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完全解读 教材完全解读真的差
大家都知道今年高一开学后会使用新教材,可是,教材“新”在哪里、“难”在哪里、“变”在哪里,相信很多人还是不甚了解。
所以,特意邀请了新高考政策专家-超校,接下来会为大家详细解读九个科目教材的变化,让你准确了解学习方向!
教材编写 · 体例
高中语文新教材全套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
必修教材每册 8 个单元,覆盖 7 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 4 个单元,覆盖 6 个学习任务群。另外,教材设计了 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版块。
28 个单元中,22 个单元以课文为核心构建,基本栏目包括单元导语、选文、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选择性必修教材称为“单元研习任务”)。
单元导语:说明单元人文主题、选文情况、核心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
学习提示:重在激发阅读兴趣,提示学习重难点,提供阅读方法和策略;
单元学习(研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体验性和探究性实践活动,综合提升语文素养。教材将写作任务融入单元学习任务中,读写结合,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读什么写什么,解决读写分离的问题。
教材还有 2 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 4 个活动类单元。这些单元以一体化设计的学习任务为核心,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或实践活动的开展。
新旧教材 · 变化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旧教材的当代文学部分红色经典比重不足,而新教材当代文学部分共有四篇,两篇是五六十年代的,两篇是新时期的,相对比较平衡。
入选的两篇新时期文学相对比较积极正面的,此外,大大增强了毛主席作品在教材当中的地位。把旧教材当中的《沁园春·长沙》由自读课文改为教师重点讲读的课文,新教材又恢复了90年代以前一直被选入教材的《反对党八股》一课,而且这一课同样是作为教师重点讲读的课文,从而明确了毛泽东主席写作观念对于现代白话文的重要意义。
三、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重视整合与实践
旧教材是以单篇教学和课时来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即一篇文章,主要以老师的讲述为主,听说读写的训练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每一课都学得比较精细,知识点、能力点很突出;但缺点是分析、讲解、刷题练习太多,学生自主性学习太少、读书太少。
新教材以主题、内容或写法聚合,打破文体限制,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
它是根据任务来设课文,以前一篇一课,现在依然有一篇一课,但更多的是两篇、三篇一课。现在以组来划分学习的教学方式,叫全文教学。在新教材中,单篇教学和全文教学是并存的。教学重点就会有精度、略读之分,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写作教学相对独立
新教材在任务后边以补充材料的形式附有简要的写作指导,供学生自主阅读。重点关注文类的写作,以复杂记叙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为主,适当穿插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创作和综述、演讲词、文学点评等实用性文本的写作。
此外,教材还在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中融入了一些小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所得,撰写赏读礼记、评点文字、作品推荐书、视频制价脚本、故事梗概、短论、读后感、随笔,制作学习卡片,编制人物关系图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