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广播学院 南京广播电视台官网

时间:2023-04-30 03:5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268 评论:0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校园 、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陵大学原址。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设有33个院系,开设本科专业91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有本科生13934人、硕士研究生18158人、博士研究生8948人、留学生1691人。

历史沿革

南京大学以三江师范学堂筹建的1902年作为学校建校时间。南京大学主源为中央大学,次源为1952年主体并入的金陵大学。金陵大学从1888年汇文书院成立,1952年撤销建制主体与南京大学合并。

校园风光

清末时期

  • 三江师范学堂

1902年5月,张之洞与其好友、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即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同年开始筹建三江师范学堂。教员一部分聘请中国学者,另一部分则从日本聘来。

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代表性历史图片

  • 两江师范学堂

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大力提倡科学、国学和艺术教育,在高校首创艺术系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

两江师范学堂

民国时期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苏省原有两江师范学校,前因军兴中辍,大局已定,亟应由省续行开办,以储师资”,两江师范学堂乃得以改设,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5年设立中国第一个体育科,为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开端。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商业专修科(1921年迁至上海扩充为国立东南大学、暨南学校合设上海商科大学,1922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商学院)。

1918年10月,中国科学社设在南高师,主要成员多在南高、东大任教,他们多是将各自领域西方现代科学系统引入中国的先驱,因而南京高师被称为中国现代科学大本营”、“中国自然科学的发祥地。在中国现代科学的早期,半数以上的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的中国科学家是南京大学的教职或毕业生。

1919年9月,江谦因病辞职,代理校长郭秉文继任校长。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学生入学,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

1920年4月7日,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首次提议改办国立大学,9月联名致书教育部,“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提议并没有获得民国教育部批准。

1920年9月,学校实行选科制与学分制,开设必修及选修课,修毕一定学分方可毕业。这些改革逐步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最早在中国开展现代学术研究,建立了全国最早期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成为中国最早的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文理为基本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为特征的现代大学。

  • 国立东南大学

1920年12月7日北京政府国务会议全体通过,同意以南高师各专修科为基础筹办大学,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2月16日,国立东南大学筹备处正式成立。

校园建筑

1921年6月6日,东大筹备处在上海召开董事会,通过大学组织大纲,编制预算,推荐郭秉文为首任校长。7月教育部核准《东南大学组织大纲》,东大遂于8月招考预科学生。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开学。

教学楼

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并入东大,遂称之为国立东南大学。

1924年8月,因经费紧张,东大停办工科,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组为河海工科大学。

  •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经过通盘考虑,实行大学区制,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的9所公学合并,在首都南京改组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及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

  • 江苏大学

学校更名第四中山大学后,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山大学不止一处,不易辨认。1928年国民政府颁行《大学区条例》,要求“各省大学依据各地名名之”,规定改第四中山大学为江苏大学。于是,1928年2月改名为“江苏大学”。此令一出,即刻招到广大师生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更名“既不足以冠全国中心之学府,又不足以树首都声教之规模”。全校师生群情激愤,组成“改定校名请愿团”,要求政府依照英国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的做法,将校名改为“国立南京大学”。但国民政府执意要改江苏大学,最后还是定名为江苏大学。

国立江苏大学

  • 国立中央大学

1928年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张乃燕仍为校长。8月,国立中央大学进行院系调整,改设文、理、法、教、农、工、商、医等八个学院,成为当时中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历史图片及相关纪念

1927年9月,中华自然科学社在校始创。1939年,潘菽、梁希、金善宝等知名教授在该校发起创立“自然科学座谈会”,1944年改建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自然科学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座谈会”,随后更名为九三学社。1958年,以源于该校的中国主要科学团体为基础在北京组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932年9月,设于上海的商学院、医学院独立,商学院一部分迁回南京,1935年在南京重建医学院。

重庆中央大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西迁入川,校址设在重庆沙磁区沙坪坝松林坡,史称“重庆中央大学”。

1940年前后,该校学生先后创刊《太公报》和《大学新闻》。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吴有训出任校长。1946年11月1日在京(当时南京的简称)开学。全校设文、法、理、农、工、医、师范七个学院、37个系、6个专修科、26个研究所,是全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根据1947年的统计,全校教职员1266人,学生4066人。其规模之宏大,学科之齐全,师资力量之雄厚,均居全国各大学之首,因而有“民国最高学府”之称。

