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读书笔记 哈姆雷特课文笔记
一、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4月23日英国伦敦附近的斯特拉福小镇,卒于1616年4月23日故乡家中,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尽管距离当今社会已近五百年,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思想渊源,却永不褪色,影响至今。
在中国研究《红楼梦》被称为“红学”,而在欧洲研究莎士比亚则被称为“莎学”。因研究观点、角度不同,“莎学”中逐渐形成了“倒莎派”与“保莎派”两大流派。所谓倒莎派认为莎士比亚的剧本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不可能由莎士比亚一个人单独创作而成,甚至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只是笔名,实际是同时期出身高贵的弗朗西斯.培根爵士或者伊丽莎白女皇所著。而保莎派则坚信莎士比亚是专业作家,家世背景、人生经历等都不是文学创作的障碍,剧本就是他写的。
其实无论倒莎派与保莎派如何争论,莎士比亚带给后人独特的艺术魅力、思想渊源,却是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莎士比亚自1587年开始创作剧本至1612年封笔,短短二十几年,莎士比亚完成了惊人的39部戏剧、154部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数量之高,质量之优,影响之远,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莎翁一生恰逢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任君主———“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斯图亚特王朝第一任君主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加上自己身处文艺复兴时代洪流的巨大变革中,一生创作的作品同样与时代息息相关。
依据时代变革的格局影响,莎翁自身戏剧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被誉为莎士比亚早期作品阶段,指1590年至1600年上演的作品。这一时期处于伊丽莎白统治前期,国富民强、政治清明、军事强盛,莎士比亚处于学习模仿时期,作品以表现明朗、乐观的历史剧、喜剧为主,如1592年历史剧《查理三世》,1594年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8年历史剧《亨利五世》,“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知名剧目均出属于早期作品。
阶段二,被誉为莎士比亚中期作品阶段,指1601年至1607年上演的作品。这一阶段,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向詹姆斯一世统治过度时期。英国农村圈地运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加上詹姆士一世继位后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莎士比亚的创作风格变为阴郁悲愤,旨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以悲剧为主,纵使有喜剧也由早期的欢乐喜剧变为讽刺喜剧。如1604年喜剧《一报还一报》,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知名剧目均属于中期作品。
阶段三,被誉为莎士比亚晚期作品阶段,指1608年至1612年上演的作品。经过早期、中期两个阶段的作品沉淀,宛若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又回到了“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阶段。这一时期,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经历了多年的积淀沉浮,让莎士比亚创作风格表现为浪漫空幻,再次回到以历史剧、喜剧为主。如1609年喜剧《辛白林》,1612年喜剧《暴风雨》,1612年历史剧《亨利八世》等知名剧目均属于晚期作品。莎士比亚在三个阶段中,除了戏剧创作,每个阶段还有多部十四行诗创作,并于1609年出版了诗集《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剧作家、诗人,更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在莎士比亚那个时代,戏剧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演出来”的。换句话说,当时的戏剧演出类似如今相声舞台的“现挂”,大部分是由演员与观众即兴创作而成。莎翁的作品同样如此,经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传承至今的经典作品。为了更好展示自己的作品,1594年莎士比亚参与并创建了“政务大臣”剧团,并在伦敦各大剧院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爱的徒劳》、《驯悍记》等多部剧目。后随着剧团名气的逐渐扩大,这家民间剧团逐渐成为伊丽莎白一世御前演出的剧团。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继任者詹姆斯一世更是将其改名为“国王供奉”剧团,成为由民间走向国家的典型代表。期间演出包括《终成眷属》、《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等剧目。
