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技师学院 邢台技师学院官网招生
文/《职业》记者杨生文 通讯员孔庆利
让我们先来看看邢台技师学院2016年战报:
2016年,邢台技师学院技工教育学制生15542人,其中总院12542人,威县分院3000人(除艺术类专业,100%高技能人才);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合作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位)在校生2600人;技师培训600人;职业技能培训11210人,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20860人;汽车技术培训3125人,考试21000人;社会化考试15万人。
这些数字表明,邢台技师学院是中国技工院校中的一艘航母。
局外人可能说,我们对这些枯燥的数字没有概念。
好吧!除了这些枯燥的数字之外,邢台技师学院还有很多“第一”:意在成为中国技工教育“常春藤”联盟的中国第一个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在这里诞生;占地1000多亩的中国技工教育第一个产城教园区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个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集团在这里诞生;中国技工教育第一个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在这里诞生;中国技工教育第一个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在这里诞生;中国技工院校第一个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理论奖的院长在这里诞生……
其实,他们还有很多“第一”,不在这里一一列出。
用院长荀凤元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这里是中国职业能力建设司的一块改革创新转型发展试验田!”
没有地域优势,没有产业优势,没有资金优势,没有政策优势,邢台技师学院靠什么成为中国技工院校中的一艘航母?邢台奇迹是如何创造的?邢台技师学院为什么能?
带着这些疑问,《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智库专家、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邢台技师学院院长荀凤元。
邢台技师学院院长荀凤元
《职业》一问:贵院从10年前30亩的面积、80名教师、400名学生的河北省最差的小技校,发展成为1150名教职工、近2万名在校生、年培训量15万人次的综合性大型技工院校,靠的是什么?
荀凤元:一靠创业。邢台技师学院于2006年6月16日挂牌成立,走过了十年征程。可以说是,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奋斗不息。回望学院走过的十年征程,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从一个当时占地30亩、80名教师、400名学生的小技工学校,发展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之一。学院在河北省2016年精品学校建设项目评审中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和人社系统排位第一名;在河北省政府与北京市政府签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被明确为打造河北省职业教育“清华、北大”的唯一一所职业院校;学院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国家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单位;被人社部树为全国技工院校创新发展典型和中西部地区技工院校发展的旗帜;被中华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七部委代表国务院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成为全省、全国技工教育的知名品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院教职员工艰苦创业的结果,是全院教职员工无私奉献的结果。
二靠创新。十年来,作为人社部改革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坚持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实践发展理论,全面理解和践行技工教育发展理论的精髓——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按照政府要求和市场需要改革调整办学职能,毅然确立了“符合政府要求、满足企业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市场化办学理念。以创新办学模式,打造新型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为目标,按照邢台经济发展规划,围绕新兴产业开发专业,围绕优势产业打造骨干专业,围绕骨干专业建设专业群,围绕世赛项目发展精品专业,按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与产业接轨,与国际接轨。目前学院已开设50多个专业,涵盖了国际重卡汽车工艺、电动汽车、轨道交通、3D技术、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烹饪、美容美发、模具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控制、商务软件、木工、平面设计、网络布线等各类高端项目,建立起了9个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共建了电器维修、电商、市场营销等3个创业孵化实训室,建设了工业控制和商务软件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建设了木工、家具制造世赛国家集训基地。邢台技师学院基地选手李金豪和路丛瑜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工业控制和商务软件两个项目上双双取得优胜奖,填补了河北省建设世赛全国集训基地、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强手同台竞技的空白。
三靠服务。十年来,邢台技师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职能聚焦于为当地政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推进就业创业服务,运作好“学校与政府的一体化、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与产业和企业的一体化”,努力做到为政府担当,为社会做事,为发展出力。学院按照企业要求和就业需要全面进行基础课改,突出立德树人和职业技能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国学文化、企业文化作为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引进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和7S管理,使学生管理过程最大程度企业化,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特别是借助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和全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4个国家级平台优势,实施“双引工程”,加快产教深度融合,2014年12月学院与北京亦庄、天津滨海新区建立了人才战略合作关系。2015年又与顺义开发区、北京高端制造基地、天津西青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京津冀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四靠人才。邢台虽然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但十年来,学院面向全国自主选聘引进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200多名,培养“一体化”教师达到400多人。学院持续推进教职工转型发展,实施全员教师岗位制度及大力度、常态化的全员培训,促使教职工掌握信息化、一体化等现代教学手段。先后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工程,形成了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校园信息化建设达到了全国技工院校最高水平。依靠双高人才和信息化水平占据全国技工院校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学院广大教职员工在“和谐、敬业、高效、创新”的学院精神指引下,鼓足干劲、凝心聚力,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校风纯正,学风严谨,质量攀升,特色鲜明,创造了辉煌业绩,书写了技工教育的瑰丽篇章,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为邢台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事业做出了突出业绩。
《职业》二问:“十二五”期间,贵院取得了飞速发展。最近,人社部出台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您如何让学校在“十三五”期间也能够飞速发展?
