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白话文 黄帝内经最准确白话文

时间:2023-04-30 14:2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334 评论:0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曹植的这首《洛神赋》描绘的仙人姿态让多少人为之神往。我们中国文化流传至今,一直存在着多少登仙羽化的美好传说,也留下许多浪漫主义情怀的诗句和神话,这并不仅仅是白日做梦封建愚昧的谣言,这是人们对生命长久的美好愿景,也是对自由、无拘无束、洒脱超然的心理境界的追求与升华。

但是真的有这种境界吗?人可以修炼或者进化到这种情形吗?虽然有各种传说,我们也有着自己的宗教体系,不过大都是捕风捉影、镜花水月、神话传说。真实的情况我们都不得而知,不过古人对这种境界有过自己的神往,看来人类从古至今的追求、向往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来看黄帝内经中对于得道之人的描述是怎样的。

先看原文: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注释:

真人:出自《庄子.大宗师》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

提挈:主持、带领、支配之意。

敝:败的意思,此处指寿命没有尽头。

八达:不光指方位,亦有常人接触世界的途径感官之意。

八风: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解读:黄帝问道:听闻上古有得道之人,提领天地的规则,掌握阴阳的变幻,吐纳精气,精神守全,是以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所以能寿过天地,无有终极之时。此由道之所生,故无为而道自合也。天命之性,复归于无极,是谓真人。

中古之时,有为以入道,而能全所生之天真者也。天真虽泄,复能修德全道,积精养神,故令神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耳目聪明于八达之外。此皆从修炼保固得来,亦能复完天真,而同归大道。夫真人者,得先天之真者也;至人者,得后天一气者也;其趋则一,故亦归于真人。

真人至人去世离俗,修道全真,无妻妾之爱,无嗜欲之情,所谓游之方外,高出世人之也。圣人处社会之中,感应天地变化规律,躲避四时的灾害疴疾,教于人伦,法于制度,有自我追求,没有过度的负面思想,不离开世俗之间,顺从章法道德,却不太将俗事放在心上,无为之治,顺应自然发展。不劳其形,以恬淡虚无为乐,精神自满为足,形体调养得当,精神无耗散之虑,此为治世之圣人也,也可以优游泮涣,而长享天年矣。

其次还有贤人者,观察天地运行,记录经纬四时,潮汐天体,顺应自然,从先贤的经验中寻找养生的道路,这样也可以延年益寿,保健身体,但不能积精全神,有世俗之忧,总也超脱不了生命一般的规律。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此篇更多的是先贤对这种美好境界的向往,是想要脱离秩序束缚的一种追求渴望。单从文字来看解读起来没什么意思,玄玄妙的字眼太多了,我们中国的文化向来便是如此,有些话说透了反而缺少那个韵味,道德经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更多是精神意义上指导后人如何做到身体与精神的内在修养,以期达到理想中的美好境界,不能纯以封建迷信一言蔽之。

此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各位看官若有不同异议欢迎友好讨论。

感谢我们的先辈和前行者为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财富,对于此文章有借鉴,引用部分的书籍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

此文章参考书籍如下:

《黄帝内经.素问》人卫出版社

《白话黄帝内经》

《说文解字》

《百度词条》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