建国初期

  • 国立南京大学

1949年5月7日,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刘伯承、副主任宋任穷派员接管国立中央大学。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2日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梁希为主席。

国立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

1950年10月10日,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校名去“国立”两字而径称“南京大学”。校长周鸿经去职,梁希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7月,南京大学改校务委员会制为校长制,潘菽任校长。这一阶段,学校根据“维持原有学校,逐步进行改善”的工作方针,通过一系列积极稳妥的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针和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2年7月进行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院系成立南京工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院校以及组建有关院校相关系科;保留文、理学院,主要并入金陵大学文、理学院,校址从四牌楼2号迁至鼓楼原金陵大学校址,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

1956年12月,潘菽率心理系师生迁到北京组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次年郭影秋接任校长,1963年匡亚明任校长。1966年文革爆发,教学工作受到破坏,本科生停止招生6年,研究生停止招生12年;当时南京大学以被称为曾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高等学府”、“国民党的文化中心”等理由而受到特别的冲击。

文革以后

1976年,南大在校师生率先发起旨在反对和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南京三·二九事件”,为四五运动的先声,南京反文革势力运动,影响全国。

1978年5月,哲学系青年教师胡福明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拉开了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推动了邓小平领导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1978年5月,匡亚明复任校长。

1981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8月,曲钦岳任校长。

1993年,南京大学浦口校区投入使用。

1996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

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2001年,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2年9月,南京大学和中国气象局在江宁签订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

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

2009年9月,中组部和教育部发文确定南京大学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10月,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启用,原浦口校区移交金陵学院。仙林校区按规划和鼓楼校区协作分工,将成为南京大学主校区。12月30日,南京大学在原有的物理学系、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新组建成立了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4月,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7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南京大学入选成为首批4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双创示范基地之一。

2017年9月,南京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立。

2018年1月,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江苏文学院在南大仙林校区挂牌成立。3月,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是首家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C9高校;揭牌仪式后,南京大学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战略协议》,同时与京东、科沃斯、旷视三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月,获准成为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11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3月,南京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协议。4月,学校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5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7月,成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创始成员。9月,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副理事长单位。12月,学校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0年4月2日,与南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高校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大学气候联盟。 月,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成立。 7月,该校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9月23日,南京大学梅庵书院成立。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1年1月7日,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并揭牌。1月17日,倡议发起成立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共享研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3月12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国际医院正式揭牌。4月23日,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 5月21日,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新闻出版署“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落户南京大学。5月25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阿克苏医院正式揭牌。7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正式成立 。7月2日,南京大学病毒与感染病研究所正式成立。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被聘为兼职教授和名誉所长。11月29日,南京大学大理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

2022年5月20日,南京大学召开庆祝建校120周年大会。6月28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软件与工程、集成电路、数字经济与管理四个学院同时揭牌。 8月9日,南京大学无锡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8月19日,南京大学-苏银金融租赁联合研究中心成立。11月28日,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揭牌大会暨国关学术季启动仪式在仙林校区举行,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正式亮相,同时标志着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

2023年3月30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34;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4;,南京大学排名第六。 4月8日,联合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

南京大学校门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1月,学设有33个院系,开设本科专业91个。

南京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系)

本科专业

南京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哲学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学

考古学

考古学(文物鉴定)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声学

南京大学数学系

统计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天文学

空间科学与技术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学

地球化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地质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地球物理学

生物演化与环境(国际班)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地理信息科学

海洋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新闻学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

-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俄语

日语

德语

西班牙语

朝鲜语

法语

南京大学法学院

法学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生态学

生物技术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国际政治

政治学与行政学

行政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

理科实验班(大理科班)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图书馆学

编辑出版学

档案学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社会学

社会工作

心理学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化学(化学生物学)

应用化学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

南京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八年本博连读)

口腔医学(五年制)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自动化

工业工程

金融工程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建筑与城乡规划实验班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汉语言

汉语国际教育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133]

注:各院系办学实力可以浏览学校各院系网站或者《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特刊》。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有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等。南园有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故居(中山楼),还有设立了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的拉贝故居,北园有赛珍珠故居、何应钦故居(斗鸡闸)等。

南京大学附属医院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等,并以南京市各专科医院作为教学医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总计4794人,其中专任教师219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219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84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26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50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63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35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

