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苏菲玛索 安娜卡列尼娜阅读

时间:2023-05-01 02:2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2760 评论:0

关于《安娜卡列尼娜》 这部电影,我看过费雯丽版、嘉宝版,直到看完1997年上映的苏菲版,我立刻去寻找这个扮演安娜的人--法国演员苏非.玛索。

再没有人比苏菲·玛索更像安娜了。

电影开端,苏非.玛索扮演的安娜走出火车车厢,火车的白色蒸汽恰好弥漫开来,她脸上罩着黑纱,脸庞被隐在不真切的后面。

当她蒸汽中忽隐忽现,仿佛所有的空气都凝结在她身边,只让人定定地看着她。

怎么来形容安娜的美呢?

引用原著的话,托翁没有描写传情达意最重要的眼眉,没有精致刻画五官,只形容她是:“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

她和渥伦斯基打过照面后,不约而同地再次彼此回顾,这是最经典的两人在火车站的初次邂逅。

渥伦斯基应该是在刹那间就被安娜吸引了。第一次见到安娜时不胜震惊的表情,包括电影中很多他类似这样迷醉的眼神,诠释什么叫一见钟情,他无法释怀她的美。

凡是读过原著的人,永远都忘不了书中关于安娜身着一袭黑色天鹅绒出席舞会,从而迷倒了渥伦斯基的这出戏。

舞会上的这身黑色礼服,将苏菲玛索衬托得如同被黑夜禁锢的玫瑰--想像一下她心中包藏着的旺盛的生命力,旺盛的爱,她放任了这种感觉而不刻意去做,也就更加帮助她在异性面前展现出了她惊人的魅力。

这时候更能鲜明识别出她与吉娣是迥异的,安娜的眼神里有风情和智慧,丰富的内涵是年轻的吉娣所不能企及的。大概正因为如此,风流倜傥渥伦斯基才会一眼就被吸引住--那种直率,有活力,不俗套的美。

原著的宏大场面在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展现,有人说电影拍得太短,太匆忙了--没办法,毕竟只是一个多小时电影,很难展现原著的细节和文字的表现力,但整个故事是以一种舞台剧一般的节奏一幕一幕展现着人物的命运的,每个场景都充满了意义。我很喜欢他们在舞会相遇的这个场景。

我也很喜欢苏菲玛索奔跑着越过长廊--奔跑中,安娜·卡列尼娜展现着轻快的步态。

从此,她心中的热情被点燃,那是充满美感的热情--就像安娜这名字,本身就带有无限美感。

在返回彼得堡的火车上,我确信苏菲·玛索从此把我印象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垄断了。她好像是从原著里走出来的那样:将来即使再读三十遍原著,看二百个版本的电影,也改变不了安娜的模样。

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渥伦斯基的?火车站?还是舞会?都不重要了。因为她爱的并不是沃伦斯基,而是一种新的生活,这点才是安娜可贵的地方。

人们往往说安娜内心的激情是渥伦斯基唤醒的,其实不是,她内心的激情其实一直都有。

安娜中途下火车要呼吸新鲜空气的这场戏,苏菲更像画中人一样!大雪中披着斗篷的苏菲太惊艳了!美艳得简直不可方物。那神韵和姿态,怎么看都觉得不够。

夜黑得仿若要吞没一切般死寂,只有漫天的飞雪仍在空中盘旋不息,这时候,他,出现了。

你来干什么?

在火车外遇到渥伦斯基,想必安娜是预料的到的,她心中应该是窃喜的,不然不会在下车后第一个动作便是找寻渥伦斯基的身影。

渥伦斯基这个人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他看穿了她的心,对掌握她的心理有绝对的把握。

他对她说的那句“我,情难自禁”,这种毒药一样的情话是每个女人都难以抗拒的吧。

镜头肆无忌惮给了重返车厢的苏菲数不清的特写。这张像极了世界名画《无名女郎》。我得承认:苏菲的颜值同时符合了东西方的审美。她时刻在提醒我,让我明白:原来女人可以美丽高贵到这种程度!

