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时间:2023-05-01 18:53/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104 评论:0

【发表说明】

建构主义,

是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内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柱

那么,它有哪些好的主张?

揭示了学习的哪些本质?

又为何屡屡被指责教学成效不高?

甚至使得整个国家教育质量持续衰退?

(可参见:《建构主义,让整个国家教育质量衰落!》

看了以上文章

也许您会产生这样的印象:

指导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有误、甚至有害!

其实,建构主义固然有它自己的问题

但最大的问题却是出在

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和解读

大多数的解读过于理想化、绝对化、表面化

缺乏对其精髓与源头的把握

而这又直接导致了在教学实施层面

有“政治正确”、“机械化”的倾向。

以下是王珏老师对“建构主义”的解读。

纯属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

按照一般的思维方法

我们首先要明确“建构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

一种“学习理论”,

——它试图解释学生头脑中,

如何才能发生有效的学习

不是一种“教学理论”

——解释“如何教”的理论、方法与规范

它也不是带有某种倾向性“理念”

——比如“学生中心”就是一种“理念”

它既非具体方法、也非“理论”。

在实践中,经常会有把“建构主义”当作一种“教学理论”来理解的情况

这是一种误读。

显然,“学”是“教”的底层逻辑

“学习机制”与“教学理论/方法”并不在同一层面

不能简单地互相替代。

明确了“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

我们接着探讨“如何认识”建构主义。

我们将沿着如下几个问题开展探讨:

  • 建构主义”是“唯一”的学习理论吗?
  • 它是“唯一正确”的学习理论吗?
  • 它是“绝对正确”的学习理论吗?
  • 它是“最好”的学习理论吗?

要想搞清这些问题,

就需要我们跳出“建构主义”本身,

各种学习理论进行全面地考察。

1、建构主义是“唯一”的学习理论吗?

【答】肯定不是。

王珏老师整理了主流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影响力较大的有以下8个:

2、建构主义是“唯一正确”的学习理论吗?

【答】肯定不是。

无论是哪一代学习理论,

自己的“适用范围”内。

都是正确的!

即使广受诟病的”行为主义

在它的适用范围之内,

也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行为规范“的养成、”动作“的训练等

要不然,

国家为何要提”归还惩诫权&34;给老师呢?

——惩罚,就是利用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刺激-反应-强化“原理呀

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建构”自己的行为呢?

换个角度来想

如果你是一名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

会不分场合、让孩子去“建构”自己的理解吗?

这样的孩子即使有幸存活下来

就一定能”成才“吗?

3、建构主义是“绝对正确”的学习理论吗?

【答】肯定不是。

正如前文所说,

所有理论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建构主义也不外如是!

当然,我们最好能搞清楚:

  • 建构主义的主要问题、重大缺陷,在哪里?

否则,就很容易走到死胡同、而不自知!

在学术界看来,

建构主义最大的理论问题就是“知识观”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

  • 知识并非客观存在,只是一种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并非最终答案

正是这种“知识观”,

导致建构主义“固执”地认为

知识“只能”出自于学生的主观建构!

首先,这种“知识观”正确吗?

——这确实是”正确“的,

是被广大科学研究者所认可的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关于“学科本质”,本文就不讨论了)

但是,这种“知识观”能否直接作用于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甚至本科教育呢?

这就相当于问:

前人总结的经验

——比如何时插秧、怎么打铁、怎么做饭、怎么治水

因为它有可能是不对的,

所以后人是不是就应该一概无视

必须靠自己从头来一遍?

显然,虽然看似前提和逻辑都正确,

但推导出的结果却是无比荒谬的!

它完全忽视了教育

作为 “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桑新民教授语)

使命和基本方法就是“传承”、而非“创造”!

在教育的目标中,当然可以是培养“创造力”

但没有传承,

连教育本身都不存在

难道让学生都从零开始创造吗?

这在教育学中是一个基本常识

但建构主义却以“科学的知识观”为理由

粗暴地否定了这一点!

建构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

还体现在师生关系方面。

建构主义强烈排斥教师的讲授、指导

认为老师主要的工作,是

情境创设、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协商

——反正老师是不能开展讲授的

这就是所谓“学生主体性”!