有了剧团,但演出场地经常遇到问题,于是1599年,莎士比亚与人合资在伦敦泰晤士河旁,修建了一座环球剧场,彻底缓解了莎士比亚剧团演出窘境的问题。诸如《尤里乌斯.恺撒》、《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雅典的泰门》等多部知名剧目,均在此地进行过演出。现如今历经百年风雨的环球剧场,经过不断复建、整修,依然是人们了解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前沿阵地,帮助人们挖掘出更多遗失艺术的灯塔标杆。
当然莎士比亚最独特的商业眼光还是“炒房”,莎翁通过在家乡不断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房产,帮助缓解了剧场、剧团的经营问题,实现了财富自由,更有助于不断艺术创作。1614年,莎士比亚离开剧团,离开伦敦,返回家乡斯特拉福镇。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终年52岁,遗体被安葬在斯特拉福德镇圣三一教堂。1623年,莎士比亚逝世七年后,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出版了莎士比亚剧作合集《第一对开本》,该书是最早莎士比亚全集,一共包含36部莎士比亚作品。
对于莎士比亚一生的成就,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的话:“莎士比亚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他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
环球剧场
二、内容概述
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首演于1601年的《哈姆雷特》,与《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并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不同于莎翁其他戏剧,历经百年传承,《哈姆雷特》更是被誉为莎剧真正的巅峰之作,也是公认的莎剧当中水准最高、台词最精彩的一部。莎翁创作《哈姆雷特》正处十六、十七世纪之交,此时英国恰逢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度时期,社会矛盾激化、专制政权统治残酷、经济形势恶化、人民痛苦不堪,旨在唤醒民众、告诫当权者,《哈姆雷特》应运而生。
莎士比亚众多戏剧大都以历史传承下来的故事、寓言等为主,经典剧目《哈姆莱特》同样如此。莎翁所处的时代,流传一部公元8世纪丹麦王子替父报仇的传说,又名“王子复仇记”。假若莎翁依然依据此传说创作戏剧,那么《哈姆雷特》绝对不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经典。在莎士比亚笔下,经过重新创作,让这一复仇故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融入了特定时代的人文背景,成为了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狄斯继位,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结婚的事实。短短一个月,哈姆雷特接连遇到了父亲去世、叔父继位、母亲改嫁,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叠加在一起,让哈姆雷特在悲痛的心情中,更增添了诸多疑惑与不满。同样由于哈姆雷特叔父继位,朝堂之上众多曾经的朝臣,出于自保,逐渐亲近新王克劳狄斯,并疏远哈姆雷特。朝堂之上尤以内侍大臣波洛涅斯与其子雷欧提斯甚为明显。
为了疏远哈姆雷特、亲近克劳狄斯,波洛涅斯与雷欧提斯不惜诋毁辱骂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未婚妻奥菲利亚,是波洛涅斯的女儿、雷欧提斯的妹妹,尽管深爱着哈姆雷特,但在自己父兄的恶语中伤下,也逐渐与哈姆雷特若即若离,渐渐疏远了哈姆雷特。一天当哈姆雷特挚友霍拉旭和军官勃那多在城楼执勤时,发现了一位经常游荡于城墙之上且酷似死去国王的鬼魂。出于好奇,霍拉旭将所遇之事告于哈姆雷特。出于对父亲的怀念,一天夜晚,哈姆雷特来到城墙,果真遇到了那个酷似自己父亲的鬼魂。鬼魂将哈姆雷特单独引至城墙角落处,并告诉哈姆雷特,自己是哈姆雷特死去父亲的鬼魂,因为有冤情,而不能投胎,只能每晚游走于城墙之上,接受风火雷电毒打。鬼魂告诉哈姆雷特,克劳狄斯窥伺王位久已,而自己便是被克劳狄斯毒死的。毒死后不仅霸占了自己的王国,更与乔特鲁德乱伦,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
哈姆雷特听闻真相后,神情异常的悲伤,心情复杂,思绪也渐渐低沉。为了复仇,哈姆雷特开始装疯卖傻,企图迷惑对方。朝堂之上,哈姆雷特丝毫不顾他人的眼光,利用装疯癫骗过了朝臣,但同样引起了克劳狄斯的警惕。为了判别哈姆雷特是否真疯,无论是克劳狄斯自己的问询,还是哈姆雷特母亲乔特鲁德,亦或是从家中逃出来的哈姆雷特未婚妻奥菲利亚,在与哈姆雷特对话、问询中,哈姆雷特给出的答复无一不是模糊状态,这也让克劳狄斯疑虑渐渐舒缓。眼见朝堂之上对于自己装疯卖傻渐渐接受,哈姆雷特指导一个戏班趁新王登基喜庆之日,在朝堂之上演出了一部名为“王子复仇记”的戏剧。
戏剧主要讲述一个恶人杀死国王,霸占国王妻子,并成为新国王的故事。演出结束,哈姆雷特的叔父、新国王克劳狄斯却神态失衡、语无伦次。新国王出乎意料的言行举止,恰恰印证老国王鬼魂对哈姆雷特所说事实。于是为了揭发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雷特首先找到自己的母亲乔特鲁德,当面讲清克劳狄斯的所有罪恶阴谋。然而此时的乔特鲁德认为哈姆雷特所作所为是一种疯癫状态,根本不相信哈姆雷特的话语。正当哈姆雷特向其母解释、阐述时,发现有偷听者,误以为是自己叔父的哈姆雷特,用剑刺死了对方。结果发现死者却是奥菲利亚的父亲波洛涅斯。
莎士比亚故居