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安娜又恢复了黑衣。我喜欢这身黑衣,如此打扮,可以更好地将安娜的性格与欲望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青翠欲滴的背景映衬下,安娜的神态充满生机。

俄罗斯真冷啊,片中三分之二的镜头都是大雪纷飞。可俄罗斯人的爱情观才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啊!正因为俄罗斯的凛冽和纯粹,他们的爱情才会比普通的爱情故事更扎入人心。

一定要相爱才能幸福!

同床异梦内心纠结的时候,安娜的内心就更是渴望这种爱恋的滋味吧。

为什么我会喜欢97版的安娜呢?

就演员表演来说,我认为苏菲玛索演出了安娜把隐藏在心底的情感一点一点释放出来的感觉,深夜偷偷写信给渥伦斯基的安娜,苏菲把为人母为人妇与偷情的内心矛盾演的更为细腻,形象更为丰满。

他们就要走到一起了——终于可以聚在一起单独吃顿饭--因为她已经决定做一个诚实坦率的人,不愿意再隐藏自己的情绪。

此刻,他们的爱恋具备了伏特加的烈度。

俄罗斯是个素来安忍不动,一动则势必摧枯拉朽的地方。感情的发生也总是恢弘、壮烈、强悍得不可思议。

安娜的眼神被人指责带着太多情欲的影子,我认为这句话极其无理,你见过离开情欲可以存活的爱情吗,就像所谓无性婚姻,那都是非人性的。

当渥伦斯基慢慢解开了安娜的上衣扣子,苏菲的眼角唇角都交足戏份,甚至睫毛眉宇都是入戏的,看得人莫名心悸。

“我们的结合是神的结合。”卡列宁这样警告安娜,而安娜偏偏听了这句话之后变得坚决起来。

--苏菲玛索的长相让人无法觉得她是错的--有什么办法呢,扮演卡列宁的角色也太老了点,除此之外,还有他的顽固,虚伪,冷酷……换了别人是安娜,也早已背叛了。

仅就苏菲的一个背影,也如此的迷离凄美,让人心醉情迷。

能让人看过之后有想读原著冲动的电影,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把苏菲玛索、费雯丽、嘉宝的三版对比着看,其实剧情相差不大,差别大的是,嘉宝版的安娜太冷艳太女王,她的气质表现不出安娜既刚毅又纯真的一面,费雯丽的扮相则只适合演少女斯嘉丽,唯有苏菲玛索,她那略带娃娃脸的面容和年纪(31岁),和原著中的安娜很贴合,将安娜的美展示得摄人魂魄。

原作总是比电影更有味道,大师笔下的名著拍出来更是非同一般,虽然电影对比于书,总是无限简化的,但你看这张具备了油画质地的电影截图,你会确信,这种程度的恋爱故事,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仍然可以打动你。

安娜流产这一幕,她发着烧,双颊烧得通红,分居多月的丈夫卡列宁跑来看她,将手抚上她的面颊。

这出戏里,因为在病中,苏菲扮相明显变丑--这是全剧中唯一的不美--但就是这几秒钟里流露的人性,那么复杂,那么真,惟其真,也就更逼人。

她挣出他的手掌,抗拒地将面孔歪向一边,带着点孩子的蛮气她说,“我再也不怕你了,我就快死了”。

有死亡撑腰的人,从来天下无敌。但接着她又软弱起来,请求他宽恕她,宽恕她的背叛、任性与不贞。

两个男人如何做到在共同拥有一个女人的时候,可以面对面谈判的呢?一句话,这两人都不是凡人。

渥伦斯基和剪了短发的安娜重逢那一刻我激动万分---整部安娜电影,他对安娜的爱只在这个时候达到了最高潮。

你能说他们是一时的激情?如果是一世的激情呢?

渥伦斯基在众目睽睽之下抱起安娜下楼--这是明目张胆地要私奔。接着两人旁若无人地在车上抱成一团。

马车渐行渐远,这一幕两人相爱的片段十分美好!我百看不厌。

他们在意大利的同居生活是很幸福的。如果没有遇到过渥伦斯,安娜的万种风情将无从绽放。

这部电影的缺点是一定的,但是它的优点也是关键的,那就是对原著精神气质的符合。

原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绝不仅仅只是完整描述了一场婚外恋,97版的这场电影就是时刻在努力跳出“婚外恋”的层次来看待安娜。

渥伦斯基爱安娜吗?答案当然是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但当他得到安娜后,又想实现他男人的抱负。

他追求欲望,他爱安娜,可他不只爱安娜。他还渴望仕途,还留恋上流圈。在跟安娜私奔后,他的其他欲望慢慢又苏醒了。因此,可以说,他的真爱并未给予安娜更多的幸福。

他们又回到了彼得堡,安娜这个人物,无比矛盾和动摇,既勇敢又怯懦,这也是造成她最后自杀的最重要原因。

安娜一回到彼得堡就被关在闺阁里,“凭什么我被困在斗室, 而你却逍遥自在?”