(这跟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老师们却往往发现:

学生自己往往get不到重点

跑题偏题、不知所云、盲从大流

——所谓的“学生主体”

在实践中很容易演变成“以学生行为为主体

至于是否做到建构主义所强调的“(有效)思维的主体性”呢

那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而实际上,既教育是一种“传承”

自然不可能离得开成人指导者

事实上,对于很多问题

如果老师能做出适当引领、讲授的话

学生反而更容易被激发出“思维的主体性”!

关于建构主义中的“师生关系”

北师大已经故去的何克抗教授

在30年前建构主义刚刚引入中国时,

就提出了“双主结构”

——老师主导+学生主体

可惜,当时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不理解

认为这只是“中国特色”的变通而已

今天通过更深入的学习科学理论研究

看来“双主结构”确实更有效、更合理!

除了“知识观”问题外,

建构主义强调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等主张,

同样存在过于“理想化”的问题!

4、建构主义是“最好”的学习理论吗?

【答】建构主义确实有很多积极意义,

但单一的建构主义并不完备

不能涵盖全部的学习规律!

限于篇幅,

本文仅“认知主义”为例

来说明它所揭示的学习的根本规律,

在“建构主义”中却完全没有涵盖!

在认知主义的核心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中:

揭示了很多不可违背的认知规律

最典型的比如:

  • 工作记忆容量认知负荷理论、编码理论、图式理论

    (限于篇幅,本文就不细作介绍了)

其实,“建构主义”本就是基于“认知主义”的

是对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但大家都知道“建构主义”,

却不知道“认知主义”或曰“认知科学”

在人的认知规律研究方面

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可以这样说:

如果没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

单靠建构主义是无法实现有效学习的!

事实上,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都是因为违背了“认知主义”所揭示的认知规律所导致的。

因此,即使建构主义有很多非常好的主张

但仅凭建构主义一个学习理论

无法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

每种学习理论都揭示了学习的某些内在规律,

只有将它们有机组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符合人类的学习机制!

下图是王珏老师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

对各种学习理论进行的有机组合,

供大家参考:

以上内容回答了建构主义是否“唯一”、是否“唯一正确”、是否“绝对正确”、是否“最好”

本文最后,王珏老师还是打算阐释一下个人对“建构主义”的理解,有些可能比较独特,供大家参考。

根据《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等,北师大出版社)中的内容,

我把建构主义的核心主张整理如下:

以下将针对如上“四性” 别提出我理解。

【第1性】经验性

建构主义旗帜鲜明地提出主张:

  • 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必须要基于原有经验!

——这确实是无可辩驳的真理

认知主义、脑科学研究也完全支持这一点!

但是,建构主义同时又强调“自主性”

认为学生必须要“自主建构”

(老师尽量不讲、或少讲)

可是,只要从事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

对于大多数新知识,

学生是不可能对此有经验的!

——没有相关“经验”,

学生又如何开展“自主建构”呢?

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

老师可以有目的地调动学生经验

或为学生提供“间接经验”

(如教师个人经验、多媒体)

但建构主义一味强调“自主性”

这往往会“经验性”和“自主性”自相矛盾

结果就是:

本来想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结果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了!

(当然肯定也会有好学生、受益的学生,不可一概而论)

【第2性】情境性

这是“建构主义”首创的理论主张和重大贡献

后面发展出来的“具身认知理论”

以及“认知神经科学”也都完全支持这一主张。

道理也很简单,

既然经验是学习之必须、而学生又没有“经验”

那就让学生在某个适当“情境”中有所经历,

所形成的“体验”就是“经验”。

换言之,

情境是为“制造经验”、“促进思维”服务的

(当然也可以“应用知识”,但那是后面的环节)

关于为什么一定需要”情境“才能开展学习,

这和人类思维与表达的工具——”语言”有关

建构主义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前苏联的传奇心理学家 维果茨基

在对”语言与思维“的研究中,

提出了如下著名论断:

概念的直接传递是不可能的!