南京大学校园建筑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

在2017年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共有41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获得数共21个,A类学科总数位居全国第6。其中天文学、地质学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三个学科获得A+,哲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等11个学科获得A,理论经济学、法学、数学、化学、地理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获得A-。

教学建设

南京大学曾经首倡“教学法”,率先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首开“女禁”,实行“男女同校”,引领中国风气之先。发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教师节。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2个,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专业(强基计划)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

合作交流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举办三十多年。

南京大学与世界很多学校合作办学,截至2012年8月,南京大学的合作交流学校涵盖了美洲(美国46、加拿大17、智利1、阿根廷1、墨西哥3)、欧洲(英国18、法国22、德国13、荷兰3、西班牙6、俄罗斯3、波兰1、意大利5、瑞士4、瑞典5、挪威、比利时2、芬兰1、丹麦1、冰岛1、保加利亚1、葡萄牙1、智利1)、亚洲(韩国30、日本29、新加坡2、以色列3、泰国2、马来西亚1、印尼2、沙特1、土耳其1、叙利亚1)、大洋洲(澳大利亚12、新西兰2)、非洲(摩洛哥1、埃及3、苏丹1)等五个大洲。

2015年,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入选“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动计划”。

国际合作机构(部分)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中日文化研究中心

中德法学研究所

黛安/杰尔福特-格来泽犹太文化研究所

南大中荷国际MBA

南大-康奈尔EMBA

华英文教基金会

英特尔-南京大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

社会评价

2021年8月,2021年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发布,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77位,在内地高校中排名第4。

2020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发布,南京大学位列第14位。

2020年8月,2020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11位。

2020年6月,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24位。

2020年5月,2020年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发布,南京大学位列国内第4位。

2023年,2023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23位。

2022年10月,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95位。

2019年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发布,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97位。

2022年10月,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95位。

科研成果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名列大陆高校第一。

南京大学科研成绩分析及部分代表成果

在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SCI论文榜上,发表论文数连续7年第一,被引用次数连续8年第一;在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和《Nature》发表的论文数全国第一。

截止2014年10月,南京大学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为13个,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数学、动植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不仅学科数量迅速增长,而且各学科的排位也得到大幅提升,其中化学学科发表论文总数和被引总次数在全球科研机构中的排名分别为17名和32名。其最活跃的几个学科为:应用物理、凝聚态物理学、多学科材料学、多学科化学,以及无机化学和原子化学。按论文总数排名计算,南京大学化学排名最高,名列全球第20位;按总被引次数排名计算,同样是化学排名最高,在全球范围内排在第79位。南京大学在全球前1%研究机构中,论文总数排名184位,总被引次数排名429。

截至2015年3月,南京大学2015自然指数在亚太地区(Asia-Pacific)各大科研机构与高校中排名第7位,在全国高校中排名保持第3位,紧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至此,南京大学的自然指数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截至2013年7月,南京大学有37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4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南京大学有25部教材由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2010-2014年,南京大学文科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76项,其中,2013年度42项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14年度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获5项重大项目立项资助,位居全国第一。

2014年9月9日,南京大学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其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完成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自199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改革后、20年来江苏高校首次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南京大学校门

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2021年1月,南京大学有17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物理学、一般社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数学、免疫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生物与生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计算机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11个全球前1%学科,地球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6个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

2023年3月,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学者联合英国学者,详细研究了嫦娥五号月壤中32个质地均匀的撞击玻璃珠。结果发现,撞击玻璃珠的平均水含量可高达0.05%。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南京大学有鼓楼、仙林两座图书馆大楼以及各院系专业图书室和各种电子数码信息资源。其中,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藏书500万册。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线装书30多万册,其中列入全国善本书目的有500多种,1万余册;地方志共藏4000余种,约4万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

南京大学图书馆

学术期刊

2000年,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依托南京大学情报学、图书馆学2个博士点的优势,中心研制开发了CSSCI数据库。

《南京大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npj Quantum Materials》,“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NPJ)

2016年3月1日,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团与南京大学正式签约,合作出版开放获取期刊npj Quantum Materials(《npj-量子材料》)。

《智库理论与实践》(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办)

《物理学进展》(Progress in Physics)

《无机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高校地质学报》(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Numerical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数值数学:中国的杂志》(Numerical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当代外国文学》(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分析在理论和应用》(Analysi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肠外与肠内营养》(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Dialysis&Transplantation)

