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大字报 一张大字报原文

时间:2023-04-29 07:5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0 评论:0

从这一节开始青年篇。

1911年暑假以后,毛泽东得到东山学堂一个老师的介绍信,被推荐到位于湖南长沙的湘乡中学就读。

至于离开东山小学堂的原因,分析起来应该有两个。从年龄上来说,在这一年毛已经十八岁了,他的特立独行的性格和卓然于众人的才情让师生都觉得他还留在东山学堂实在有点龙游浅水,也因此能够得到学堂里老师的看重和推荐;另外在迪克?威尔逊的传记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毛泽东自幼熟读《三国演义》,在东山学堂里毛泽东就是讲授这些传奇故事的权威,对于小说里人物形象的是非曲直的评价往往引起热烈的争论,偏偏毛泽东又不能容忍人们对它表示非议。历史教员告诉他,这本书里的故事很多是历史事实的演绎,但是也不能代表历史。毛泽东在激烈争辩后不承认这一点,虽然跑到校长那儿寻求支持,但校长也是支持历史教员的观点。这个故事表明,毛泽东可能从这个时候开始理解了拓展自身视野和知识面的必要性,不能够再困囿于一个小山村,这是促使毛泽东离开东山学堂前往长沙就读的原因。

湘乡中学就读时照片

毛后来回忆,当他们看见“喧闹的城市,街上拥挤的人流”,他感到说不出的激动。也出乎毛泽东的意料,他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顺利地被湘乡中学录取了。

1911年夏天,正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1.10.10)的前夜,长沙城里也有一股革命思潮的急流在涌动。毛泽东见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报纸《民立报》,它是革命的喉舌,刊载着关于反清起义革命运动前夕各种政治活动的报道。毛泽东大受鼓舞,他后来回忆说:“我激动之余,写了一篇文章贴在湘乡中学的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毛在贴出的第一张大字报里,提议孙中山当共和国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后来毛自己承认说:“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

无疑,辛亥革命的思潮给了毛泽东思想的启蒙。毛到长沙不久,武汉爆发了推翻满清统治实现共和的武昌起义,起义代表来到湘乡中学演讲,激励年轻人去参加革命军,街上有大兵拿着大刀追赶留着长辫子的市民,要求割掉这个满清鞑虏的标志,反满情绪在学生中不断的发酵。一群爱国者在湘乡中学相约把辫子割掉,以表示藐视帝制。

剧照:相约剪辫子

毛泽东现在桌子上演讲鼓动大家:“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政府要用外国人的钱在我们湖南修铁路,出卖国家利益,长沙人开始剪辫子,反对清王朝,我们是湖南的子弟,是不是也应该剪掉?”同学们心血来潮:“对,全部剪掉。”还有的同学说:“毛泽东要是敢剪辫子,我们就跟着剪。”毛泽东十分激动,对同学们说:“好,那就先从我开始。”胡崇诚接着说:“我来做第二个。”

毛泽东和胡崇城剪掉了辫子,但其他人最后都不守信用,没有剪辫子。

毛后来回忆说:“我的朋友和我就出其不意强剪他们的辫子,总共有十几个人成了我们剪刀下的牺牲品。”

胡崇城

湖南的革命形势一波三折,湖南领导反清革命的都督焦达峰被暗杀后暴尸街头,革命和反革命力量处于拉锯之中。

毛泽东强剪同学同学长辫子的行为引起轩然大波,湘乡中学校长要开除毛的学籍。校长问:“你为什么要剪掉同学们的辫子。”毛泽东说:“讲卫生,反封建。”校长十分生气地说:“同学们的辫子,你们有什么权力剪掉?如果我管不住你,就把你的父母叫来。”毛泽东一听要叫家长,更加生气了,他说:“我们都崇敬孙中山先生,他说一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同学们应该跟着潮流走,剪掉辫子不好吗?”胡崇诚也说:“辫子是清王朝逼着我们留的,剪了就是不当奴隶。”校长“啪”的一声一拍桌子说:“什么反封建,我看你是反政府。”毛泽东摇摇头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是同学们都答应了的。”

革命的潮流不可阻挡,虽说校长要开除毛泽东,但在当时社会形势下,校长也不能挡住“反封建”“驱除鞑虏”的民众呼声。在众多师生声援支持下,这个事件以毛泽东被“记大过”落下帷幕。

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民众呼声,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是毛泽东在第一次主导社会斗争中获胜的关键,这是毛泽东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小试牛刀挥出的第一刀,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涯。

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毛泽东思想闪金光?致敬伟大领袖毛主席?我在搜索搞创作?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