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为何失败

时间:2023-04-24 10:5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5156 评论:0

提起赫鲁晓夫,人们可能都知道,他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继斯大林之后执政长达十年之久的苏联第三代最高领导人,他曾以无情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提出著名的&34;三和&34;理论、挑起国际共运&34;大辩论&34;、蓄意制造古巴导弹危机等而闻名于世,也曾以口无遮拦、举止随意、鲁莽滑稽等鲜明的个人特色而全球著称。

赫鲁晓夫

但您也许并不知道,赫鲁晓夫在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期间,还曾在苏联国内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改革——&34;玉米运动&34;,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34;玉米热潮&34;,其来势之猛、规模之巨、影响之深,也是世界农业史上前所未有的。

赫鲁晓夫给这项运动赋予了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认为这是他为苏联农业困境开出的一剂良药,具有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34;奇迹效应&34;,甚至把在苏联全国扩种玉米看作是&34;社会主义对抗资本主义竞争&34;的绝对保证,是一项&34;壮国威、保胜利&34;的伟大实践。

然而,这场史无前例的农业改革,最终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而宣告失败,赫鲁晓夫本人也成了人们言谈之中的笑柄,被人们称之为&34;玉米棒子&34;。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的呢?为什么这场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运动竟然会以失败而告终?

本期就跟您聊一聊赫鲁晓夫的&34;玉米运动&34;。喜欢我们视频的朋友,先点赞,后观看,养成好习惯,相信我们后面的讲述会更加精彩!

战后初期,苏联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其中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最落后的部门。由于遵循传统的耕作方式,苏联的主要农作物只有小麦、马铃薯和玉米三种,而且,也只有小麦播种的范围最广,遍布全国各地,产量也最高,而玉米种植则只限于乌克兰、北高加索、摩尔达维亚和格鲁吉亚等南方地区。

在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扰乱了农业的生产秩序,国内农产品既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也不能满足苏联工业发展的原料需求。

据统计,苏联50年代初的粮食产量仅相当于1913年的水平,而单位面积产量也仅是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

然而,斯大林的主要农业顾问李森科认为,春小麦要比冬小麦更能增产粮食,只要将南方一些地区的冬小麦实施&34;春化处理&34;,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迅速提高粮食产量。

但是,李森科与他的农业专家们对小麦种子进行了一系列&34;无产阶级&34;的&34;春化处理&34;后,收到的却是小麦的持续减产,他的&34;伪科学&34;作乱致使苏联农业困境愈加严重。

在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赫鲁晓夫是大力倡导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的第一人。从当时世界粮食作物的发展走势来看,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确实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所以,赫鲁晓夫执政后,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以扩种玉米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改革,在他看来,解决苏联农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障碍是饲料的严重不足,玉米恰恰是自然界中用来喂牛的最好的青贮饲料,因此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势在必行。

赫鲁晓夫坚信,&34;玉米这个粗壮的作物,蕴藏着发展畜牧业的巨大潜力&34;,对于苏联的每一个家庭来说,&34;玉米就是牛奶和大油&34;。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本人来自农村,是从抓农业起家的。早在乌克兰任职期间,他就为恢复和发展当地的农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自己赢得了&34;农学家&34;的美名。

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的传统经验,采用&34;方形穴播法&34;,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玉米,结果大获丰收,这在当时苏联农业生产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同年底,赫鲁晓夫调任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兼莫斯科第一书记,来到莫斯科后,赫鲁晓夫希望在莫斯科这座俄罗斯的中心城市,也能创造出玉米丰产的奇迹,为此他专门在莫斯科郊外自家的别墅菜园和邻近的集体农庄里,先后进行了两次试种,都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这使赫鲁晓夫振奋不已。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农场

1959年,赫鲁晓夫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邀请访问美国。访问期间,他亲自参观了美国以种植玉米而驰名的加斯特农场,目睹了北美洲辽阔的大平原上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还了解到了有关杂交玉米种子及种植技术等知识。

这次美国之行更加坚定了赫鲁晓夫在苏联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他认为只有开垦荒地才能解决粮食问题,只有扩种玉米才能解决畜牧业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苏联家庭的餐桌上才会主食丰盛、副食充足,人们的身体和思想素质也都会大大增强,进而社会主义也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绝对胜利。

