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明风儿静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原唱
文/宋会强
今年中秋节,我去了一位亲戚家吃饭。席间,一位8岁的小男孩,喝过饮料后,说是头疼,慢慢依偎在他爸爸的怀里,撒娇地让他爸爸按摩太阳穴等部位。在他爸爸轻轻地按摩下,孩子竟然“呼呼”地打起了轻微的鼾声,睡着了。原来,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每年回家仅有三两次,每次在家待的时间也就几天,孩子依恋爸爸,有意让爸爸关心自己,爸爸也心疼孩子。这是一个极其温馨、充满亲情的父子亲昵画面,趁着酒劲儿,我掏出了手机,拍下了这幅令我感动的画面。耳热眼花之际,我联想到了父母哄孩子睡觉的《摇篮曲》。
《摇篮曲》有多种版本,全国各地都有各具地方特色的曲子、歌词,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富有安宁、温存、抚爱、真挚。东北地区的《摇篮曲》是我最为欣赏的同类曲目之一,“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蛐蛐儿啊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儿声……”曲调平静、徐缓、优美,歌词意境与曲调结合完美。
“月儿”“风儿”“蛐蛐儿”“窗棂”这些词, 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幕极具乡土色彩的画面: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在寂静的庭院里,一位年轻的母亲一边轻轻地摇着孩子躺着的摇篮,和着富有节奏的节拍,拍打着孩子,一边哼着《摇篮曲》,孩子在母爱的守护下,发出均匀的鼾声,静静地享受着母爱的呵护……
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主题曲《家园》就有混声的这首东北《摇篮曲》,随着著名歌唱家刘欢“冰雪早已覆盖我的足迹,远方的炊烟摇曳温暖的召唤……”旋律舒展的歌唱,穿插着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甜美动人的“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展示了该剧的时代主流意识和古典民俗风情的交织融合。2022年年初的跨年大剧《人世间》曾经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热议,女主人公郑娟在陪儿子睡觉时。也是哼起了这首《摇篮曲》。当然,这两部著名电视连续剧,故事发生的地区都是在我国东北地区。
我之所以非常欣赏这首歌曲,缘于它所富有的生活气息,极具乡土色彩,“风儿”“月儿”,现代都市里也有,而“蛐蛐儿”即便在喧闹的城市里生存,也会淹没在繁杂的都市生活里,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根本无暇静下来听一听这些昆虫的鸣叫,而“窗棂”,如今也仅仅会在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里偶尔见到。在20世纪80年代前,在农村还有大量这种贴有白纸后来是塑料薄膜,四个角、中间贴有各种红色剪纸图案的窗子,后来随着旧村改造、旧房翻修、异地搬迁等,渐渐地消失了。
一首好听、很快流行甚至会成为经典的歌曲,有着一定音乐细胞的人听上一两遍就会发生共鸣,那要是毫无“感冒”也没有办法。2021年央视春节文艺晚会上,王琪作词作曲并原唱的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首播,我没有感到多么感人,没想到后来手机信息的传播,就听了几次,没想到越听越好听,歌词里还富有非常感人的生活故事,果然后来就流行开来了。欣赏歌曲需要有一种意境,陶冶于曲子与歌词的的艺术美之中,像经典老歌《沂蒙颂》中,“蒙山高,沂水长”“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曲子旋律优美,歌词工整对仗,曲优词好,我不懂诗词韵律,但细细咂摸也是颇有味道。
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上小学时,经常会有唱歌的节目活动。我个人内向性格的缺陷,有时难免会发生窘境。有一年春暖花开季节,知青孙新民老师组织爬山活动,在到达目的地后,孙老师要我唱首歌助助兴,我竟然没有能够完整地唱出来,让孙老师也尴尬了。班主任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小游戏,一是活跃课堂气氛,二是还可以避免有的学生打盹、分神。做的最多的是传递纸团,不需要任何用具,随手把废纸搓成纸团就成。老师把纸团递给最前排左侧的同学,然后按照单排纵向传递,老师拍桌子时,纸团在谁手里,谁就要表演一个节目或是唱一首歌。同学们谁也不愿表演节目或是唱歌,所以纸团传得特别快,有时忙中出错,竟然纸团会掉在地上,相邻的两位同学谁也不承认是谁的,只好由老师来评判。不知是老师有意锻炼我的表演能力,还是巧合,纸团在我手里的机会竟然会大大高于平均数。还是缺乏表现欲望的缺陷,每次我都是扭扭捏捏糊弄过关。想来惭愧,正是锻炼自己表现的机会,由于自己的原因,就这样错过了童年时期锻炼能力的良好时机。
粉碎“四人帮”后,我初中毕业赶上了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大好机会,虽然考学也赶上了拨乱反正的调整时期,阴差阳错、稀里糊涂地上了两年中专,毕竟享受到了包括文学、音乐在内文学艺术的春天的熏陶,出现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剧优秀主题歌、插曲,至今仍成为同类文学艺术的经典。在校时,班里有好几位爱好音乐的同学,课外之余广泛传唱,那个年代没有闲钱购买什么乐器,他们就花几元钱买来了口琴,闲时在校园内外吹奏,特别好听。两年短暂的校园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毕业后,我也买来了口琴,很快就自学成功了,至今仍能来上几十首曲子。
在我考中专前,哥哥还学拉二胡、吹笛子。母亲生前无论是穿针引线,缝缝补补,还是在炒菜做饭,洗洗涮涮,竟也是哼着熟悉的老歌。村干部在村里的大喇叭下发各个通知前后,总会用各种歌曲渲染气氛,以引起村民们的广泛重视,母亲也能欣赏出歌曲的优劣。
也许遗传了母亲的音乐基因,我对音乐、歌曲有一定的兴趣。退休后,我购买了电子琴,希望重温音乐梦,听电子琴的歌曲是一种精神享受,由自己弹奏出来的电子琴动感节奏,更是一种生活的调味剂,可以调剂生活的乐趣。这使我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末,电子音乐刚刚兴起时,电影、电视里的电子音乐犹如动画世界,富有幻想,极富魅力,让人感觉心理上的放松。我本来就有吹口琴的底子,过去熟悉的歌曲竟然是那么好听,堪称经典,自己哼哼个大概,再对着简谱做一纠正,弹起来并不难。当然学弹电子琴,纯粹是为了打发过多的闲余时间,调剂自己的生活色彩。
最后,再回到文字开头时的话题,在孩子心里,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是最安全的,这就是幼儿此时安心无忧睡觉的原因。其实在爸爸的怀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简介:宋会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乡情往事》《且行且记》。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