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死后许广平改嫁
新派人物鲁迅由于孝道的缘故,在母亲的安排下,与不识字的缠足女子朱安结为夫妇,这使他因为不能懂得爱而痛苦,直到43岁时,遇到许广平,才享受到了家庭所给予的幸福生活。那么,有个问题,鲁迅真的爱许广平吗?
(朱安旧照)
一、朱安:三从四德的旧式女子。
对于朱安,鲁迅曾提过要求,要她放足,上学堂。
朱安的家境在绍兴还算殷实,若是去读书,也不是很难的事。
可是朱安毕竟是旧式人家里严格管束出来的,三从四德的思想,对她有着极深的影响,再加上她柔顺,事事听任长辈安排。因此她没同意鲁迅的要求,毕竟鲁迅提的这两个要求,在当时来说都是离经叛道,她不敢也不想为之抗争。
到嫁人那天,朱安想到鲁迅曾经提的要求,想到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心里不免惴惴。
为了取悦鲁迅,朱安故意穿了双不合尺寸的绣鞋。
由于脚太小,还在鞋子里面塞了不少棉花。
然而,许是心慌,在下花轿的时候,鞋子滑脱了脚,露出一只缠得相当精致的三寸金莲来。
尴尬的她看到鲁迅本就木然的脸上,掠过一丝厌憎,她就知道,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了。
(许广平旧照)
二、许广平:大家族的女斗士。
许广平出身于显贵的大家族。她家族中出仕者众多。特别是祖父不光是封疆大吏,还因才能卓著,被慈禧收为干儿子,甚至得到可以在宫中骑马的特权。
生活在这样庞大显赫的家族中,许广平没能被驯化成大家闺秀,反而成了极具反抗精神的斗士。
许广平看到家族中的男孩子可以读书,她亦要读。
然而做女学生不被世俗所接受,因此一直得不到家长的同意。
许广平是个顽强的人,最终通过种种努力,争取到了和男孩子一样进学堂读书的机会。当然,缠足一事,更是不可能了。
许广平有一段“碰杯为婚”的娃娃亲,这是她生下来才3天时,父亲在外面醉酒后,给她订的婚约。
对方是乡里的劣绅,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及不上她家,且还横行乡里,恶名远扬。
许广平在懂事后,便极力反对这桩婚事。
久而久之,家人也认为这桩婚事不合适,最后就连她父亲也动摇了。可是碍于读书人的脸面,始终不好意思退婚。
后来对方数次赶到省城来,催促完婚。
许广平的父亲不知如何应对,只得避而不见。
对方撕破脸告了官,惊动了官府来催婚。
最后,还是在哥哥的斡旋下,才算退了这门婚事。
然而,对方仍心有不甘,在许广平在天津求学时,还辗转打听到她的地址,给她写信,逼她成亲。结果遭到许广平的不客气地回绝。
(鲁迅旧照)
三、鲁迅:对家庭的渴望。
鲁迅在43岁之前,曾有过对家庭的渴望。
他希望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所以,他把绍兴的老宅给卖掉,又欣然在北京八道湾买了一处大的四合院。
他想办法把二弟周作人的工作调到北京来,又安排了好的大学,给三弟周建人去读书。
八道湾的大宅子里,住着鲁迅的母亲,周作人一家,周建人,还有朱安和他。
一个锅里吃饭,一处生活,母慈子孝,兄友恭弟恭,这对漂泊多年的鲁迅而言,是多么美好啊。
可惜,兄弟的反目,最终让鲁迅的美梦破灭了。他只得另觅宅子搬出去。随他去的,除了母亲还有有名无实的妻子朱安。
在新的家里,朱安看他在寒冬腊月都不穿棉裤,便好心地为他做了一条。怕他不要,故意塞在他的衣服中。结果被他发现,扔了出来。
鲁迅的决绝,是绝不向旧式婚姻妥协的行径,为此,很多年在冬天都不穿棉裤,以至于他的朋友们猜测,他之所以如此,大抵是为了抑制欲望吧。
四、许广平:离经叛道的示爱。
许广平很会读书,也很有主见。她25岁时读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略》,便闻字如见人,倾心不已。
1923年,鲁迅受邀到北京女子师大讲学,许广平有幸做了他的学生。对他的博学多才,愈发敬仰。
一年后,克制不住对鲁迅的仰慕,许广平给他写了第一封信。很快,她便收到了鲁迅的回信。
许广平和鲁迅在信中无话不谈,二人亦师亦友,讨论人生和社会问题,亦有生活上的碎碎念。
起先,许广平称鲁迅为“鲁迅师”,而鲁迅称许广平为“广平兄”。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人的信函也越来越频繁,称呼亦变成“嫩弟”和“姑哥”,“小刺猬”和“小白象”。信中言语虽不乏调侃风趣,但情意也在一来一往中,日渐亲密。
对于许广平的爱慕,鲁迅始终是迟疑的,克制的。他一想到朱安,便失了对爱的勇气,唯恐辱没了许广平对他的深情厚意。
倒是许广平,一向与世俗抗争,从未有过畏惧。
她一再向鲁迅表明,两个人生活,本就不应受旧礼教的约束,也不该被世俗束缚。同时,许广平还公开在报刊上发表了她对鲁迅的爱慕,表示“不畏惧人间冷暖,压迫”,愿意与鲁迅携手并进,“向爱的方向疾驰”。
(鲁迅和许广平)
?五、鲁迅和许广平:有情人终成眷属。
许广平离经叛道的行径,是她一向具有的作风。这非常符合鲁迅心中,对新式女子的期望。
因此,鲁迅视许广平为瑰宝,甘心被她俘虏。并向她坦言:你战胜了,从此我只爱你一个人。
那一年,鲁迅45岁,许广平27岁。
同居的消息传出后,鲁迅和许广平果然招致社会上的许多非议和指责。没有人承认许广平的合法性,就连鲁迅的弟弟也公开表示,他们只承认朱安是周家的大嫂。
对于人们的责难,鲁迅和许广平没有解释。只是将他们多年交往的书信整理成书,编成了《两地书》,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爱情。
1929年9月,许广平生了儿子周海婴。
早在许广平临产住院时,鲁迅便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医院里尽心尽力地守着她。待她产下儿子周海婴后,一向不懂得操持生活的鲁迅,对她照顾得颇为仔细。待许广平回家后,发现鲁迅出于对婴儿照料的考虑,把家里的家具,全都重新归整了一遍。
有人劝鲁迅请个保姆来照料孩子。但鲁迅担心保姆不够细心,便舍下工作,和许广平一同照料。为了能照料好孩子,鲁迅还读了不少育儿大全,待洗浴和哺乳时,便都照本宣科。结果适得其反,反而让孩子生了病。无奈之下,鲁迅才请了专业的保姆来帮助照料孩子。
此后,为了让鲁迅安于事业,许广平承担了家里的一应大小事务。
在忙碌之余,许广平曾给鲁迅织过一件毛背心。
鲁迅穿在身上很合身,他很高兴地说:真暖和,冬天的棉袄可以省了。
其实,鲁迅爱不爱许广平,从他对朱安和许广平的态度,就能一目了然。所幸爱和被爱是相对的,最终,鲁迅因为遇到许广平,享受了10年家庭之爱。
至于到了冬天时,想必鲁迅应该是穿上棉裤了吧。
(参考史料:《鲁迅回忆录》《两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