荀凤元:过去的十年,我们在人社部、河北省人社厅和邢台市委、市政府超常规的大力支持下,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技工院校创新发展道路。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们按照人社部、省人社厅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邢台市“十三五”产业规划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瞄准邢台先进制造业第一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推进技工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学院与政府、与经济、与产业、与企业的一体化进程,以增强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作为创新转型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做好“一件事”,发挥好“三个作用”。“一件事”,就是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利用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引导和推动市本级的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三个作用”,一是邢台技师学院要率先完成转型发展,对邢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为邢台“十三五”先进制造主导产业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三是在全国保持发展先进性和发展优势,对全国技工院校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职业》三问:最近某精英人士发言鄙视技工学校,“招生无渠道,入学无门槛,在校无身份,毕业无待遇”,但贵校不仅去年招生8000多人,还牵头制订了邢台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可谓是“有为又有位”。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荀凤元:我想,是因为一直坚持“高端引领”。这与《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坚持高端培养特色”一脉相承。
我们按照京津产业转移和邢台市先进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立足高端,着眼于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调整重组了13个专业群共53个专业,增设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3D智能制造和国际重卡技术等高端专业,开设了软件、电商、物流、烹饪等服务型专业,与邢台市“十三五”产业完成了专业和技能人才培养对接。
一是强化技能竞赛功能,打造技能竞赛硬实力。学院专门设立国际合作与技能竞赛管理机构,建立技能竞赛机制,坚持各专业一月一小赛,一季一大赛,一年一届技能竞赛节,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管、以赛促改”。投资5000多万元改造竞赛楼,实行世界技能大赛、国赛、省赛、市赛项目分级集中管理,每个项目每年招收一至两个世赛班,形成梯队建设。目前,已启动工业控制、商务软件、木工、细木工、家具制作、平面设计、美发、CAD工业设计、网络布线、电气装置、汽车喷漆、车身修理、数控车、数控铣、工业机器人、国际重卡技术等15个重点竞赛项目。其中,建设商务软件、木工、家具制作3个项目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建设10个世赛项目河北省集训基地。在2016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省选拔赛上,获得10个项目全省冠军,有69名选手进入河北省集训队;在全国选拔赛上获得商务软件、木工、家具制作3个项目全国冠军,共有6个项目13名选手冲进国家集训队,占河北省职业院校进入国家集训队选手人数的90%以上。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推进世赛成果转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15个世赛项目为依托,组建各专业世赛班,按照世赛项目要求组织教学。各系成立世赛成果应用推广课题组,加快世赛成果转化,推进教学和技能标准与国际接轨。
二是实施专业拓展计划,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根据邢台市主导产业,建设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国际重卡技术、电商、物流等骨干专业;立足全国高端和世赛项目建设商务软件、电气自动化、木工等一批精品专业,使专业开发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三是通过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快产教深度融合。2016年以来,学院8个系部分别建立大师工作室,确定并引进了包括“全国技术能手”郝海大师在内的9位行业、企业技能大师,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在技能攻关、带徒传艺、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弘扬工匠精神,探索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实现高技能人才校企双制培养模式。
