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英雄 十大抗日少年英雄
坐落在吕梁山下、汾河岸畔的文水县云周西村,是一个有着1000多口人的平川村。1932年10月,刘胡兰出生在当地一户农民家庭。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的抗日队伍来到文水开展抗日救亡。1938年,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在全县实行了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当时,刘胡兰家对面是中共地下党的一个“敌工站”,少年刘胡兰经常去听抗日故事,学唱抗日歌曲。抗日民主政府办起抗日小学后,刘胡兰也有了上学的机会。19岁的共产党员、文水县县长顾永田带领游击队成功伏击日本兵,还到云周西村宣传抗日,是刘胡兰心目中的“英雄”。
抗战期间,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等群众为八路军运送物资。敌人炮火来袭,有人扔下物资就跑了,刘景谦却躲在树坑里,等敌人走了,再绕上山,总要把物资安全送达。刘胡兰继母胡文秀曾是娘家南胡家堡村妇救会委员,嫁过来后经常利用纺线的机会教刘胡兰识字,给刘胡兰讲进步道理。
“在革命氛围和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刘胡兰很快成长起来,并且早早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1941年,云周西村一村民为八路军传送情报时惨遭敌人杀害。不久,顾永田也不幸牺牲。噩耗传来,刘胡兰对同村好友、陈湘平的二姑陈玉兰说:“这两人死得真‘钢骨’,我要是死,也是这样去死!”
1942年,文水平川第一支儿童团在云周西村成立,10岁的刘胡兰担任了儿童团团长。她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革命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
回村后,刘胡兰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了疯狂地进攻,“白色恐怖”笼罩文水。组织上计划把一些身份暴露、不便于隐蔽的干部分批转移上山,刘胡兰也名列其中。但她却主动提出:“我要求上级把我留在平川,我人熟地熟,能够坚持。”县委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了刘胡兰留在平川继续坚持战斗的申请。
严峻的革命形势下,刘胡兰和许多同志随时都有被抓捕的危险。当时正值冬天,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转移,经常是昼伏夜出。刺骨的寒风和艰辛的夜路给行动增添了更多不便,有时候找不到藏身的地方,就只能躲在墓穴之中。重重困难也锻炼了刘胡兰钢铁般的决心和意志,积极奔走在各个村庄,把上级指示、标语以及传单等传递到各村的地下党组织,并配合二区队员处决了作恶多端的伪村长石佩怀。然而,没料到处决石佩怀引起了反动派极大的恐慌和仇恨,敌人谋划了疯狂的报复行动,刘胡兰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
1947年1月11日深夜,刘胡兰接到上级通知,要她离开云周西村,由组织派人接她上山。可是,第二天拂晓,刘胡兰还没来得及动身,盘踞大象镇的敌军约一百余人,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一挺挺机枪封锁了村庄的各个路口,护村堰上布满了哨兵,敌军押解着两名革命群众来到村南的观音庙。敌军特派员、“大胡子”张全宝命令敲锣,召集全村群众到庙前开会,一家只准留一人,留下两个的就按“私通八路”论处。听到锣声,刘胡兰和全家人都意识到敌人这次突然袭击的严重性。
此时,刘胡兰奶奶劝她躲起来,为了不连累更多乡亲,刘胡兰放弃了躲藏机会,随着人群向观音庙走去。庙前的场地上,已经站满了被敌人逼来开会的人们,还有敌人已经抓捕的其他四名革命群众。敌人中已经有人认出了刘胡兰,威胁利诱她去“自白”。刘胡兰轻蔑的瞪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她悄悄从手指上卸下指环,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帕,又从另一个衣袋里摸出一个空万金油盒,郑重地交给了妈妈。
观音庙前,机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人群,三口锋利的铡刀也被抬了过来。敌人扑进人群,把刘胡兰抓进庙里,开始审讯。无论敌人怎样威逼利诱,审讯一无所获,气急败坏的敌人开始了残忍地屠杀。六位革命群众先后被敌人用铡刀残害,面对这惨烈的一幕,乡亲们已经不忍再抬头,有的闭上了眼睛,有的背过脸低声哭泣,恐惧、愤怒和仇恨在阴冷的空气中膨胀着、蔓延着。
浸满鲜血的铡刀旁,只剩下了刘胡兰一个人。敌特派员张全宝说:“现在轮到你了!你要死还是要活?只要你说一句话,就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当共产党!就这一句,我立马放你回去!”面对敌人的威胁,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说吧,我咋个死法。”
刘胡兰一面怒斥着敌人,一面安慰着自己的亲人,她深情地望着人群中的父亲母亲、妹妹,还有她的战友和乡亲们,昂首挺胸,迈过战友的遗体,从容地走向了还在淌血的铡刀。当时匪徒可能看着刘胡兰年龄小,在她脖子上放了一些谷草,想减轻铡刀铡下去的痛苦,但是宁死不屈的刘胡兰,拿起谷草就扔到了一边。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篇章。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刘胡兰就义十周年后,在她的家乡山西省文水县建起了一座刘胡兰纪念馆,成为一个寄托哀思、缅怀烈士的重要场所。当年的云周西村如今已改称“胡兰镇”。
英雄已去,精神永存。(综合新华网、黄河新闻网)
文字编辑:张旭
海报设计:高虹
来源: 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