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影评 推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时间:2023-05-01 17:1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492 评论:0

在豆瓣高分电影榜上,有这样一部另类的影片。

没有荡气回肠的剧情,没有浓墨重彩的感情戏,也没有光芒耀眼的男女主角。

可它却凭借着扣人心弦的歌声和真挚温柔的情感,治愈了每个人的心。

17年来,已有超过200万人,给它打出了9.3的高分。

它,就是由法国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夫指导的《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所名为“塘底”的问题少年学校。在这里,恶意与暴行无处不在,犯错和体罚司空见惯。

而主角克莱门特·马修,则肩负起救赎这班问题学生的使命。

他用不带一丝偏见的爱和包容,解除孩子们麻木困顿的心灵束缚,唤醒他们心底最纯真的善良。

这是一个含情脉脉的故事,它让我们明白:

人最大的愚蠢,是固守自己的偏见。

心怀偏见,只会被蒙蔽双眼

1949年,法国乡村。

在遭遇接连的失败后,颓丧的马修来到“塘底”担任学监。

到学校的第一天,马修就见识到学生的“恶行”。

一位学生,因对神父马克桑斯不满,恶作剧戳伤了他的脸。

哈杉校长立刻召集全校学生,誓要找出肇事者杀鸡儆猴。

但他采取的方式却十分极端:“若3秒内没人认错,所有人就将轮流受罚。”

3秒后,见没人站出来承认,哈杉让马修随便在花名册上点一名学生,作为首个受罚对象。

学生伯尼法斯不幸成了“替罪羊”。

将被带走那一刻,伯尼法斯哀求校长:“先生,我什么也没做!我不想关禁闭!”

哈杉校长却无动于衷。

在他看来,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是无可救药的。当学校里有人犯了错时,他坚信每个学生都应该被怀疑。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他厉声恐吓道:“只要没找到凶手,处罚就会继续,我劝你们尽快揭发他。”

可学生依旧沉默,调查陷入僵局。

哲学家叔本华说:

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的虚幻假象,也不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

哈杉校长不曾意识到,当他带着偏见去面对这班“问题少年”时,只会让更多无辜的学生卷进来,滋生出更大误解和矛盾。

然而,现实生活中,像哈杉这样的人并不罕见:

看到交通事故中一方是女司机,有的人就叫嚷着“女司机都是马路杀手”;

看到有女孩脸上浓妆艳抹,有的人就肆意诋毁别人“伤风败俗,不务正业”;

见到同事熬夜加班,有的人便认定对方“工作能力差,办事效率低”……

但很多时候,我们坚信不疑的东西,未必就是事实。

你不知道的是,交通事故是另一方疲劳驾驶引起的,女孩化浓妆只是想掩盖脸上的疤痕,同事加班不过是想让方案尽善尽美……

正如《认知突围》中所言:

“当一个人的头脑中已经形成某个预设立场,或者你倾向于得到某个结果时,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偏离公平。”

心怀偏见的人,内心都住进一个窃贼,盗走了真实,留下了偏颇。

如此一来,人心的美好,无暇欣赏;事实的真相,更是无缘探知。

带着偏见说出的每个字

都是刺向他人心口的一把刀

一天,医生德尔翁带来一位名叫蒙丹的少年,想利用他研究“危险少年如何融入一个新环境”。

医生告诉校长,蒙丹是个极度危险的人物——谎话连篇,离群寡居,还有严重犯罪倾向。

但事实上,蒙丹并非医生所说的那样。看似叛逆的蒙丹,其内心深处依然盼望着能被接纳,被温暖,被宽恕。

在刚来“塘底”的第一天,他就主动找上同被父母“抛弃”的莫朗杰,希望能和他成为朋友。

他宁可冒着被关禁闭的风险,也不愿像其他同学那样,用谎言推脱自己“偷吃食物”。

然而,因为听信医生的话,哈杉校长对蒙丹的偏见根深蒂固。

当校长室里有20万法郎不翼而飞时,哈杉校长认定是蒙丹偷的,不分青红皂白地对蒙丹严刑逼供,并且将他送进了监狱。

不久后,马修在学校一处角落找到了失踪的20万法郎,调查后证实了这钱并非蒙丹所偷。

马修急切地将这件事告诉哈杉校长,希望他向警局证实蒙丹的清白。

但已被偏见蒙蔽双眼的哈杉却告诉马修:“即使蒙丹没犯事,他迟早也是要犯事的,对于这种人根本无可救药。”

