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译者
几千年前,庄子曾说过:“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一亦次之。”一个人要是对生活没了希望,对周遭一切事物都不再感到痛苦也不再有而任何的情绪时,那就如同一具尸体,活像行尸走肉般!
人活一世,最大的痛苦不在于外界而在于自己的内心。一切的悲哀都源自于自己的内心,所谓哀莫也就是自己的心绪,一个人要是没了自己的思想没了对所向往事物的热情与憧憬,那无异于慢性自杀。
我不能闲着无事,但我又什么也做不了。我丧失了想象力,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觉,书籍也使我讨厌。一旦我们失去了自我,我们也就失去了一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中的少年维特的的烦恼正是如此,这本书是歌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的。写这本书的时候,哥德本人处于失恋的痛苦与煎熬当中,此书长达七万字,而歌德仅仅只用了四个礼拜就写出来了。
写书之前,歌德也曾想过自杀,书成之后,他释怀了。但不幸的是书里的主人公并不像歌德这般释怀。而是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痛苦。
我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不幸拿来反复咀嚼(念念不忘);我要享受现实,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故事的起因也正如歌德本人一样,维特爱上了一个有未婚夫的少女。名字叫绿蒂,绿蒂显然对维特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她已经订婚了。而且她认为自己的未婚夫阿尔伯特能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环境,这种特性是维特所不具备的。
因为维特是一个中产阶级家的孩子,父亲早已去世,只留下母亲和维特靠着遗产生活。他是一个向往着自由生活的人,满腹诗书,心中充满着资源可爱的灵魂,在爱上绿蒂之后他变得愈加快乐起来,可随之也变得不幸起来。
爱一个人是幸运的,有些人终其一生都难以找到自己真正所爱之人,而维特怀着这份爱意,慢慢接近绿蒂。
我生平最厌恶的事就是人事的倾轧,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本可以坦坦荡荡享受一切欢乐,却彼此板起面孔把人生难得的好时光都断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恨也可笑的是绿蒂的未婚夫其实什么都知道,但是他还把维特当作朋友。因为这种对待,维特也内疚,也想过要离开他们两个。于是他回到城里当起了处事员,可是干了不久之后,他实在受不了官场上的狡诈和虚伪,他讨厌那个封建愚昧的的地方。于是便辞了职。
后面他偶然认识了一位伯爵,他想在这边某点事情来着,可是因为一次伯爵来客,让维特陷入了异常尴尬的时刻,伯爵甚至不惜未了那些人而“赶走”维特。他义愤填膺地离开了,此后想必也不会再跟伯爵和哪些人有什么来往了。
我只不过是个漂泊者,尘世间的匆匆过客。难道你们就不是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维特很善良,他每次都会给那两个画画的孩子送上一些钱,以便他们能偶尔吃饱一顿,但是后来最小的那个孩子去世了。维特心中产生了一样的悲绪。
他遇见过一个长工,这个长工因为喜欢上了女主人而被女主人的弟弟赶了出来。后面在得知女主人要跟其他人结婚后他竟然大胆地杀害了女主人。这种偏执的爱是疯狂的,所有人都要求处死这个长工,只有维特为他求情。可是那又怎样呢?他最后还是死了,不知道在天堂遇见女主人的时候,他会用怎样的心情去面对她呢?
维特的死亡其实是早有预知的,在文章一开始维特就听见有人因为爱上一位已经同他人订婚了女子而自杀身亡了的。这种爱而不得是最让人觉得痛苦的,维特说能理解那种痛苦,那时候的他还没有爱绿蒂爱得深沉。
从此以后,日月星辰尽可以各司其职,我则既不知有白昼也不知有黑夜,我周围的世界全然消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是在慢慢接触绿蒂之后才发觉自己早已经爱得无法自拔了,他选择离开是为了成全。可是后来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离开绿蒂,于是他想到了死亡,因为只有死亡才能真正走做到不去思念、不去满脑子都是绿蒂的影子,也不会再像现在这么痛苦不堪。
倘若你现在去世了,从这个圈子里消失了,他们会不会因为失去你而觉得内心有所缺陷,这种感觉又能保持多久?多久?——唉,人生多么须臾无常!
于是,他在某天借了阿尔伯特的手枪,那是绿蒂亲手递给他的手枪,上面还残留着绿蒂的气息,就在那天夜里,一切都毫无征兆的夜里。
维特拿着那把手枪自杀了,他很痛苦,因为直到死亡才能将思念分开,他那一枪其实是没有完全准的,因为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是因为头部流血过多而去世的。
在离开人世间的最后一天,他听了绿蒂说了狠话,也亲过绿蒂的嘴唇,他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
残冬行将消失,春天恍若来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他要选择用死亡来面对自己惨淡的爱情呢?其实他的人生本来就是悲观的,父亲去世,自己喜欢自己却又不能真正享受到自由,周遭的人和环境都造就了他死亡的原因。
或许,爱而不得,还不如选择死亡得好,对于维特来说,要是让他这辈子活在没有爱情的世界里,那还不如直接选择死亡。因为那不会再痛苦。
有人说,爱情是一味毒药,能致人死亡。对于维特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