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经纬度 北京的经纬度图片

时间:2023-04-28 09:49/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8738 评论:0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王海燕

曾经吟唱《故都的秋》的郁达夫,倘若再见北京的秋,或将诧异于今日的绚烂多彩:

从高空俯瞰,海拔最高的西北山脉,瑰丽的红和苍翠的绿交相辉映,那是漫山红叶与苍松翠柏演绎的秋日交响;

从西北望东南,一条条通衢大道、城市河流两侧,灿烂辉煌的金色与娇艳欲滴的殷红参差映照,那是银杏、白蜡和黄栌、元宝枫的深情唱和;

再往城里去,颜色更多了:公园里五色缤纷的彩叶林,街头绿地里挂着红彤彤果子的海棠,甚至于居民楼下的口袋公园里,也有几株彩叶树,红的红,黄的黄,尽展秋日之美。

这迷人的秋韵,不是北京天生的模样。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沙漫天,到半个世纪后绿满京城,再到今天五彩斑斓,北京从绿到美,背后是首都绿化美化事业随时代演进的步伐。千千万万林业人,用一棵棵树、一朵朵花、一簇簇草作画笔,精心为北京着色。

这色彩会愈加丰富。进入新时代,市园林绿化局正在开展新一轮的“增彩延绿”工程,用高科技手段加持,为北京的“调色板”增加更多颜料、更多色号,不仅晕染秋季,还要扮靓缺绿的冬季、少花的夏季,让“三季有彩,四季常绿”成为北京迷人的景观底色。

从香山红叶到山山红叶

早二十来年,北京人看红叶,特指的就是香山红叶。香山是昔日皇家园林所在地,山上遍植的黄栌,一到深秋变得橙黄、绯红,是京西一大胜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交通尚不发达,不少人家会专门雇一辆车,举家到香山赏红叶,作为秋天的一件赏心乐事。

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香山红叶”的地位仍极难撼动,因为除了这西山一带,北京可以看到大片红叶的山头实在太少了。

“那个年代的绿化造林,首要考虑的是百姓的生活需求和生态建设需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的森林覆盖率少得可怜,夏天的泥石流、冬天的流动沙丘,是林业人首当其冲要解决的生态难题。渐渐的,山绿了,林子起来了,接着要考虑百姓的增收问题,种果树,种经济林,为满足农民烧柴的需求,还推广过一阵儿薪炭林。半个世纪过去了,当绿满山川,山区农民相继退牧,转为看山护林的时候,对山林美的提升才渐渐提上日程。

2000年前后,北京市启动了“山山看红叶”工程。在前脸山地带广种红叶,让市民秋季不再潮水般涌向香山。所种的红叶,大部分是北京乡土树种,如黄栌、元宝枫,还有部分金色系彩叶树,如银杏、白蜡等,以及攀援类植物爬山虎等。风景名胜区、民俗村周边,旅游道路两侧种植尤多。

通过“山山看红叶”工程,近20年来,北京在山区种植的彩叶林面积已经超过40万亩。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平谷金海湖、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百望山公园、怀柔慕田峪长城、门头沟妙峰山、喇叭沟门原始森林、司马台长城、顺义五彩浅山、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京郊彩叶观赏点不计其数。甚至于不用到特定的景点,开车随意到山沟里转一转,都会被漫山红叶“惊艳”到。看红叶只能去香山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

继山山看红叶,北京的城镇绿地、公园绿地里,也渐渐多了彩叶树的身影。2010年以来,银杏、元宝枫、黄栌、槭树等秋季变色树种,不管是在新建绿地还是在原有绿地提升改造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北京的秋天日渐斑斓起来。

科技研发引领增彩延绿

虽然色彩得到了极大丰富,但由于北京的气候条件,这份如梦似幻的秋日之美,并不能持续太长时间。从10月下旬白蜡树开始黄叶飘零,到11月下旬各类霜叶败尽,满打满算一个月而已。其中最璀璨的秋色可以维持10天左右。

秋日虽美却短暂,冬日漫长却少绿,再加上夏季缺少应季开花植物,北京色彩单调的月份不在少数。这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国门,不少发达国家色彩斑斓的城市四季景观,让市民不胜向往。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北京能不能更多一点色彩?

