学生,凡是可以“拥而有之”的东西都可以用“拥有”就行了。而“具有”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是本来就有的,因此“性格、特点、意义、性质、品格”等往往就用“具有”。“房子、土地、权力、知识、家庭、亲人、健康”等都不是可以与生俱来的,是必须“拥”才可以“有”的,当然就用“拥有”了。换句话说:“拥有”和“具有”的区别其实与名词是否抽象、意义是否有褒贬、音节是单还是双都没什么关系,关键就在于,这个东西到底是“拥”了才有的,还是本来就“具”有的。
当然,有时候由于认知的角度不同,这两个词也是可以换用的。比如“能力”,有人认为是自身本来就有的(或者有些能力本来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可以用“具有某种能力”;有人认为能力是要通过努力去“获得”的,因此也可以用“拥有某种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用“具有”和“拥有”都是对的。
3
我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喜欢问我的外国学生们一个问题:在明白了“具有”和“拥有”的区别以后,你们能告诉我“爱情”这玩意儿到底应该是“拥有”的还是“具有”的啊?很多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具有啊,因为爱情不是与生俱来、本来就有的感情吗?”
但这道题是个陷阱。“爱”确实是与生俱来、本来就有的感情,所以你确实可以“具有爱的感情或能力”,但是“爱情”可不是与生俱来的,真正的爱情不但需要你爱对方,也需要对方爱你啊。小伙子们应该有体会吧,生活中你不努力争取,爱情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所以在中文里,“爱”或“爱心”是可以具有的,而“爱情”恰恰是可以“拥有”的,或者再说的清楚一点,别人对你的“爱”或“爱情”,是只能“拥有”而不能“具有”的。
怎么样?中文是不是一种特别讲道理的语言呢?
4
把这件小事写出来,是因为有两点感触:
(1)词典很多时候是靠不住的。
我说词典很多时候靠不住,不是贬低这些词典的水平,而是说,目前相当多的词典都是从中国人的角度编写的,没有充分考虑外国学习者的需要。因此有很多词语的解释对中国人没问题,对外国人却不适用。比如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拥有”的解释:
这样的解释对外国的汉语学习者有帮助吗?我是很怀疑的。因为它用“领有、具有”来解释“拥有”,这很容易给学习者造成“拥有”与“领有、具有”意思一样的错觉。后面括号中的举例更是很可能会误导学习者认为“拥有”的东西必须是“大量的”,而且应该与土地、财产、人口等具体的事物有关。
最后,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义词辨析词典说“拥有”的宾语应该是抽象名词比如健康、青春等等,而《现代汉语词典》举的例子中“拥有”的宾语全部是具体名词如土地、财产等等,二者刚好完全相反、对立,那学习者到底应该听谁的?如果完全依靠这样的词典,我们真的能对汉语学习者学会“拥有”“具有”有信心吗?
(2)培养语素意识,注意汉语词汇的成词理据,是成功的词汇教学的关键。
汉语的词素是由语素构成的。要想对汉语的词汇做出准确的理解,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对词语进行细致的“解剖”,明白这些词语的构成要素和构成规律,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以及它们与其他词语的区别做出正确的判断。培养自己探寻词汇意义由来和原因的习惯,这对对外汉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的词,为什么两本词典会总结出完全相反的用法来呢?我想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两本词典都没有真正抓住“拥有”和“具有”的构词语素和成词理据,只是试图从适用范围上来总结用法,这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