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的寓意 智子疑邻寓言大意
现在课本上很多字的读音改得跟以前不一样了,而且,不知道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首先,古诗文中的有些汉字的读音被改,而用法类似的字的读音又没有改。
杜牧的《过华清宫》中的一句“一骑(jì)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画面感很强,一人一马,在飞扬的尘土中,载荔枝而来。“骑”是名词,指“骑马的人”,一直以来都读“jì”,现在课本上改读为“qí”。当然,新华字典也只有一个读音“qí”。
对此,央视主持人鲁健就呼吁:能不能把“一骑红尘”中“jì”的读音还给我们。他说,还的不仅是读音,还有诗歌的韵味。
顺着课本上的改变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句子是不是要这样读: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qí)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这样的改变,时间久了,相信大家也会慢慢接受。
只是,为什么类似汉字的读音又没有改?
比如,“千乘之国”的“乘”,读音“shèng”,是名词,意思是“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新华字典依然有两个读音“shèng”和“chéng”。
短篇古文《智子疑邻》中的“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中的“雨”是动词,指“下雨”,依然读“yù”。
还有,“语”做动词“告诉”讲时,还是读“yù”。
有的汉字古音保留,有的古音消失,这是为何?有什么标准?没人解释。
还有一些字,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在古诗中的读音和字典上不一样,说是为了诗歌韵律的和谐动听。现在,“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读音由“xiá”改为“xié”,“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中“野”的读音由“yǎ”改为“yě”,“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的读音由“cuī”改为“shuāi”。
对很多人的疑问,编者的回答就是一句话:古诗读音遵循现代汉语语音规范,提倡读今音。
所谓的“今音”,应该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上的读音。
那是不是可以说,课本上的读音应该和这个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保持一致就行了?
好像是,但其实也不是,下面就要说到“其次”了。
其次,有些汉字的变调音直接被标注出来,而有的又没有标注。
以前,课本上“一”就注音为“yī”,和字典一样;现在,课本上“一”的注音体现了它在自然语流中的音变现象——单用和句尾念一声,四声前面变二声,一二三声前变四声,动词中间念轻声,比如,一(yí)个,一(yì)碗。
以前,课本上“不”就注音“bù”一个音;现在,书上的注音也体现了音变现象——在一二三声前读四声,在四声前读二声,比如,不(bú)去,不(bù)好。
编者说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无需掌握变调规则的前提下,直接学习语流中的实际读音。
其实,这样没什么不好的。因为不管课本上怎么注音,语文老师总是要跟学生讲的。
但是,为什么有的字也有变调的情况,而课本上没有通过注音体现出来?
两个上声(第三声)字连在一起的时候,前一个字要变调为接近第二声。比如“小鸟”的“小”就要变调,课本上依然标注第三声。
既然是新的教材,总会有些改变。再说,编者要改变什么,自然有其用意,有时候改变会引来质疑或者谩骂,但也会有支持的声音,像删掉《谁是最可爱的人》《再别康桥》《雨巷》,编进《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也无可厚非。
只是,改动读音这种事情,能不能统一一下标准,不要为了要变化而去刻意表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