由于误杀了自己心爱的奥菲利亚的父亲波洛涅斯,让克劳狄斯逐渐察觉到了哈姆雷特复仇的本质。于是克劳狄斯假借让哈姆雷特外出考察英国的机会,欲试图借助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早有察觉的哈姆雷特,在前往英国的途中,经挚友霍拉旭的协助,成功逃回丹麦。逃回国的哈姆雷特,方才得知由于波洛涅斯被自己杀死,不愿得罪爱人与家人的奥菲利亚,最终精神错乱。突然暴雨间,奥菲利亚被水淹死,在亲情与爱情之间做出了痛苦的选择。
奥菲利亚被水淹死,面对父亲、妹妹的双双离世,雷欧提斯对哈姆雷特的怨恨愈发强烈。此刻克劳狄斯抓住雷欧提斯对哈姆雷特的怨恨,假意让二者“友谊决斗”,无论胜负概不追究。并要求哈姆雷特假若放弃,必须离开丹麦,永不回来。早已知晓克劳狄斯用意的哈姆雷特,本着为父复仇的愿望,不得不接受了与雷欧提斯的决斗。
最终在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在决斗中,双双中了毒剑。临死前方得知决斗剑上有毒的雷欧提斯,才明白自己错怪了哈姆雷特,一切都是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雷特杀死了雷欧提斯,并用自己最后的力气,杀死了新国王、自己的叔父克劳狄斯,为自己父亲成功复仇。
复仇成功后,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哈姆雷特,喝下剩余的毒酒,选择自杀。临死前,嘱托自己的挚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人,启发后人。原本计划和丹麦宣战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看到如此惨烈悲壮的情景,甚为感动,放弃这一想法,从丹麦撤军。
悲壮的《哈姆雷特》至此结束,仇虽得报,过程却异常惨烈,主人公更是无一人生存。悲壮的故事,启发后人。
三、读后感悟
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首演于1601年的《哈姆雷特》,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品,因莎翁借助丹麦八世纪历史,影射出英国十六、十七世纪之交的社会现实,《哈姆雷特》更是这个动乱时代的缩影。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有一个区别于古希腊、古罗马等众多戏剧的突出特点,即突破了“三一律”的固有模式。所谓“三一律”指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也就是时间、地点、情节在一个定律之下。按照这个特色,莎翁在叙述《哈姆雷特》故事时,既有哈姆雷特为了复仇,与克劳狄斯、乔特鲁德之间的矛盾线索,又有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之间的爱情线索,同时又可以看到哈姆雷特与波洛涅斯、雷欧提斯之间的误解仇恨线索,波洛涅斯、雷欧提斯与奥菲利亚的家人线索等。多条线索并行下的《哈姆雷特》,让人们看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乃至人的自我内心的冲突典范。
莎翁创作《哈姆雷特》时,英国正处于由封建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专制政权统治下让人们丧失了作为“人”的简单思考。在《哈姆雷特》故事中,与其说莎翁在讲复仇,不如说是在讲述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封建王权之间的斗争。通过这一斗争,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作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正因为重点讲述了斗争,重点批判了罪恶阴谋,让《哈姆雷特》的悲剧更具有人性的思考。
《哈姆雷特》人物关系图
作品中正是对生命本体的思考,使得哈姆雷特逐渐意识到人并不是如此圣洁、高贵,相反当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的制约后,通常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就趋于混乱。不断的思考,让哈姆雷特成为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正是在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之间,莎翁给人们展出一幅如交响乐诗一般的美丽卷轴。经典名句“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更是传承至今,带给人们一种“人”的觉醒思考。
莎翁“四大悲剧”,如果说读《李尔王》让我们看到了阴谋,读《奥赛罗》让我们看到了狡诈,读《麦克白》让我们看到了罪恶,那么读《哈姆雷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复仇,更让我们看到了《李尔王》中的阴谋、《奥赛罗》中的狡诈、《麦克白》中的罪恶,可以《哈姆雷特》是莎翁“四大悲剧”的集大成之作。“一万个读者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同样传承至今的经典剧目,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里面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首先看戏剧中悲剧的核心人物哈姆雷特。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从小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无忧无虑的生活将哈姆雷特塑造成一个单纯、善良、简单、懂得感恩的完美理想主义人格。反而当他从他死去父亲鬼魂口中,得知真相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于哈姆雷特来说都显得陌生。从未见到世界的黑暗与丑陋的哈姆雷特,为了复仇,让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从原本单纯、善良、简单、懂得感恩的完美之人,变成一个彷徨、绝望、迟疑、偏激的疯癫之人。不仅性格变得复杂和多疑,同时又空有满腔仇恨而不能发泄。