市园林绿化局的“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由此诞生。这项工程计划利用2015年到2022年8年的时间,在北京推广80多个植物新品种,建设若干个示范区,构建起完善的以研发引领的增彩延绿产业化体系,解决首都园林绿化色彩少、绿期短的问题,建设“三季有彩、四季常绿”宜居之都。

为北京增色,首先要丰富植物的品种。王小平介绍,这项工程计划推广的80多个植物品种,都是结合北京物候条件,由林业专家团队遴选出来的。它们有的是北京乡土树种,虽然有不错的景观表现,但是实际园林工程中应用得很少,例如夏天开花植物流苏、山区常见的秋季变色树种栓皮栎、槲栎等。有的是科研机构选育出来的新品种,但因为缺少市场推广、产业化,藏在苗圃里久无人知,如“丽红”元宝枫。有的是来自和北京同纬度的欧美地区,经过前期小范围试种适应强、表现佳的洋品种,例如针叶呈蓝色的蓝粉云杉、冬季不掉叶的美国红栎。

不管是品种的选育、驯化,还是建立快速繁育体系,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都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撑。这项工程之所以称为科技创新工程,原因也正在于此。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与在京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一支200多人的科研队伍,用这个集中了前沿科技手段的“最强大脑”,攻克品种繁育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好品种选育出来了,但没有大规模生产的苗圃,也无法做到广泛的推广种植。为此,市园林绿化局又选定了6个苗圃,作为优新品种苗木的繁育基地,并且各有侧重。如昌平大东流苗圃主要生产阔叶乔木品种;大兴黄垡苗圃主要生产彩叶树种;海淀温泉苗圃主要生产彩色针叶树种;顺义天竺苗圃主要生产国外引进品种,等等。

6处繁育基地总面积1500亩,从2015年至今已繁育流苏、车梁木、蓝云杉、菌根白皮松等增彩延绿优新苗木150余万株。同时,引进国外先进苗木管理经验,打造国际标准化苗木经营管理示范基地1处,北京“着色”的植物有了生力军。

深山浅山公园小区营造多样景观

这些优新植物表现究竟如何?从2015年起,市园林绿化局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19处增彩延绿示范区,用实践检验这项工程实效。

六环路西辅路通州段,一处4.8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就是其中一处示范区,用2015年、2016年两年时间建成。深秋时节,走进这处紧靠主路的公园绿地,浓浓秋意扑面而来,火红、橙红、褐红、橘黄、明黄、黄绿……各色秋叶让人目不暇接。最璀璨的一处,树上的叶儿是红的,地下的小菊也是红的,红彤彤的一片,似是烂醉的秋天在这里酣睡静眠。

“不仅仅秋天好看,其它季节色彩也相当丰富。”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张博介绍,这处示范区的设计理念为“七彩链珠”,即用7种骨干彩色树种,从北向南,打造出7个色彩组团。这个季节最耀眼的红叶观赏区,是“七彩链珠”中的“红宝石”。构成这个组团的主要是“丽红”元宝枫、普通元宝枫,还有挂着小红果儿的北美海棠,地上的红色系小菊等。

白色系组团主要由流苏树组成。流苏夏日开满白花,冰清玉洁,清纯似雪,远看如童话世界。墨绿色组团主要由叶片颜色较深的七叶树组成,树干通直,观叶、观花、观果集于一身。金色系组团的骨干树种,是叶片比银杏还要亮丽的欧洲小叶椴……

成就这“七彩链珠”的正是增彩延绿工程大力推广的优新品种植物。

整个园子里叶片最是殷红的,当属新品种“丽红”元宝枫。“元宝枫是北京乡土树种,普通元宝枫到秋天有的变黄,有的变橘红,有的黄绿参半,能红得这么彻底的,非常少见。”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园林树木所所长王茂良介绍,园科院的老先生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选育元宝枫新品种,走遍大西山一带,把红得最好看的元宝枫种质资源采撷回来,前后接力30年时间,才选育出变色性状稳定、颜色纯正,在北京又极具适应性的“丽红”元宝枫品种。

但直到2014年,“丽红”元宝枫还只作为一项科研成果,默默生长在园科院的苗圃里,大大小小的苗木算起来才300来株,根本不具备市场化应用的条件。2015年,“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后,“丽红”元宝枫在多个示范区种植,可与欧美槭树相媲美的外观,抗虫、抗旱等优良特性,让这一脱胎于北京本地的彩叶树品种迅速蹿红。现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正在大力推动“丽红”元宝枫的苗木产业化,基地所繁育的大小苗木已有10万余株,其中有1万余株现在可投用于绿化工程。

同样是北京乡土植物的流苏,也在“增彩延绿”工程的推动下,从小众的园林走向面向大众的街头绿地。流苏花期在五六月份,正是北京浓荫匝地、多绿少花的季节,因为花瓣呈细条状如装饰用的流苏而得名。花期时不仅美观,而且还有如桂花般的细细甜香,给城市带来美的气息。