简要论证过程参见下图:

情境,确实是思维的必需!但是,

建构主义过于强调“真实情境”

固然有它非常积极的一面

但同时也使得教学活动很难有效开展

因为太耗时、而且太耗资源

课堂中难以开展不说

即使是简化后的“情境”

让学生在其中开展“探究”

往往也会导致课堂超时

而且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往往难以抓住重点

王珏老师的观点是:

既然“情境”是学生开展思维的必需品,

而课堂上时间和资源又有限,

那就应该尽量创设“虚拟的”和“简化的”情境

帮助学生先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

事实上,如何快速、有效地创设课堂情境

真正需要老师的“教学智慧”

——总不能学习一节“死亡”、“革命”的课

就真的死亡、革命一次吧?

然后在课后、适当的时间和资源的支持下

尽可能多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这些知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这样的话,

建构主义关于“情境性”的主张就可以拆开来理解(如下图,第2点):

前半句话“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

——这是学习的第一阶段

是通过虚拟的、简化的情境,

对知识建立起“初步理解

后半句话“只有通过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学习者所理解”

——这是学习的第二阶段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真实场景中的复杂问题

这是要解决“深度理解”的问题

这和王珏老师从“信息加工模型”中推导出的

“先输入、后输入”、 “高效输入+高效输出”

就完全一致了。

【第3性】主动性

一说到“主动性”,大多数人想到的是:

主动学习的“行为

——比如预习、自学、或亲身参与的“活动”

但通读建构主义对此的描述:

这里的“主动性”

指的却是“主动开展思维加工”

因此,我们可以把“主动性”划分为两类

行为”的主动性

以及“思维”的主动性

所谓“行为的主动性”

就是我们当下流行的“自主学习”的行为

而“思维的主动性”

则是上图中所提及的那些具体的“思维活动”。

请注意:

由于学生的经验局限、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及主动意愿的强弱不同

自主学习的“行为”,

未必能导致有效“思维”的发生!

——果真如此的话

我们应该以哪个为优先呢?

以王珏老师的观点来看

显然“思维的主动性”才是根本

“行为的主动性”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而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既需要学生的主观意愿

往往也离不开老师的恰当引导、点拨

因此,

“认知主义”干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

所倡导的“有指导的发现”——即启发式教学

同样符合“建构主义”!

而且“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

一定远超学生自学、探究!

——这就是王珏老师开篇提出的对建构主义“理解与解读”的问题

当然,二者的差别当然还是有的,

“行为的主动性”

形式上长得像“建构主义”

看起来和原来课堂有较大的“变革”

而“启发式教学”虽然同样符合“思维的主动性”

但在形式上却仍然是“教师主导”

长得不像建构主义,

老师自己又说不清楚

可能是不利于领导检查、对外宣传?

【第4性】协作性

由于建构主义强调“真实情境”、“复杂问题”,

因此强调“协作性”是完全合理的!

我们完全可以把”协作性“理解为

弥补“真实情境“+个人主动建构”所带来的后遗症

——比如,个人面向“真实情境”进行“探究”的能力不够

——比如,个人理解可能不全面、有偏颇

——甚至,个人理解不了、需要他人帮助

——甚至,还顺便激发了学生“社交动机”的激发

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

太费时!

而且学生要学习这么多的知识、还要考试,

学生的时间是非常有限和宝贵的!

如果还有“唯二”的缺点的话,那就是:

就“知识理解目标”而言,效率太低!

——不过,建构主义是“否认存在客观知识”的,

所以对建构主义来说,就无关大碍了,

但对于老师、家长来说,恐怕就不这么想了。。。

其实,即使是在“虚拟”、“简化&34;的情境中

哪怕是在传统课堂中,

”协作性“(主要指小组交流)也很有价值。

因为”思维是隐性的“、往往是不清晰的

如果能让学习者自己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就能有力地促进思维

(可参见下图中维果茨基的简要论证)

可是,如何让“每个”学生者都能充分表达呢?

——师生交流显然不可能

生生交流”是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法!

————————————————

通过以上解读

相信大家能够认识到:

当我们能够站在“学习理论”的高度(而非单一的“建构主义”)来理解学习时

当我们能够把握住建构主义的内在精髓时,

当我们将建构主义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时,

建构主义

就不再是一个“先进学习理论”的象征性符号

不再只是一套标准、机械的教学流程

不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教学变革

只是我们用于开展有效教学

聚焦学生如何开展高效“思维”

的有用理论框架

“之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