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
离开宜宾的时候,伫立于岷江、金沙江交汇处的合江门,目送远去急湍的江水,思前想后心事浮沉,站在岸边忍不住撕破嗓子吼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歇斯底里反复吟唱反复吟唱以至于筋疲力尽,胸中郁结的不合时宜才似乎随着滔滔的江水稀释、远去、归海、了无踪迹……
抚今追昔,曾经有一次与朋友吃饭闲聊三国风云随口讲到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首词是金圣叹写的吗?”我随口问道。
“哪呀,炎老师,不是金圣叹写的,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写的。”朋友边吃边说道。
“奥,杨慎写的,我一直以为是金圣叹写的。”我略微有点懵。
“《三国演义》成书时间比杨慎早一百多年呢,清初文学批评家毛纶、毛宗岗父子在评刻《三国演义》时,觉得这首《临江仙》大气磅礴跌宕起伏,慷慨悲壮荡气回肠,一首词写尽人生的无奈与苍凉,也很契合三国纷纭群雄角逐得历史画卷,便毅然将这首词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现在看来十分恰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多好的词,每一句以至于每一个词都闪烁着理想主义者的光芒。”朋友说道至情处颇感人的。奥,遇到高人了,说得十分到位恰当有趣,为这顿饭增添了些许人文色彩,十分有味。
三国演义我读了多遍,也许是心浮气躁的缘故、也许是无事消遣的缘故我一直没有在意《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谁写的,潜意识中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罗贯中或者是金圣叹写的,因为罗贯中是作者、金圣叹点评过三国。当我今天站在长江的原点的时候,倏忽想起当时的对话羞出一身冷汗,不懂装懂了许多年羞煞人了。
豪放裹挟着悲凉,高亢揉碎着深沉。一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写尽了历史的兴衰、人生的沉浮、成败与得失、浩瀚与渺小,多少往事无论当时多么轰轰烈烈或者多么艰难万苦,一旦过去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都付笑谈中”了。
这首词看似作者目送滔滔江水感慨古今,其实也是作者自己的抒怀也能品味到作者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杨慎,这个才子当年他经历了什么?怎么悟得如此透彻?一曲道尽尤意犹未尽?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下的如此不朽大块文章?
杨慎父亲杨廷和为宰辅数十载,也算是地道的名门之后。七岁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世人传诵,皆惊叹为杨慎“神童”,便少负才名。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三岁的杨慎状元及第春风得意,入朝为官,授翰林修撰,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郎。
“一门五世七进士,两朝宰相状元家。”杨慎一生享年七十二岁,而杨慎风光的人生在36岁发生根本性逆转,因嘉靖“议大礼”之争,也就是“撼门事件”杨慎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受廷杖几乎致死,自此事件杨慎被发配到云南充军,命运泾渭分明地斩为两截,一截春风得意慷慨激昂一截贬谪蛮荒著作等身。
震烁苍穹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在贬谪途中写的。杨慎披枷带锁出京都由潞河而南,溯江西上至长江江陵,历湘黔入滇。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旅途的劳顿心中的屈辱杨慎踉跄趔趄地伫立江边时,远远依稀望见不远处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一片生机昂然。目下自己狼狈的情景突发感慨百感交集不能自己,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怀怒未发思如泉涌挥毫泼墨写下这首不朽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由一个身负国事朝政、峨冠博带、荣华显贵的士大夫,转而成为朝廷的罪犯、囚徒,不但受尽屈辱,遭受放逐,而且是“永远充军”不得返回故地。信而见疑忠而见黜大起大落大贵大辱加之天赋奇才,经历一番寒彻苦的杨慎才有如此胸襟如椽大笔彪炳后世。
撼门事件是家事也是国事,是发生明朝正德和嘉靖两朝之间因为“议礼”而发生的一场宫廷事件。
简单地说,因为明正德帝死后无子,于是,他的堂弟朱厚璁被立为皇帝,按照祖制,他必须过继给正德皇帝的父亲也就是孝宗弘治皇帝为子,称弘治皇帝为父亲,称自己的父亲为叔父。但嘉靖朱厚璁又是一个孝子,他死活都不肯,坚持称弘治皇帝为皇伯父,并想把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兴献王追封为皇帝,这在明朝显然是违反祖制。好嘛,就这点事,扶国的大臣们就不干了,分为两班一班支持皇帝做法一班反对违制。
嘉靖帝多次同大臣们沟通,甚至以退位相逼,但除大臣张璁和桂萼等少数几个被说服外,其它仍一根筋地坚持,二百多名官员上了八十多道奏折,以杨慎为首的三十六名翰林联名上疏,称耻于张桂二人同列为官,以集体辞职来威胁。
嘉靖帝也是一根筋,正式下诏时,二百二十九名大臣集体下跪,才子杨慎大声疾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就这一嗓子激发了扶国大臣们卫道的无限勇气,哭声直达内廷。嘉靖帝大怒,统统板子伺候,当场杖毙十六人,其他全部下狱,杨慎等人杖后被“永远充军烟瘴”,这就是所谓“大礼议”事件。
无论事件的性质以及胜败如何,杨慎那种士大夫倔强不屈的精神,却值得膜拜。
本来是为了朱家江山却生生的得罪了皇上,杨慎被远远地贬谪云南,永远充军。嘉靖帝对他是恨之入骨,六次大赦均特别批示杨慎除外,于是杨慎便在云南呆了三十年之久。生平抱负都黯然消散在那漫长的流放岁月中了,“已消湖海元龙气,只有沧浪渔夫心”,他至死也未能回乡。
杨慎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34;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34;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深为感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远离朝堂也好,福兮祸兮祸兮福兮此时的杨慎沉静下来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儒者。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大多是在赋闲云南的后半生完成的,在他后期的文章中,少了年少时如火焰般的张扬,却多了几分像大海一样的沉静。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这些话,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详,非常熟悉,但是鲜有人知道是出自杨慎写的《韬晦术》隐晦卷一,原文如下: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荣利之患于人大矣,其所难居。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翻译过来,大意如此: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说得多好啊,句句箴言!自己这一生虽没有杨慎杨升庵的一身才华、也没有他跌宕起伏的命运,但也吃了许多苦遭了许多辱,却没能如他一般的大彻大悟大觉大醒,枉费了半世光阴,岂不惜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