在这处示范区随处可见的还有在树下浓密覆盖的苔草、委陵菜,以及狼尾草、粉黛乱子草、玉簪、马蔺等观赏地被。城市公园里经常可以见到的冷季型草坪,这里只有零星分布。

“要实现‘延绿’,除了增加松柏类的针叶树品种,主要就是靠这些耐寒的地被植物。”张博介绍。特别是苔草、委陵菜,都是从北京乡土地被中选育出来的,可以实现11个月的绿期,并且都是宿根地被,次年不用播种,又会绿油油一大片。平时管护成本也相当低,不用频繁浇水、打药。

六环路西辅路通州段只是19处示范区的一个缩影。明城墙遗址公园、莲花池公园、冬奥会场馆周边、报国寺绿地、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谐雅园社区……以80多种优新植物作为主力,分布在深山、浅山、公园、居民小区的不同类型示范区,各自呈现出自己的景观特点,并且营造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普通公园绿地植物品类只有二三十种,但示范区选择的乔木品种就在20种以上,再加上丰富的地被植物、灌木,植物品种可以达到50种到80种。示范区的彩色期、绿期可延长一个月以上。

春夏秋冬各美其美

对于园林人来说,“增彩延绿”带来的不仅仅是更缤纷、更持久的植物色彩,还有伴随而来的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理念。

“示范区展示的不仅仅是园林新品种,还有土壤改善、节水灌溉、园林废弃物利用、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王小平介绍,正是因为有这一系列的科技配套措施,示范区才会展现出“三季有彩、四季常绿”的宜人景观效果,它们是增彩延绿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止是新技术的展示应用,还有园林绿化理念的“冲撞”。

莲花池公园南园示范区的营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市园林绿化局特别邀请了英国谢费尔德大学景观系主任詹姆斯教授操刀设计,旨在树立“近自然”园林的典范。但设计图纸刚一出来,就遭到施工方的强烈反对,为此市园林绿化局召集双方前后召开了十多次协调会。

“难怪施工方要反对,跟咱平时的园林设计理念太不一样了。”全程跟踪这个示范项目的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工作人员李进宇介绍,这位英国设计师在接到项目后,没着急看四周地形,先把北京的乡土植物资源仔仔细细研究了一番。之后根据实际踏勘情况绘制的设计图纸,精细到令人咋舌:

每个地块每个点位该种什么树,一棵棵标得清清楚楚,这一棵丛生蒙古栎、那一棵车梁木,紧挨着的有白蜡,有银杏,有红栎,有元宝枫……一个地块种的树几乎都不重样。并且指明,要小苗,不要大苗;要树干扭扭曲曲的,不要清一色笔直挺拔的;林子下面种植的地被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野草都有,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无限接近于自然——大自然环境里孕育出的林子,就是这样老幼掺杂,千姿百态的。

习惯了种树一种一大片,以及栽大苗以求立地成景的施工队不干了,“哪有这么干的?这歪歪扭扭的,种出来能好看吗?种不活算谁的?”詹姆斯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也不相让。双方各种冲突不断。示范区滨水区域大量种植的小兔子狼尾草,一度被野鸭当作美味吃掉不少,施工队起急,詹姆斯却不以为意,“吃了还会长出来的。”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这处占地3.25万平方米的示范区于今年年初正式落成。经过春夏秋三季,示范区草木日渐葱茏,浓厚的自然野趣吸引了不少游人。秋日,徜徉于芦竹、芒草、蒙古栎、“丽红”元宝枫、火焰卫矛、苔草、车梁木、连香等80多种乡土植物、优新植物营造的多彩世界里,有着说不出的轻松和喜悦。

现在的莲花池公园南园示范区已经成了近自然营造的样板,经常有景观设计师、绿化施工队伍前来观摩,学习近自然多彩森林的营造。

以示范区项目为引领,这样的理念正在逐渐渗透到全市的绿化美化工程中去。《北京常见园林树木物候手册》《北京园林多彩植物群落案例》等作为“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的研究成果,也将用于北京全市的多彩森林营造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场馆周边、长安街等重点道路沿线,怀柔雁栖湖国际会都周边,色彩丰富、连绵四季的林地绿地景观,正在不断蔓延。

春夏秋冬,各美其美。在“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北京“三季有彩,四季常绿”的美好生态画卷,渐次在市民眼前展开。 本版摄影 何建勇 曹诗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