《中华肾脏病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各类省部级科研平台80余个。

自然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平台

所属单位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院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合建)

环境学院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所属单位

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学院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科研平台

所属单位

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

医学院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科研平台

所属单位

长三角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大气科学学院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科研平台

所属单位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学院

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院

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院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化学化工学院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138]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

人文社科

南京大学国家级人文社会科研机构

国家&34;2011计划&34;协同创新中心(文科类)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文科全国性学术社团 [92]

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

中国元史研究会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中国会党史研究会

南京大学校友总会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社会科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中心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93]

俄罗斯研究中心

犹太和以色列研究所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

非洲研究所

-

-

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中宣部

紫砂艺术传承基地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政策理论研究基地

民政部

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国家新闻出版署

重点高端智库 [94]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

江苏紫金传媒智库

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

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

省部共建基地

南京大学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

江苏社会风险与管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

戏剧影视研究所、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中德法学研究所等其他机构介参见南大官网。 [70]

学校标识

  • 校徽

南京大学校徽外形采用盾形的设计风格,该风格为中央大学时期所流传下来。校徽的左下方及右下方为英文“NANJING UNIVERSITY”。南大校徽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紫色为标准色,并将其命名为南大紫。

南京大学校徽

校徽为燕盾形,燕意寓学校培养的学生像春天的燕子一样活泼、可爱,富有朝气、向上的精神;盾意寓南京大学荟萃着众多的学者、名流,他们为构筑科技长城作出卓越贡献。

校徽的外部轮廓类似于U字型+“人”。其中,字母U是大学(University)的首写字母,最上方则是由“一”字变形而成的“人”字,寓意是一切为了人,为了立德树人,培养大写的人。

校徽正中为南京的市树——雪松,作为常青树,雪松表示着南京大学历史悠久,寓意南大坚韧不拔的精神。雪松下方的书本图案形象,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代表着南大对于知识不断探索的追求。“1902”字样代表南京大学建校时间为1902年。

校徽上方为一对辟邪。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也被认为是能体现南京古都形象的神兽,它似狮而带翼,象征吉祥如意。在辟邪中央,是由变形的“南京大学”四个中文字组成的圆形。圆形具有全球化的含义,意指学校以争列世界一流的大学为努力目标,圆形的设计智慧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图册:南京大学视觉形象规范化标准)

  • 校色

南大标准色为紫色(南大紫),无正式校色。中央大学时校色为紫金二色,加之松青,故依据传统当为紫、金、青三色。紫色象征典雅、庄穆、高贵、浪漫,金色象征辉煌、光明、灵气、智慧,青色代表活力、自由、健康、纯朴、坚韧、清雅。紫金合于学校所在名山紫金山,青合于学校之象征树松。

南京大学校色

  • 吉祥物

南京大学校园文化吉祥物是“南大小蓝鲸”,2016年12月30日发布。由于“蓝鲸”谐音“南京”,南大学子也时常亲切地以“蓝鲸大学”来表达对学校的热爱。长期以来,“小蓝鲸”一直是南大校内众多学生组织、文创设计团队热爱的卡通形象。同学们自发设计了众多版本的“小蓝鲸”卡通形象,作为各类活动宣传品、文创产品卡通形象。学校已启动“小蓝鲸”等商标注册,“小蓝鲸”即将成为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象征和吉祥物。

吉祥物南大小蓝鲸

精神文化

  • 校训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励学敦行”是我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句合为一起作为南京大学的校训,既反映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南京大学校歌

  • 校歌

南京大学历史上最早的校歌(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创作于1916年前后)为南京大学的校歌。该校歌由现代中国音乐界一代宗师李叔同先生制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江谦先生作词。

校歌

歌词

歌词译文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

象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

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

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

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 校庆

南京大学校庆日为5月20日。1947年5月,爆发了中央大学始发而后扩展到京沪苏杭平津等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青年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称为“五·二〇”运动,被毛主席誉为开辟了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1954年,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作出决议,确定5月20日为校庆日,以纪念伟大的“五·二〇”运动。

奖荣誉

2020年11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表彰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表彰南京大学审计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2021年4月27日,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2022年2月,南京大学的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项目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3年,南京大学“显示用微小尺寸氮化物LED芯片关键技术”荣获2021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地理位置

仙林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鼓楼校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

详情

浦口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学府路8号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学府路8

苏州校区: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太湖大道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太湖大道绿岛花园西南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