《职业》四问:建设产城教园区和组建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集团是贵院近期改革创新的又一亮点。进行这样技工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荀凤元:现在,技工教育的改革,就像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社部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鼓励探索集团化办学、校企股份制合作、自主经营生产、租赁承包、前厂后校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我们按照供给侧改革思路,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运作和指导下,积极实践赵克志书记提出的产城教结合经济发展模式,推进技工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产城教园区,以产城教园区为载体,为产业导入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和市场资本,推动产业、技能与资本融合,“以教引产、以产促城、产城教结合”,打造京津冀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创新技工教育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据市委、市政度高校发展工作座谈会精神,经市政府批准正在组建邢台技师学院产教集团。按照供给侧改革思路,产业发展技能人才培养先行,创新“以教引产、以产促城、产城教融合”发展模式,探索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规划建设占地4000亩的皇寺产教城园区,其中,先进制造业产教园2300亩,现代服务业产教园1700亩。计划首批引进的在谈项目,主要有中华职教社黄炎培职业教育研修学院、中科院国科控股联想学院、京东技能人才培训研修院、德国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中国职业技能培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团研发生产实体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高端职业培训项目。
同时,我们还组建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集团,提升技工教育的产业化水平。经邢台市政府批准,正在与邢台顺德集团合作组建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集团。盘活技师学院现有资产,运作集团上市,增强后续发展融资能力。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集团运作到位后,不仅可以消化原有建设债务,解决产教融合发展资金,而且还能扶持其他职业院校产业发展。
《职业》五问:最近,贵院成立威县分院的院长聘任仪式刚刚结束,听说您的胃口还不止如此,还把手伸到了一些地方的职业院校,要兼并和托管更多的学校,您到底有多大的胃口?
荀凤元:邢台技师学院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针对京津产业转移集聚区县市不具备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力的突出矛盾,经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人才部门批准,采取兼并、联合、托管等形式,吸纳建设京津产业园区的县市职业院校组建邢台市高技能人才培养集团,按照人社部支持技师学院设立分院(分校)的意见,设置县市分院。兼并规划建设北京顺义产业园的威县原县职教中心,设立了邢台技师学院威县分院。
邢台市高技能人才培养集团是依托邢台技师学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组建的邢台市职业教育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联合体,标志着邢台市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向集团化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目前,威县分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360亩,规划设计全日制技工教育学制生培养规模6000人,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其他4个县市正在由市委组织部人才部门帮助协调运作,计划在2017年底前完成京津产业转移集聚区职业学校的兼并联合,加入高技能人才培养集团。邢台市高技能人才培养集团邢台技师学院威县分院的成立,必将对整合京津产业转移集聚区县市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资源,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水平发挥重大作用。
《职业》六问:刚才与您的对话中发现,您非常注重战略布局,注重硬实力建设,是这样吗?
荀凤元:不仅仅是这样。近几年来,我们也非常注重软实力建设。
2014年人社部96号文件出台,标志着我国技工院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内涵建设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我院目前拥有1150名教职工、15542名技工学制生,如此大规模的院校,如何才能让老师们满意、让家长们放心、让孩子们开心呢?
