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阜阳六百里 到阜阳六百里高清

时间:2023-04-30 20:0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048 评论:0

“路是自己走的,脚上的泡也是自己好的。”——《到阜阳六百里》

看电影《到阜阳六百里》时,听着片尾曲《回家》,想起它的宣传语:

“人生为了回家终究离开家”

在离家很远繁华很多的城市的街头突然就会想哭…

关于回家,中国人有太多的故事要讲

中国人关于“回家”的故事有很多,一年一度的“春运”,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已是不断显现的“中国特色”现象…看看银幕上,关于春运回家的电影不在少数,还有很多是以喜剧的形式上映,比如《人在囧途》、也有《归途列车》这样的社会真实记录,不过在在一片喧闹中,《到阜阳六百里》的气质格外冷静,仿佛将一盆冷水浇到满地堆积的行李上。

它告诉我们:无家可归时,不如不归。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中国梦就是回家,可惜的是,这个梦和其它的一样,都破碎不堪。

《到阜阳六百里》借着卖回阜阳的汽车票,描画出底层人民生存的众生相。

三条线索铺陈,四个人物,婚姻和生意失败的曹俐,钟点工阿姨谢琴,努力为弟赚学费的哑巴九儿和一心挣钱的狗子,每个人都有不可言说的心酸和不易,只有家是他们相同的牵绊。

在家这个复杂的课题下,华人文化里实在有太多优秀的题材和故事。

本片选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平淡的呈现却是生活的本貌。

影片中的四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上海打工的阜阳人。

哑巴九儿因为弟弟要考大学,他没有一技之长,靠着上街发传单也无法承担日常开销,所以他希望能够得到狗子的帮助,只不过狗子也不是活雷锋。后来两人合作把一辆废旧的公交车从车场搞出来让人去维修,这个时候脑子灵活的狗子有了想法,他觉得过年回家稍一车回阜阳老家的老乡岂不是赚翻了?

于是开始找做过生意的曹莉(在深圳做服装厂生意失败后,到上海投奔老乡狗哥做起了KTV的清洁女工,寄住在做保姆的同乡阿姨谢琴家)帮忙做买票的工作,向外宣称是豪华大巴。

这个时候电影的主题呈现出来,与《人在囧途》一样都是回家,只不过《到阜阳六百里》讲述的出发之前的故事,而《人在囧途》则是在路上的故事。

对于那些想要回家的阜阳人,有这么一辆车当然是最好的,不必在春运的时候过于拥挤,所以车票的销售工作很顺利,狗子也希望曹莉能够回家过年,就告诉曹莉,说她的父亲每年过年都会守在村口,从早到晚,为的就是怕女儿回来不认识路了…但曹莉还选择不回。

最后是钟点工谢琴,谢琴本来是不想回家的,可是因为过世的丈夫一家为了分拆迁补偿款和她闹掰,自己的情人也偷走了与自己合住的曹莉身上的钱和手机,女儿又成了别人的情妇,接连的三重打击,谢琴决定回家,她告诉曹莉让她给自己留一个座位。

最后,阿姨们大包小包的登上豪华大巴,慢慢悠悠的离开上海。

影片到此就结束了…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电影讲述了普通人的痛,里面有曹莉对孩子的思念,对父亲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思念;还有狗子的圆滑世故;九儿的耿直;谢琴的苦命,情人的背叛,丈夫家人的欺辱和孩子的堕落。最后都因为“回家”戛然而止,说明故乡永远在他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影片故事很简单,但是每个人物和细节很饱满,其中秦海璐饰演的曹莉更是很多底层人民的代表。

阜阳,一个离上海只有六百里的地方,对于曹莉来说确实是回不去的地方,她因为年少未婚生子与家人闹翻,为了逃避家人离家出走,一去不回,她不回去的原因也是因为家人们渐渐都不在了,父亲去世、儿子也看不到,更没有归属,家在她转身那一刻就不复存在了。

前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话题:“背井离乡,离家千里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游子的共鸣,年轻人是为了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父母老一辈人则是为了后代能有更好的生活,对于中国现在的社会来说,很多人即便去了大城市,也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家永远是最安逸最牵挂的地方,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离家,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家。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距离有多远?

上海到阜阳的距离,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到不了,回不去。

新世纪以来,阜阳这座皖西北中心城市在传播媒介中以负面形象出现居多,当媒介带着标签式的固化眼光传递过多负面信息时,有关阜阳这座城市负面形象的刻板成见也随之烙印在大部分观众心中,但这并不代表阜阳这座城市本身没有正面形象,作为皖西北中心城市,它的人民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这座城市也有其辉煌先进、发展进步的地方。

阜阳是人口大市,也是全国五个人口超千万的地级市之一,户籍人口1061.5万(2016年数据)。阜阳也是“全国农民工输出地”五大源头之一,几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便是阜阳人外出打工的首选之地,所以电影《到阜阳六百里》聚焦在上海务工的阜阳人身上。

2011年上海电影节《到阜阳六百里》获“亚洲新人奖”单元最佳导演奖、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被金马奖评委评为:“以生活化的内容写尽大城市里异乡客的孤独寂寞,观察入微,体贴细腻。”

然而仅有专业领域的认可,阜阳正面银幕形象的意义建构是不完整的,必须着力激发阜阳银幕形象的升华。想感慨的不是这部电影把阜阳拍的有多穷,而是导演拍出了那份现实感和接地气。

那些很多年前出去的早期的阜阳人,真的很不容易。

如果非要说守法的问题,其实这么些年阜阳外出打工者因为不好的名声所受的地域歧视早该引起我们深思了,不光是阜阳还有河南、东北等地,都深受地域歧视的困扰。一个个体讨厌另一个个体可以简单地说出原因,但是一群人为何会对某一地域的人所产生的厌恶甚至敌视的态度,情况就要复杂许多。

人们对特定地域人群的形象是经过长时间才构建起来的,并且深化为较为固定的社会记忆。

地域歧视如此普遍,是因为它根植于人性。地域歧视属于一种“刻板印象”。

如果要说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距离有多远?

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那么远,少些偏见,多一些理解,我们之间就没有所谓的距离。

世间皆苦,其实生活哪有那么多光鲜照人的一面,更多的只是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心酸。

同样都是中国人,不必为了这些有的没的说辞来否定自己,只有互相理解了,才会越来越好。

漂在大城市的人的那种无奈,真的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

《到阜阳的六百里》是送给那些出门在外打工的普通人,是一份心酸却有着温暖的心灵鸡汤。

最后以一句名言结尾:

自从离家,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影片最后一幕

文原创,图网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