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十一式轻机枪 八一式轻机枪弹鼓
一、九六/九九式轻机枪-捷克造ZB26轻机枪
在二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中期,日本最主要的轻机枪是大正十一式,也就是我们经常所提到的“歪把子”机枪,由于此型号的供弹系统存在缺陷,再加上构造复杂,影响作战效率,于是日军在三十年代中期以后,展开了新式轻机枪的研制计划。
九六式
参考了当年在战场上缴获的捷克造ZB26轻机枪的供弹系统和基本布局,设计出了一款全新的九六式轻机枪,它也像ZB26那样将弹匣安装在上面,前端也带有一个喇叭状的枪口装置,并在枪管末端增加了提把,能方便更换枪管或者携带。
但九六式沿用了大正十一式的6.5×50毫米有坂弹药,使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大约550发,有效射程600~700米。
九六式
在九六式轻机枪定型后开始装备陆军,原本是想全面取代性能不足的大正十一式,但由于其他问题,最终只有少量的十一式被九六式取代,而二战日军的主力轻机枪仍是以大正十一式为主。
左九六、右九九
进入30年代末期,日本列装了7.7毫米的有坂99式步枪,为了能统一步兵班的口径,因此在九六式轻机枪的基础上,改进出了可发射7.7×58毫米有坂弹药的九九式轻机枪,在基本外形上,九九式与之前的九六式区别不大。
九九式轻机枪
但由于子弹口径较大,九九式的射速只有每分钟500发,但通常会增加一个光学瞄准镜,所以九九式的最大精准射程可达到2000米,一般情况下还会在枪口前端增加一个步枪刺刀,但这种机枪在二战期间大多数都装备给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
上图为原版的捷克ZB26型7.92毫米轻机枪。
二、南部式系列手枪-德制鲁格P08手枪
由于当时德国鲁格P08手枪在世界上的名气很大,自然日本的手枪发展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在20世纪初期,南部麒次郎参照鲁格P08的框架,开发出了南部手枪家族,这也日本第一种发射无烟弹药的手枪。
南部甲型
南部系列当中最早的型号为南部甲型,从外形上就可看出与鲁格十分相近,尤其是握把部分,也融入了人体工程学的特点,还可将枪盒通过握把固定到后面,改为枪托使用,发射新式的8×22毫米南部手枪弹。
但是南部系列始终没能仿制鲁格的肘节式枪机,而是使用类似毛瑟C96的枪机。
南部乙型
在南部甲型问世后,又相继衍生出南部乙型,也叫南部陆式手枪,这个型号相当于一种改良款,做工更加细致,口径仍是8毫米。
南部式特型
紧接着是一款紧凑型,叫做南部式特型手枪,意思就是专门装备特高科和便衣人员使用,体型小巧,便于隐藏,口径为7毫米。
南部式16连发
还有一种可全自动射击的型号,叫做南部式16连发手枪 ,采用双排弹匣供弹,还分为14发和16发两种,在二战期间曾有少量装备坦克兵。
南部十四式
最后一种也算是山寨鲁格P08的最终型号,也就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南部十四式手枪,由于外形像鸡腿,所以俗称“鸡腿撸子”,在二战期间大量装备日军。
上图为德国原版鲁格P08手枪。
三、杉浦式将佐手枪-美制柯尔特M1903手枪
勃朗宁曾设计的柯尔特M1903手枪在当时也有很深的影响力,不少军官都选用作为佩枪或者防身武器,在四十年代初期,日本也根据该枪山寨出了杉浦式将佐手枪。
杉浦式将佐手枪
这种手枪的内部几乎与M1903相同,弹药方面也是使用7.65×17毫米勃朗宁手枪弹,弹匣容量9发,有效射程50米,在二战期间这种手枪主要作为将佐军官的佩枪。
上图为美国原版柯尔特M1903型手枪。
四、滨田一式将佐手枪-比利时FN勃朗宁M1910手枪
除了柯尔特M1903外,日本也山寨了同样具有影响力的FN勃朗宁M1910型手枪,山寨出来的产物叫做滨田一式将佐手枪。
滨田一式
该型号同样作为当时日军将佐级别军官的佩枪,口径也是7.65毫米,不过滨田一式的外形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上图为比利时原版的FN勃朗宁M1910型手枪。
五、明治三八式重机枪-法制哈奇开斯M1897重机枪
日本在20世纪初期,还对引进法国制造的哈奇开斯M1897重机枪进行仿制,在定型生产后被命名为:明治三八式重机枪。
三八式重机枪
日本山寨的三八式重机枪基本上与哈奇开斯相同,也是风冷式枪管,采用30发弹板供弹,但唯有不同的是,三八式重机枪发射6.5毫米弹药,每分钟射速450发,这种机枪曾在日俄战争中使用,进入二战期间,基本上都转给了日军预备役部队使用,而很少有前线部队装备。
之后的大正三年式、大正九二式重机枪也都沿用了这种风冷式枪管和弹板供弹系统。
上图为原版法国哈奇开斯M1897重机枪。
六、百式冲锋枪-奥地利斯太尔MP34冲锋枪
二战期间虽然日军没有大量装备冲锋枪,但在三十年代末期也曾设计过,同样是由南部系列手枪的创造者,南部麒次郎参与设计,根据奥地利生产的斯太尔MP34冲锋枪基础,山寨出了一百式冲锋枪,简称:百式冲锋枪。
百式冲锋枪
别看是模仿MP34设计,但百式的性能却不如前者,精度差、射速慢,还分为M I型,可发射8毫米南部手枪弹,弹匣容量50发,还有M II型,发射6.5毫米特制枪弹,弹匣容量30发,每分钟射速只有450~500发,而原型枪有着每分钟600发的射速。
在二战期间只有少量的百式冲锋枪,装备给了太平洋战场的日军使用。
上图为原版奥地利斯太尔MP34冲锋枪。
七、四式半自动步枪-美制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在太平洋战场中,日本对缴获美军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进行了研究,在二战末期山寨出了四式半自动步枪,采用和加兰德相同的自动原理,但四式发射7.7×58毫米有坂步枪弹,固定式弹仓为10发。
在二战结束之前,四式半自动步枪大约生产了250多支,其中只有100多支组装完成,但还没来得及投入使用,战争就结束了。
八、九二式防卫机枪-英制刘易斯机枪
在二战之前,日本还曾对英国的刘易斯机枪进行仿制,被命名为:九二式防卫轻机枪,此型号与原型刘易斯基本相同,口径也是7.7毫米,通常安装在军舰、轰炸机上作为防御武器。
九、“智”式轻机枪-捷克ZB30轻机枪
在二战期间的亚洲战场上,日军也对缴获的ZB26改进型,ZB30轻机枪展开了研究,根据原有基础,仿制出了“智”式轻机枪,可发射7.92毫米弹药,但主要装备给当时的伪军使用。
上图为原版捷克ZB30型轻机枪。
十、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
上日制版,下原版
在三十年代初期,关东军还对缴获东北军的捷克制ZH29半自动步枪进行了深度研究,随后也对ZH29进行山寨,但日本仿制版具体叫什么名字没有记载,不过这个型号可发射日制6.5毫米步枪弹。
上图为原版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
那以上的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为大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