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 人间正道是沧桑啥意思
当我还是少年时,就特别钟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那首诗,其中结尾一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让人回味无穷,每次读之皆会心潮澎湃……尤其是对“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引用赞叹不已……
平时我们在谈诗赏词中,经常都会对古典名句情有独钟,不时情绪激昂地朗读咏颂,也难免孜孜不倦地查询索问历史渊源,这里我们谈谈“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的来历。
天若有情天亦老 ,出自唐代诗人李贺;月如无恨月长圆,则是宋代诗人石延年所对。
唐朝诗人李贺,他是有着怎样的伤感,或者是体会了怎样的世俗烦恼,才能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样经典的一句诗文。那么,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石延年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了下一句呢?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这句诗乍一听似乎很深情,可解读之后会发现,这句诗其实描写的是如果上天能有感情,也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天长地久,有的只是生长和兴衰。
总观《金铜仙人辞汉歌》这一首诗: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我们真的不得不说,李贺创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如实将人类对感情的最自然形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然而,当我们看李贺的一生,会觉得这也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因为用“坎坷”二字来形容李贺的人生,真的都毫不为过。
从族谱上来看,李贺其实可以说是唐朝皇室的一个远支,他的祖上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叔父,当时被封为郑王。
不过,后来武则天残酷地清洗李氏宗室,所以李贺的祖先不得已远遁他乡,从此家道中落,到了李贺这一代,已经是非常潦倒了。
就连他自己都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可见李贺的生活真的是很不如意。不过,作为李氏宗亲,他身上还是能够看到李唐血液里的那股子拼劲。加上他自幼就非常聪慧,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单独作诗,神童无异。
既然有才华,加上唐朝已经大力推行科举,他仿佛看到了人生的曙光,此后他埋头苦读,希望可以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奈何因为接连的原因,比如父亲去世需要守孝,以及父亲名讳和当时的礼教有冲突等,所以他从十八岁开始科举就一直不顺利,最终还是在韩愈的推荐下,做了一个从九品的芝麻小官。
也正是这一连串的打击,加上他此后为官时所经历的黑暗,这才使得他写出了不少发泄情绪的诗句。上面的这句,正是他失意难过的时候创作的。
不过他写的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确实太过于经典,以至于后世之人从他的诗中摘出来单独使用,甚至各大历史名人都将其视为一个对子的上联,都希望能够对出合理的下联。
唐朝是文学兴盛的年代,李贺作为一名唐朝诗人,为什么没有人对出下句呢?在唐朝可不缺诗人,且不说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像张九龄、韩愈、元稹等稍逊一筹的诗人也有不少,他们也都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却没有与李贺共舞,对出一个非常好的下半句。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当时的创作风气是以创新为主,大家都想写出属于自己的名句,对于他人的名句,一般都是用来参详,并不会刻意模仿或跟从。
随着唐朝后期的混乱及朝代的更迭,老一代的诗人已经逝去,而新一代的读书人又疲于生计,因此人才凋零。
宋朝来到后,模仿学习唐诗的风气逐渐兴起,因此才对出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
宋朝的石延年,非常嗜酒,众所周知,人在微醉的时候,头脑还不算混乱,甚至有时候还能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像。
有一次石延年和朋友们在一起喝酒聊天,半醉之间讨论到“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诗,大家都觉得唐朝非常可惜,因为无人能够对出经典的下一句。
此时石延年忽然双眼一闭,立马对出了“月如无恨月长圆”。
当时在场的人都是惊奇无比。首先,下半句的词性及声律都是恰到好处;其次,月对天,有情对无恨,月长圆的始终圆满对天亦老的生长兴衰。
上下两句,一悲一喜,都体现出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都希望人生可以少些挫折,多些圆满。
人们总说“关公战秦琼”,看上去似乎无法实现,其实只要将两者的数据和表现进行对比,其实是可以成真的。
就比如这两句诗,虽然是时隔200多年的不同时空,但他们心有灵犀,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交锋,并且都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李贺一生不顺且英年早逝,至于后来对出下一句石延年却像他的名字一样,靠着长寿获得了大器晚成的机会。
如果李贺不纳闷忧郁,心胸豁达一点,说不定他不会去世得那么早,也许会和石延年一样大器晚成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