“生存还是毁灭?”可以说,哈姆雷特是典型的悲剧式英雄人物。为了复仇,他坚定自己信念,让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最终克服一切,磨练中战胜自己,变得坚强,终得复仇。为正义而死,死得伟大,但是也让人感到遗憾和惋惜。哈姆雷特作为莎翁杰出戏剧的代表人物,更是突显了“人”的本质。我们每人读《哈姆雷特》感悟不一样,其实是我们阅读时出发点有所区别。在哈姆雷特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坚韧、勇敢、坚定等高贵的品质,更看到了其犹豫、焦虑、彷徨等人性的缺陷。每当我们处理事物时,无论高贵的品质,还是人性的缺陷,都会自然发生。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自怨自艾,更不是骄傲自满,而是坚定信念,犹如哈姆雷特将人性的缺陷降到最低。
接下来看丹麦新王、哈姆雷特叔父克劳狄斯。莎翁笔下的克劳狄斯,阴险、狡诈、残暴,谋杀自己哥哥,篡夺丹麦王位,霸占自己嫂嫂为妻,最终死在侄子哈姆雷特复仇的毒剑之下,也算是罪有应得。作为一个阴险狡诈之人,克劳狄斯一边杀害自己哥哥、篡夺王位,一边又在刻意隐藏自己残暴的本性,俨然一个极度自私的阴谋家。当他不清楚哈姆雷特是否知道真相时,克劳狄斯一心只想把哈姆雷特逼疯,让其自我消沉。但当克劳狄斯知晓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此刻却想用各种手段杀死哈姆雷特,同时还要让舆论有利于自己。最终死在哈姆雷特毒剑之下,机关算尽,终得报应。
在克劳狄斯眼里,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达成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其实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克劳狄斯?处理人、事、物时,通常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未来的长期利益。为了达到某种利益,而不择手段,最终只能得不偿失。
下面来看作品中重要的两位女性———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和他的爱人奥菲利亚。两位女性,一位母亲,一位爱人,一位爱慕虚荣,一位纯真善良,莎翁笔下的两位女性不仅对剧情推动起了重大作用,更让人们看到了“人”的不同本性。乔特鲁德与克劳狄斯结婚,在莎翁那个时代属于乱伦行为。纵使为人不齿,但为了自己虚荣的欲望,不惜以伤害自己孩子哈姆雷特为出发点,最终直到临死前才幡然醒悟。
相比之下,奥菲利亚天生丽质、纯真善良。作为哈姆雷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奥菲利亚却被他无情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陷入精神错乱,最终自溺于一条铺满鲜花的溪流里。从奥菲利亚身上,因深受父兄的教唆,让自己逐渐被囚禁于家庭的围炉之中,性格中保守软弱的一面,也塑造了其悲剧结局。
乔特鲁德、奥菲利亚,两位女性,结局虽都是悲剧的,但莎翁却从不同角度入手,让我们看到了“人”不同的一面。有人为了眼前的苟且,而忽视诗和远方;有人为了坚持自己梦想,而做出痛苦的抉择。何去何从,简单的抉择看似无关痛痒,然则不同抉择却打开了不一样的未来路径。
在莎翁笔下经常会出现一个名为“Fool”的人物,中文译成“弄人”、“弄臣”、“傻子”、“愚人”等。《哈姆雷特》中主线索是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之间的复仇线索,而围绕他们身旁有三位重要的“Fool”。一位是哈姆雷特挚友霍拉旭,两位是克劳狄斯身边大臣波洛涅斯和雷欧提斯。三人从不同角度,推进剧情发展。霍拉旭,作为第一个发现鬼魂的人,不但将其告诉哈姆雷特,更是时时帮助哈姆雷特。勇敢、忠贞、聪慧的霍拉旭,在惨烈的宫廷斗争中,幸存下来,并继续帮助哈姆雷特传承惨烈悲壮的故事。反观波洛涅斯与雷欧提斯,心胸狭窄、自尊心强、缺乏独立判断力,让他们成为了克劳狄斯教唆的“枪手”。最终直到临死前,才幡然醒悟。
《哈姆雷特》作为莎翁悲剧的集大成之作,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简单的复仇,莎翁更是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娴熟地展现了人文艺术特色,让作品打开了一幅璀璨的人文浪漫主义卷轴。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不仅有高贵的品质,更有人性的缺陷,更像一个我们能触手可及的身边人。“生存还是毁灭”,哈姆雷特抉择之间,做出了关于人生最正确的选择。其实人的不幸,不是归咎于任何外在偶然性,而应归因于个人的天性和选择。
经典剧目《哈姆雷特》,多年来阅读过多次,也让我收获了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突破传统,找到事物背后的隐藏密码,跳出画面看画。
第二,不断弱化自我内心丑陋的一面,看到事物的美好,找到人文主义的追求。
第三,探寻人世间的美好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
第四,懂得适当隐忍、取舍,不抛弃、不放弃自我心中的信仰。
第五,得意时坦然,失意时淡然,随时而起,应运而生。
四、延伸内容
书籍:
《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美丽新世界》、《巴黎圣母院》、《雷雨》
其他内容:
各种版本的《哈姆雷特》现场演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第九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