两天后,蒙丹从监狱逃了出来。

他把对哈杉的满腔怒火,化做对“塘底”的无穷恶意。逃回学校后的他,一把火烧了整栋宿舍楼,也将哈杉近在咫尺的“升职加薪”梦烧成灰烬。

面对这一切,哈杉校长不仅没有丝毫反省,反而将责任推到了“因带孩子出游,意外救了孩子免于火灾”的马修身上。

众人看透了校长的丑恶嘴脸,联合揭发了他的无耻行径。

最终,哈杉也因为偏见,间接使自己被学校开除。

偏见带来的恶意,往往毫无缘由,可它却经常使人饱受折磨。

生活里的那些偏见,如同我们射向外界的一支箭。箭不落到自己身上,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痛。

可经常被我们忽略的是,这只箭,也可能落到自己身上。

有公司招聘时,见来面试的人是女的,就认定对方抗压能力差,结果错失了难得的人才;

有人上医院看病时,将医生推荐买何种药的行为当成是另有所图,结果耽搁了治疗时机;

……

被偏见裹挟的人,习惯于先入为主地以己度人,揣测他人的是非,抨击他人的行为。

久而久之,偏见让人失去了理智和判断,泯灭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疏远了心和心之间的距离。

很多时候,放下偏见,不只是放过别人,也是护全自己。

放下偏见,才看得清方向

梭罗曾说过:“放下偏见,什么时候都不晚。”

因为真理的最大敌人,就是偏见。

当一个人,不再对他人抱以偏见,他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看清人生的方向。

马修,便是这样的人。

他愿意抛下偏见,去接纳这班“问题”学生:

在得知导致神父受伤的恶作剧者,是个名叫勒盖莱克的学生后,马修没有用残暴的手段体罚他,反而让他照顾卧病在床的神父。在和神父的朝夕相处中,勒盖莱克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从老学监的警告中,得知有个名叫“莫朗杰”的男孩,有恶魔般的心肠后,马修主动走近他。发现莫朗杰的许多怪异举止并非出于本意,只是希望引起母亲的关注。

因为不带一丝偏见,马修才总能看透本质,对这帮“问题学生”对症下药。

为了挽救这群沉入“塘底”的学生,马修让每个人写下自己的梦想。

稚嫩的笔触下,有人想当牛仔,有人想做消防员,有人想成为飞行员……

看着一个个待点燃的梦想,马修告诉自己:“永远别说永远,希望就在眼前。”

在发现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后,马修组织起合唱团。他根据孩子们的音色,让每个人都能在队中发挥价值。

教合唱的过程中,马修与孩子们心与心的距离被慢慢拉近。孩子们一个个美好的梦想,也在音乐的洗涤中,在心底悄悄发了芽。

天籁的童声,给了马修无穷无尽的灵感。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就知道有一天,总有人会唱我写的歌。”

在日复一日的演练里,马修找回了音乐创作的热情和信心,终于对自己困顿的人生不再迷茫。

他用不带一丝偏见的爱,成全了学生一生最美好的年华,也成全了自己更加丰盈的人生。

梵高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学会抛开偏见,我们才能看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绚烂烟火,拉近彼此的距离。

或许,由于认知的局限,处境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在心底不经意间留下偏见。

但不论外部环境如何,人总要学会克制情绪,放下偏见。

否则,看不清现实,也无法成全自己和别人。

如果说,电影里的“塘底”是对人心的暗喻,那么,阴鸷的校长哈杉,叛逆的少年蒙丹,善良的学监马修,则代表了我们面对偏见的三种态度:

有人被偏见裹挟,戴上了有色眼镜看不清真相;

有人受困于偏见,一生迷失在了他人的眼光里;

也有人,勇敢走出偏见的困局,在这复杂喧嚣的人世间,活成一束光。

相同的环境,不同的态度,拉开了彼此迥然相异的人生。

正如《傲慢与偏见》中那句经典名言:

“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

放下偏见,其实就是打开心中的枷锁。

当你学会放下偏见,用不同角度看待世界,你所接纳的世间百态,终将成全你丰盈的人生。

点亮【在看】,和朋友们共勉。

作者 | 木木林,用恰到好处的热爱与投入,做好写作这件事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