于是,赫鲁晓夫开始了他的伟大实践。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有机会,赫鲁晓夫就不厌其烦地大肆宣传种植玉米的诸多好处,并声称&34;玉米是最高产的作物,应当在我国所有的地区广泛推广&34;,为了推广玉米种植,他还到处奔波、督促、检查和指导,并亲自向基层农业领导灌输他的&34;玉米理念&34;。

对于那些不积极种植玉米的农业领导干部,赫鲁晓夫非常不满,批评甚至更换他们的职务,而对种植玉米积极的集体农庄和农业领导人,赫鲁晓夫常常给予他们重奖。

在赫鲁晓夫的大力宣传和推动下,苏联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从哈萨克斯坦到西伯利亚、从乌克兰到楚科奇半岛都被玉米所覆盖,玉米被称为&34;农田里的女王&34;,播种面积从1953年的350万公顷,迅速飙升至1962年的3700万公顷。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苏联社会还兴起了一股&34;玉米热潮&34;,比如:农业部专门创办了一份名为《玉米》的科学杂志,乌克兰建立了专门的玉米研究所,全国进行关于玉米的大讨论,莫斯科的展览馆专门开辟了一个玉米展厅,农业机械制造部门也加紧设计和制造播种玉米的专门设备,等等。

玉米不仅步入了苏联科学的殿堂,还走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大街小巷上流行起了&34;玉米&34;的话题,许多城市还开设了专门的玉米食品店,在各大电影院里热映起了题为&34;玉米魔法师&34;的影片,一些晚会的舞台上也出现了模仿玉米果穗的舞蹈,唱起了关于玉米的歌曲,甚至把列宁提出的&34;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34;也改成了&34;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玉米化&34;。

然而,尽管苏联全国上下的&34;玉米热情&34;十分高涨,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许多地方非但没有实现先前预言的高产和稳产,不少地方播种的玉米还在减产,甚至一无所获,尤其是1963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中的62%颗粒无收。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小麦等其他农作物,导致人的口粮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毫无疑问,在无情的事实面前,这场玉米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1964年,&34;玉米热潮&34;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逐渐冷却。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的&34;玉米运动&34;会以失败而收场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赫鲁晓夫是冲破传统阻力的勇士,但是他忽略了一条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实事求是、结合实际。

苏联大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34;玉米带&34;,在推广玉米种植的过程中,赫鲁晓夫忘记了最基本的东西,即玉米生长的自然环境。苏联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适合在乌克兰种植的玉米难以在西伯利亚的冰原生长,而苏联1955年后在扩大的播种面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适于种玉米的,这些地区的夏季总是气温偏低,而玉米生长需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再加上在当时的农业科技水平下,苏联甚至连大量的农用化肥都供应不足,所种植的玉米大量减产甚至颗粒不收,实属意料之中。

其次,赫鲁晓夫在大种玉米运动中的激进主义、主观主义、瞎指挥和行政命令的领导方法,同样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赫鲁晓夫

作为一个政治家、改革家,赫鲁晓夫的确具有改革的胆识和魄力,但是,他却同时犯了鲁莽冒进的错误。虽然运动之初,他曾亲自主持过大种玉米的试验,试验结果也表明,在远离乌克兰的莫斯科郊区,&34;玉米这种作物也可以长得很好&34;,但赫鲁晓夫的试验时间短、规模小,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在此基础上轻率倡导大规模推广玉米种植,试图把个别经验强行向全国推广,甚至采取许多行政命令手段,也不肯接纳他人意见,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这就难免会犯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了。

到了1963年,赫鲁晓夫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34;农民们把这项工作搞得一塌糊涂&34;,&34;玉米运动&34;失败了。&34;玉米运动&34;的失败,不仅给苏联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危害,也使赫鲁晓夫个人在苏联人民中间彻底丧失了威信,最终影响到了他的政治前途。

参考资料:

赵荣:《赫鲁晓夫及其玉米运动》,《俄罗斯文化》,2010年第6期

李华:《赫鲁晓夫与前苏联五六十年代的&34;玉米热&34;》,《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赵荣、常华进:《苏联农业改革之玉米运动》,《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32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