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的意思 止于至善是追求完美的意思吗
《大学》开篇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一个纲领性的内容。“明明德”,是告诉我们要实现自己内在的成长;“亲民”,是告诉我们要将内在的成长呈现为外在的成就;“止于至善”,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来把握分寸,把握边界。“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之道”可以理解为“学为大人”之道。这个道,就是规律,就是方法,就是路径。“大学之道”,就是关于怎样学习成为一个“大人”的规律、方法和路径。
这个规律、方法和路径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生在世只有三件事情: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明明德”是内在成长,“亲民”是外在的人生动力。这一内一外结合在一起还不够,一定要懂得“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第三纲领,这是人生的最终目标。止于什么?止于至善。这里讲到了人生的意义问题和人生的价值问题。
人跟其他动物不一样,其他动物活着就活着,它并不同时知道自己活着,但是人活着还同时知道自己是活着的。道德的规则是外在的规定,至善则是我们生命秩序与天地秩序达到一致,这就是至善。
头脑是概念判断推理的居所,心是生命情感的居所。天理是人的生命情感本有的条理,中国老百姓经常会讲天理、良心这样的词,这个理是什么?与良心并存的天理,这个“理”不是头脑去认识的规则,而是生命情感的条理。人最后的毛病总是出在生命情感上。
人有时很奇怪,最可爱,也最可恶。人可以往上升,上通神圣,成圣成贤;也可以往下堕落,下坠恶道,禽兽不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还是出在人的生命情感上。爱一个人,爱之欲其生;恨一个人,恨之欲其死。这样的生命情感就偏离了它本有的条理了,这就是违背了天理。
有的人非常聪明,很有理性,逻辑思考能力很强,他的生活就一定顺利吗?所有的不顺利一定还是出在他的生命情感中,因为其中的有些毛病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平时做事情,光定性还不够,还需要定量。譬如说,我现在在上海,我往东南方向走,可以到杭州。但是究竟走多远呢?是50公里还是100公里?还是200公里?还是300公里、500公里?乃至1000公里?如果说这个不清楚的话,虽然你知道从上海往东南方向走能够到杭州,但是很有可能你还是找不到杭州,因为有可能你刚走了10公里就停下来了,也有可能你一气跑了200公里,发现已经过杭州了,那还是找不到。
所以说,要实现一个目标,做成一件事情,光有定性不够,还要定量。所以说,“大学之道”就有了“止于至善”了。“止于至善”是我们在“明明德”和“亲民”的过程中,不要半途而废,也不要无限加码,而是要“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善”并不是指善良和慈善,而是完善的善。因为善良是“明明德”的内涵,慈善的事业是“亲民”的内涵。所以“在止于至善”的“善”主要就是好的意思,也就是做得完善,也就是怎么样把“明明德”和“亲民”这两个事情能做到好,做到完善,做到恰到好处,做得刚刚好的状态。
“止”是停止。首先是选择,其次是安住。选择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做到“至善”。选择了之后就要安住,安住就是保持、持续。“止于至善”有两个角度:一个角度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第二个角度就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譬如说,我们要考试,究竟考多少分算是“至善”呢?90分,还是80分,还是100分?这就成了绝对的标准。而真正的标准,应当是在我现有的条件下,我尽力去学习了,没有浪费时间,尽力而为了,这时候我可能考了70分,那这就是我现在能够达到的“至善”,我只要不留遗憾就可以了。下一次,我的能力提高了,准备的时间更充分了,或许题也更容易了一点儿,我可能就考了98分。这个98分是我尽力而为、不留遗憾的,那这个98分就是我这时的“至善”。
同样的话,人和人也不一样。有的人学习天赋非常好,条件也好,基础也好。这个“至善”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这样,我们就不必要纠结。我们的“至善”,只是我们自己的“至善”,只需要和我们自己比,而不需要和别人比。第二个角度,就是说这个“止于至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即便我们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随着时间的不同、地点的不同、条件的不同,我们“至善”的标准,也可以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能够将“至善”理解为相对的、动态的,那么“至善”就不仅仅是圣人能够达到的境界,而是我们每个人只要愿意去努力,每时每刻,都能达到“止于至善”的状态,都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