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
一言九鼎,“礼”退秦师,智慧外交
《烛之武退秦师》
壹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文本,抓重要词句理解文意,了解郑国当时处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抓细节描写解读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烛之武人物形象,成功退师的原因以及“春秋笔法”在文本中的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品质;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根据课外补充材料,探究隐含在历史事件中的思想与观念。
贰 【学习重点】
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深度理解人物的论辩艺术和精神魅力,探究春秋笔法在文本中的运用。
叁 【学习难点】
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根据课外补充材料,探究晋文公在处理秦晋关系时隐含在历史事件中的思想与观念及春秋时期“礼”文化实质。
肆 【学习资源】
B站视频《东周列国:烛之武退秦师》,微课视频《<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之妙》
伍 【学习过程】
壹初见乍惊欢--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纵横捭阖的春秋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孔子编纂的《春秋》却流传千年,“一字褒贬,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也确定了中国史传文学的传统数千年。今天我们走进春秋时期左丘明笔下那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退秦师》,认识那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探究蕴藏于中春秋笔法,探寻中华优秀传统之“礼”文化,感悟经典的永恒魅力。
贰久处亦怦然--逐层推进,研读文本
任务一:初读文本,概述故事情节提示: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军撤退
任务二:二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1.简要概括各次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明确烛之武与他们之间的联系。
2.还原历史情境,查找矛盾根源,多角度思考:烛之武凭一己之力怎么劝退秦军的?
提示:奉承示弱,郑知亡,高捧君;顺势陈弊,若郑亡,削弱君;以利相诱,若郑存,益于君;以史挑拨,揭矛盾,离间君;顺势推测,若郑亡,威胁君;陈述利害,君图之,情感君!
3.烛之武凭一己之力为什么能说服秦君退师?
提示:⑴高超的外交智慧。私见秦伯,以秦之立场,分析秦围郑之不足处。①从地理位置角度析之以势:“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晋居中,郑在东,秦要越过强大的晋国,把郑国的土地作为自己的边邑,自然有“鞭长莫及”之困。②从力量对比角度晓之以理:此时亡郑,郑国的土地将被秦晋瓜分,秦晋利益均沾,然“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秦为晋做嫁衣。③从未来发展角度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君亦无所害。”让秦伯放眼长远利益:置兵于郑国,既可牵制晋国,又让郑国成为秦国向东扩张的阵地,“君亦无所害”。④从历史事实角度动之以情:一方面,援引历史,帮秦伯分析晋的本质:反复无常、贪得无厌。揭示秦晋关系的本质——表面上的同盟者,实际上的利害冲突者!对秦伯来说,前有晋惠公(晋侯之弟)的“朝济而夕设版”之举,后有晋怀公(晋侯之侄)的过河拆桥。另一方面,预测未来“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灭郑的可能结果:晋之野心,秦之损失。⑵维护国家利益为本。表面上,烛之武是替秦考虑,但唯有满足秦的逐利之心,给秦伯更大的利益诱惑,让渡部分国家利益,换得国家暂时的平静,是眼下的无奈选择,也是自己能为郑国争取到的最大利益。世界上没有永远正确的选择,只有此一时彼一时的利益权衡。
叁愿可共白首--探究文学价值
《左传》既承袭了《春秋》的体例和写法,又丰富了春秋笔法(特点:一字寓褒贬,微言有大义,即记事简约,作者的态度蕴含在事实叙述中,让事实说话)的内涵,成为一部既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又极富文学水准的史传经典。
任务一:请找出你认为“微言有大义”的文辞并作简要分析。
举例:“围”:包围,大军压境,郑国东、西、北三方受敌,形势之危;“过”:过失,郑伯为承认有过,形势之“急”;“夜”:连夜,使者出使,时间紧迫,形势之“急”;“缒”:用绳悬人下坠,未开城门,事出紧急,形势之“危”;“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君”、“执事”两个敬辞,写出烛之武的尊敬,委婉,谨慎,不卑不亢;“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矣”、“也已”语气词的使用,既有不满,又有不忍;......
任务二:请找出你认为“一字寓褒贬”的文辞,并作简要分析。
举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场战争,起源于郑文公的“无礼”,暗含作者对儒家“礼”的重视;“许之。”烛之武在国家危难关头,为家国利益挺身而出,暗含作者的肯定和赞扬;“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肆余生常相伴--探寻文化密码
“礼”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个人成长和民族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对文中主要人物的劝谏内容、方式进行分析,探讨礼貌原则中的会话策略,探寻“礼”文化密码。
补充资料
春秋时期的“礼”夏商周三代之时,以宗教仪式为主要内容的“礼”成为了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基本原则和政治制度。春秋时期,礼的具体作用和价值演变为协调规范社会成员的角色与相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社会角色以及政事、民办、教化、赏罚等社会各方面,无一不在礼中。婚丧嫁娶、迎宾送别、祭祀盟会、节日庆典、都离不开礼乐,甚至于没一场战争,都会涉及“礼”。例如两军交战前,要“致师”,一是挑战;二是交代彼此交战的原因,即出师有名,不能打不明不白的仗。交战时双方要等对方把战车摆好,士兵排开,再擂战鼓而战。对方阵势没摆好,是不能进攻的,从上去就打,是失礼的。这就是所谓的“不鼓不成列”。著名的《曹刿论战》中曹刿就是利用了别人的守礼,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再有如“不杀儿童”“不擒老人”“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追击敌人不能超过一百步的距离;追杀驾车逃跑的敌人,不能超过九十里。这叫做“礼仪之兵”。
提示:
1.古代战争礼仪。古代特别重视“师出有名”,讨伐方发动战争之前,需要有个正当“理由”,再付诸武力。所以,纵使兵临城下,被讨伐方有时也可以通过外交去化解矛盾。用晋文公的“不知”“不武”“不仁”来冒犯他国不是“礼”应有的行为。
2.古代称谓礼仪。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文中晋侯、秦伯、郑伯,作者则分别对晋文公和郑文公冠以“公”的称谓,却对秦穆公始终称“伯”,这便流露出作者的价值判断——赞许郑文公面对烛之武发牢骚时的真诚道歉和勇于承担责任,以及晋文公面对秦穆公背盟撤军时的极大克制、宽容和不忘他人恩德的“礼义”。
3.关于人物“礼”的分析。(1)烛之武的“礼”。1)爱国之“礼”。在危急时刻,年迈的烛之武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展现的是具有家国情怀、豪迈的英雄本色,这十分契合当时的“礼”和“义”。2)语言之“礼”。烛之武在说服秦穆公的言辞中,也是十分讲求“礼义”的。(2)晋文公的“礼”。1)这次晋国攻打郑国是师出有名的,一是因为郑国从属二主,既依附于晋国,又依附于楚国。公元前630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郑国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结果楚国大败、晋国取胜。二是因为晋文公年轻时流亡郑国期间,受到了冷遇。在古代,不忠为患,可郑国却从属二主。郑文公只考虑了自己的“利”,没有做到“礼”。因此,郑国受到晋的攻打威胁属于情理之中,而作为攻打方的晋文公是为了追求“礼”而战。2)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最后秦穆公为了自身的“利”,听了烛之武的劝说,单方解除了与晋文公的军事联盟,放弃了攻打郑国。秦穆公主要是考虑到本国的利益需求,选择了背“礼”弃义,完全不顾与晋国的结盟之约。
【作业布置】
任选一题,写出自己的见解。1.如何理解晋文公所说的“不任”“不知”“不武”?
2.文中,诸侯争霸,战争频仍,但秦晋围郑及退兵时晋侯不击秦师强调的都是“礼”和“仁”,是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