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灵泉有点田 农妇灵泉有点田免费
导语
深秋来临,采摘红菜薹、收集桂花蜜,古人的理想“农妇、山泉、有点田”,已成为不少现代人崇尚的生活方式。
泗浪泉
这里是进德镇,泗浪村,泗浪屯……,村里大多聚族而居,多数人家姓韦。村前环绕的小溪,像是一条青罗带,能将人们缥缈的思绪带向远方,唤醒心底神秘的向往。村子依偎着一座山,这山与村前的小河一样,没有名字。村人们笼统的把它们称作山或河。
村后有一道山崖,山崖底下有一条被一张张赤脚夯实了的小径,崎岖而坎坷,踩着这条小径走百米左右,穿过竹林就到了村中的山泉。山泉的面积很小,可水源充足,不管全村人怎么用水,那泉水都会潺潺地往外流,流到山泉下面的小溪里去,带着轻柔和甘甜,滋润着村民。看着不断流出的泉水,想起了习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从泉口进入山洞,里面别有洞天
洞中石壁上凝结的小水珠
泉水清澈透明
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有的挎着篮子,有的背着筐,还有的挑着担子,里面装满了衣物。家里有小孩子的,把小孩子也带去玩耍。来到泉口,大家把所有的负累都卸下来,轻轻地伸个懒腰,就像卸下了千钧重担,全身都轻松起来。沿着小溪,找到自己满意的地方坐下来,脱了鞋,卷起裤腿,把双脚放在水里,开始洗衣物。
妇女们一边洗衣服,一边东家长西家短地聊着,大一点儿的孩子便约了小伙伴,顺着小溪往上去找乐子。小溪的水很浅,最深的地方也只能到八九岁孩子的心口窝。大家就在这样的地方游泳,比一比谁憋气的时间长,练一练狗刨式的游泳,根本不用担心淹到。七八个孩子在水里闹,水珠蹿起老高,有一次甚至因此看见了彩虹。
村中老汉韦庆来家就住在村口,家中儿女都在城里务工,一辈子的庄稼汉让他无法割舍村里的那山、那狗、那口泗浪泉。老韦跟小编说,现在生活富裕了,也不缺那口饭吃,孩子们想接他到市里住楼房,他住不惯。“城里的房子,进小区都要刷卡,隔壁邻舍一个也不认识,在村里,只要小黄狗叫唤,就知道来人了,你看现在城里人都往农村跑,我们村这口泉将来也是个旅游旺口咧!”
【来源:微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