措施之一,提倡“高高兴兴做事,快快乐乐生活”,为教职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是实施技工院校教职工全教师岗位制度。干部提拔、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向教师岗位倾斜,形成“小行政、大教学”的职工队伍结构;二是实施大力度、常态化的全员培训。开展行政人员执教能力专项培训、专业教师提升专项培训、新增专业教师转型专项培训、一体化教师专项培训、世赛项目成果转化研修专项培训、大师工作室“教师学徒制”专项培训;三是让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企业挂职培训;四是引进当地最高水平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建立专家型中层干部队伍,让高技能人才领办产教结合项目和一体化工作站,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一体化教师培养上的带动和孵化作用;五是贯通班主任发展通道,提高班主任待遇,建设高水平班主任队伍。
措施之二,推广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工匠精神”。我们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立足学院自身校园精神与校训的传承,根据时代经济发展要求,融入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与国学传统文化的民族智宝的学习,打造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逐渐具备与企业员工相通的价值观与职业素养。国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学院与邢台滨河集团首创校企联手文化合作,依托邢台滨河集团成熟完善的国学文化教育传播体系,共建邢台市国学基地,这一举措是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有益尝试,更是校企共推中华传统文化、服务社会和谐文明的良好典范。此外,以国学、汉服等社团为载体,在校园内经常性地开展“唱、读、讲、观、诵、写、画、演”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加主题活动中感悟国学的魅力,接受国学教育。
措施之三,推广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经过我院6年以来的艰苦探索,各级部门密切配合,各系部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与企业深度融合,逐渐摸索出适合邢台技师学院发展的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即7S管理理念(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7S管理可以创造和谐、高效、快乐的校园整体环境,通过7S管理,清朗明洁的教室,舒适整洁的宿舍,秩序井然的实训室,无不展现出优秀的技工院校应有的校园形象。整洁的物品摆放,严谨的学习方式,可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有序的用品管理,规范的信息系统,养成做事认真、学习有序的习惯,保证了学习质量;材料严格管理、设备定期保养、通道通畅,减少了学习浪费;良好的环境可以避免或防止意外的发生,舒适的现场使人心情舒畅,精神集中,保证学习安全;树立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观念,养成自律的学习习惯,形成团队合作、追求卓越的精神,提高自身职业素养;通过“7S”管理,革除各个环节的马虎之心,克服小事不为、大事不能为之弊,改善学院内、外硬环境,打造学院品牌形象软实力。
《职业》七问:没有地域优势,没有产业优势,没有资金优势,没有政策优势,邢台技师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荀凤元:我们能够成为中国技工院校中的一艘航母,核心的竞争力是打造一支热爱技工教育的人才队伍。
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四项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以高技能人才为主体的教师队伍。一是顶尖专业人才培养工程。遴选有培养前途的高学历年轻专业教师,公费选送到国外、国内一流专业培训机构或企业培养研修,使其达到本专业的国家同类院校先进水平;二是双高人才培养工程。推行高级职称+高技能培养模式,要求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要通过技能培训对应达到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技能操作水平;三是一体化教师培养工程。实行一体化教师认定制度和一体化教师绩效工资定额补贴制度,开展一体化教师培训,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四是行政岗位人员技能化培养工程。队在党政群管理岗位上的非专业教师,进行技能操作培训,必须达到高级工以上技能水平。培养一支高技能人才教师队伍,以适应技工院校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的职能要求,为实现技师学院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八问:贵校是技工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您还获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理论奖,您靠哪些理论和实践创新获此殊荣?
荀凤元:作为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试验田,这些年我们做了不少的探索,为“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技工教育理论核心提供了科学的实践依据;推进了工学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改革、企业通用职业素养改革、企业化学生管理改革,建立了“准员工培养体系”;探索和初步建立了技工院校现代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技工学制教育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体,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以就业为核心,校企合作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办学以产教融合项目为载体,一体化教学以校企双制为基础。我认为这也应该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条重要的内涵提升道路。
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一是中国高学(学历)低能(技能)的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还能走多远?二是为什么大部分技能人才有学历、改行后才能成才?三是为什么“8级工”与厂长、县长同样待遇、荣耀的现象消失了?我认为,现代职业教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教导,回归职业教育初心:中国职业教育创办之初,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目的有三,即“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初心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进就业创业,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现代先进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产业发展技能人才先行的供给侧改革思想先机,以产教融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引领,以校企合作紧密度、专业与产业结合度、对产业的支撑力、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的评价标准。职业教育依产业而生,要服务产业,“来之产业、去之产业”,而不是“来之教育去之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以产业为基石的现代职业教育,远离以教育为基础的传统职业教育。
所以,我们要什么都不靠、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怕,沿着人社部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