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方法论
【编者按】本文经作者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懋仁教授授权“昆仑策研究院”搜索号原创发布,以供研究参考。
前不久,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互动的时候,学生中有人提出了关于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其实,在此之前,我也没有专门思考过方法论的问题。后来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发现有的回答就与几十年前的哲学教科书一样,回答这个问题总有点大而无当,让人不得要领。
比如,有的就说,世界观是关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的回答,而方法论则是我们对这个世界要怎么办的问题。这样的回答对头吗? 在我看来,这种糊弄小孩子的回答,基本上是无法成立的。中国古代讲“格物致知”,意思就是,要想获得正确的认知,就是要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归纳。没有观察和归纳,就无法得到真知。而观察和归纳本身就存在着方法论的问题。简单地说,所谓世界观与方法论基本就是一体的,根本就无法截然分开。而且,在我看来,在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无需对此做出什么严格的区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最初的认知就是最简单的观察。然而我们后来知道,观察到的东西只是现象,而认知如果停留在现象阶段,并不是对世界真正的完整和准确的认识。我们必须要从对现象的认识进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个过程离不开方法论。我们是怎么从现象进入到本质的?
从对现象的认识到对本质的认识,单凭观察是做不到的。反复多次的观察还是停留在现象界,无法进入到本质领域。这个过程离不开一个最重要的阶段,那就是实践阶段。所谓“格物”不过是实践阶段中的一个短暂的环节,而且是在实践过程中仅存的一个短暂的环节。格物后所产生的知也还是一个比较肤浅的和表面的,还需要不断地向深处挖掘,从肤浅的表象进入到事物内在的本质。在实践的过程中,还离不开人们对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表象认识的多次思考。这种多次反复的思考可以称为反思。这里想说一下,我们现在把对工作中的某种反省或者检讨称为反思,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反思不等于反省。反思相当于多次反复地思考,而且这个思考是不断向下深入。反思包括对一阶事物现象的思考,然后就是对这个思考的再思考,即产生一种二阶的思考。然后就这样无限地或者有限地把这种思考不断深入下去,从而形成对一种更为高阶的思维结果。这样的思考才能被称为反思。反思也可以理解为自反地思考。
这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用毛主席的话说,这是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从客观物质世界上升到理论,或者从实践概括出理论的过程。这个过程绝对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或许这就是说,在我们获得对世界的完整的认识之前,我们必须使用某种方法,或者试探着用某种方法来认知这个世界。
如果用一种通俗的说法来描述我们的方法论,简单地说起来,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这里要说明一下,历史唯物论不能简单而直接地归属于唯物主义。道理也不复杂,哲学史上的不少唯物主义者,在历史观上恰恰是唯心主义者。因此,哲学史上的一般唯物主义,不能够与历史唯物论划一个简单的等号。
唯物主义辩证法一个是要从实际出发,这是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起点。我们所说的实事求是也是要从实际出发,我们所说的要搞调查研究,同样也是要从实际出发。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有的人,也总是在说要实事求是,要调查研究,但是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这些只是一种嘴边上的口号,而从来没有认真地加以实行。他们所说要要搞调查研究,不过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根本没有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了解实际情况。这与我们所说的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样的做法得不到对客观实际的真实了解,而这样所提出的政策方针一定是脱离实际的,一定是得不到群众支持和拥护的,也一定会遭到失败的。
在百度的解释中,提到所谓举一反三,以小见大等方法,认为这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这确实属于某一类的方法。但从这其中,依然可以概括出它们都属于辩证法的范畴。举一反三,以小见大,都是关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而一般与个别,恰恰是辩证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讲了一大段话,来论述这个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如果我们对一般与个别关系的了解不够完整,不够全面,那么即使使用起所谓举一反三,或者以小见大的方法,估计也会出现纰漏。
而历史唯物论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唯物论有着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于人在社会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是有着较大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唯物论,要么把人当作机器,是带有机械唯物论的色彩,要么就是坚持历史观中的唯心论,认为人的思想、意见、意志和动机在历史进程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的观点,在历史观中是无法得到关于历史进程与历史事件中的正确认识的。
我们国家的那些所谓公知,在历史观方面,都是追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反对历史唯物论,而坚持历史唯心论的。所以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也无一例外地与西方帝国主义一样,存在着偏见和愚昧。他们崇拜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他们蔑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在这个方面,他们是无法改变自己的。他们的世界观决定了他们这种思维状态的存在和无法改变。他们也总是自以为高高在上,自以为广大人民群众不过是蝼蚁,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即他们所说的掀不起大浪来。然而事实总是一再地教训他们,人民群众的作为大得很,能力大得很,那些所谓公在、精英总是看不起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凭这一点,就可以断言,他们最终一定会走向破产。
在历史唯心论方面,他们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倒是一致的。唯心史观的世界观,找不到其他的方法论。同样,唯物史观的历史观与方法论也是一致的。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观,就一定会得到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当然,也有个别人,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唯物史观的招牌,却并不真的相信唯物史观那一套。这样的假唯物史观,在方法上仍然会陷入唯心史观之中。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