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少年杀人案 牯岭街少年事件深度解析
导读:28年前,一部长达近4个小时的电影,一经上映,便在影界引起轰动,更是拿下2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奖。它,便是杨德昌导演的独立作品《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男主角是一个刚踏入青春期的青涩少年小四(张震 饰),他爱上了一个在狭小空间里可以让他感受到懵懂的爱的小明(杨静怡 饰),两个人之间的脆弱的爱情,贯穿了整部影片。
其实不难发现,片名是最直接有力的剧透,即最后一个少年犯了一桩杀人案,而杀人的桥段也在结尾才出现。在此之前,影片全程似乎都在记录着跟“少年杀人”全然无关的故事碎片,这也正是导演的意图,他不怕剧透,他所做的每一处看似平淡的铺垫,实际是为了在最后给观众心理上最沉重致命的一击。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导演很高明的手段之一。
这片狭小密闭的空间,是小四与自己单独相处的小天地,他性格内敛,善于将自己的心事都写在日记本里,不管是打架还是对小明的心思,他都善于用记日记的方式去抒发情绪。(电影原型的小四文笔不错,经常写情书给小明,信上的内容是表达自己对小明日益沦陷的情感。)
这一场告白是很有意思的设计,当小四恰好说出那句“我会做你一辈子的朋友”时,旁边的交响乐戛然而止,这里很有力的表白触动了小明的内心,也是两人感情的转折点,旁边的乐团仿佛就成为了他们的见证者。
小四想占有小明,他认为只有自己能够宽容她,爱她。然而,小明的成长背景铸就了她“不会改变”的性格,而她其实也是值得被理解的,她交男朋友的初衷是安全感,因为她妈妈的安全感也托付于她。两个人在观念上发生了争执,所以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小马(谭志刚 饰),影片中一个不得不提的角色,他是典型的兄弟道义摆第一,家庭背景优越的他对朋友极度大方,甚至于“马子”都可以与兄弟分享。后来,小马泡小明的事,也激怒了小四,而小马却无法理解兄弟为了女生与自己决裂的做法。
在最后小四在路口拿着刀蹲小马时,他没有等来小马,却等来了小明。他有一次地袒露自己内心对小明的爱意,可是小明进行了一番嘲弄并且告知自己是不会因为他改变的,这一次,幻想破灭,他伸出了手中的那把刀,在连续七次匕首的抽动下,现实主义者小明倒在血泊中。
那么这场悲剧的发生,究竟是谁的错呢?家庭的教育?小四的自我价值观的扭曲?
其实父亲(张国柱 饰)对于小四的教育是很正面的,对小四的性格行为影响也很大,过于偏激地理解那句“未来是可以由自己的努力来决定的”,成为了他的杀人动机的一部分。而小四的姐姐,也都关心着他。况且小四本身就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虽然迷茫、沉默,但他会思考,会反抗,更想过如何去努力争取自己的未来。
但是,父亲受老师的牵连,被警备处叫去,审讯了一天一夜,回来后神情恍惚,伟岸的父亲形象崩塌,这是压垮小四的最后一棵稻草。
小四其实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是被边缘化,无论是当时社会上的白色恐怖,还是家庭上的压抑气氛,都使得小四的理想信念一次一次的受到疮伤。不管作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这些或小或大的事情对正值青春期的小四来说,都起到影响和重塑三观的作用。
另一位兄弟代表——“小猫王”(王启赞 饰),在兄弟出事后依旧关心小四,他曾给小四听猫王的唱片,他答应过他会给小四一张自己的唱片,即使小四身在牢狱。可惜的是,后来唱片被看管所的人扔进垃圾桶,他无法将唱片寄给小四,更无法与他获得任何联系。而小明被杀,小四被捕后,小马留下的眼泪也只是因为失去兄弟。
由此可见,“兄弟”这一词在那个年代,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
回首这场真实事件,小四的原型本被判处死刑,经过各界的纷争,台湾高等法院更审为15年有期徒刑。
小四,理想主义者;小明,现实主义者。我想,最适宜的莫过于二人的折中,不过分理想,那容易幻灭;不过分现实,那太过伤人。若是如此,恐怕那样的一场悲剧,早在一开始就画上句号了吧。
作者:蓝光乍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