苏菲玛索的眼神使安娜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更悲情!

从此安娜开始罹患上抑郁症。

我不想你对我始乱终弃----安娜终于说出这句话来。

其实从渥伦斯基一出场,我就觉得他终究是离不开上流社会交际的诱惑--他和安娜私奔时间越长,自己的人生损失也就越多,于是他终究还是回来,继续当他的权势金钱都不缺的军官,而真正抛弃了一切的人,从头到尾只有安娜一个人。

在愤怒的情绪里,苏菲的形象也再一次变丑了。两人之间的龃龉真能将人推入绝地--彼此中伤,彼此误会,甚至彼此厌恶。

苏菲神经质的表演很精彩,她那歇斯底里的样子,叫人万分痛惜--那颗碎裂的绝望的美人心。

这几段吵架的戏都很有带入感--每一场都具有强大的爆发力。

当她说你会后悔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会自杀。这样的情感除了以激烈的方式告别,还有什么能配得上?

渥伦斯基为了留在安娜身边放弃升迁的机会,这份真心应该肯定,但从此经济上捉襟见肘,不得不受控于母亲,也是间接导致安娜怀疑和自杀的原因。

安娜能不能不死?

这不可能。因为她对于感情的要求高-----是极度的高。猜忌,绝望很自然地滋生疯长,最终她选择了结束自己。

看安娜和读安娜的人一定要清楚,她的出轨并不是简单的偷情,她更多的是出于对本阶级的厌恶,痛恨和反叛,在那个制度下,她的下场早就是注定的,她其实心里明白。

再说,名著的结局永远不可能是男女主角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只能是悲剧。悲剧才深刻,才能体现出这份感情的纯净。

印象最深的安娜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原著呈现了她卧轨前超长段的心理描写,电影表现得也不差。

看着周围的人们,她仿佛置身世外,突然一句话浮上心头:在绝望的人心中,世间一切快乐都是可耻的。

为什么呢?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上,冷酷而精于计算的人能如鱼得水,像安娜那样充满生之热望的人逐渐被社会逼向死角。托尔斯泰并没有给我们答案。

看这张苏菲玛索,为什么能永远成为人心目中的缪斯,那种东方美,那种 高贵,那种清澈而执着,仅仅是站在那儿,气场也已经足够。

她看着慢慢驶来的火车, 纵身跃下, 永远告别了爱情。

对于安娜来说,火车带给她的是刻骨铭心的爱情以及难以救赎的罪恶感。

想像安娜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倒向火车轨道!苏菲玛索最后倒向铁轨的眼神,那是一腔绝望。

再次引用原著对安娜的结束语:一支燃烧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接着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剧终,渥伦斯基坐在火车里,颓然说起战争,说起死亡,他不再是那个翩然不可一世的贵族军官了。

经历过安娜那样的女人、爱恋和死亡,这个男人只能抱着送死的心情上战场,想着“谁来取我性命都行”。

他痛苦地说,我只能缅怀她初见时的容颜。

如果安娜没有自杀,而是沉溺于酒精或鸦片直至焦虑而死,渥沦斯基只会耗尽了爱意,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埋葬了她,然后继续莺莺燕燕,信步周旋于淑女名媛之间,但安娜如此死去的方式让他良心愧疚,从而弥补了爱情上的缺陷。

——只有让女人承担了这一切 ,只有用这样惨烈决绝的方式, 才能让男人缅怀,羞愧。

电影并没有到蜡烛就结尾,最后还给安娜的尸体照来了个特写!其实我更喜欢这样!

安娜在木板上的尸体已经逝去特有的光彩,甚至让人认不出来。它表明:所有的辉煌最终都会归于平静,做感情的勇者往往不得善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