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励合解散了吗 至上励合队长名单
NINE PERCENT,这个诞生于内地“101偶像元年”的首个顶级男团踏上了他们的毕业之路。
NPC不出意外地成为近两年新一代偶像市场收割流量的“重量级选手”。而他们的告别演唱会也留下了4亿的点赞量和超过60万预约人次的漂亮数据,这样的收场似乎还算完美。
但是回顾内地近几年的娱乐偶像发展历程,便会发现我们的偶像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以音乐作品为基点的偶像,往往成为快速收获人气、介入其他圈层跳板的职业选择。
NPC的官方“毕业照” 有点致敬海贼王的意思
内地娱乐偶像产业没能得到规范和持续性发展的原因,归根结底,仍然是缺乏稳定和可观的市场,这与偶像本身的舞台职业性质和国内音乐市场的萎靡不振密切相关。
内娱偶像走过了韩国的练习生模式、杰尼斯的JR模式,最终走到如今的101模式,终于有了一点偶像团体应有的轮廓。
然而和海外优秀成熟的偶像工业体系相比,内娱既没有足够优质的艺人储备、也缺乏相应的成长辅助和后期管理,再加上资本对收益转化的迫切需求,内娱偶像产业才会在未成熟时就混乱不堪。
偶像的音乐之梦,也因此陷入为人设服务和只有粉丝买单的尴尬境地。
01.
一首HIT曲:传统偶像团体大众知名度的“不二法则”
偶像的本质是什么?尽管许多人经常在综艺、影视剧里见到他们,但如果说偶像艺人的核心,还真应该回归音乐本身。
只不过比起纯粹的音乐人,他们会有外貌、人设、综艺、影视等等的加成,当我们谈论偶像,我们无法绕过他们的舞台、他们的专辑和歌曲,即便包装绚丽,偶像终究应该是依靠音乐存活于娱乐市场的。
如今回想,若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第一个有“姓名”的偶像团体应该是至上励合,韩国曾经偶像男团顶点东方神起的“山寨版”,凭借一首《棉花糖》俘获无数中小学少女和街口小卖部阿姨的芳心,成为一代人到现在还能哼唱出旋律的时代记忆。
TFBOYS算是我们第一个按照既定模式培养出的卖座团体,这个模式来自日本杰尼斯,基本上是将出道前的“预备役”(也称JR)作为大型养成团体来培育,卖点在于用小男孩的青涩可爱来笼络年轻及成熟女性的心。
但TFBOYS的成功说到底归功于“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即便叫不出歌名,这个旋律依旧在大众的耳边回荡,成为回荡在街头巷尾的热门曲目,也成为无数网友吐槽的常用梗之一。
而101模式创造出的火箭少女团也因为《燃烧我的卡路里》成功打入全民视野,哪怕大部分人并不能叫出里面所有人的名字,至少“byebye甜甜圈”的洗脑旋律和杨超越式的“灵魂注入”演唱法被大众熟知。
从传统爱豆的发展途径来说,火箭少女应该是“hit曲带团”的忠实践行者,也由此,如果说起大众知名度,火箭少女101应该比NINE PERCENT要响亮上许多。
仅靠一首歌吃一辈子对于可替代性极强的偶像团体而言并不可能。《棉花糖》的广泛流传还要感谢当年大火的mp3设备和并不太快的网速——事实上很多歌手都应该感谢那个时代,人们限于设备对音乐还在专注,一首歌能火的机会还有很多。
至于TFBOYS和火箭少女,比起歌曲本身,队员身上自带“梗”的属性才是作品传播的主要动力,社交媒体时代的“梗”动力比任何手段都强劲,这也是为何众多制作组不遗余力制造“流行语”的原因所在。
02.
人比歌红的音乐悖论:要流量养音乐,流量却要杀死音乐
偶像吸引粉丝的核心是什么?是I HAVE A DREAM。
纵观现阶段流量偶像的种种梦想,无外乎两种选择:我要当明星or我要做音乐。
前者是把偶像职业当跳板的转型式选手,那些在其他层面主要发展的艺人大致都算,杨超越、肖战无疑是此行列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目标明确,吸引来的粉丝最终基本都成了影视粉,对其音乐不再有所要求。
而后者也分为两种:为了加强自我标签以满足广告商和粉丝的战略型选手or认真在将音乐当事业的梦想型选手。
这两种选手实在难以区分,而且,在当今内地娱乐圈的市场大环境下,后者所遭遇的挑战和风险,都要大上很多。
前者的代表是我们起初认为自己梦想是演员后来觉得梦想变成歌手也没关系的mr.凡、吴亦凡先生。
关于他的事迹已成为娱乐圈的公共瓜田因此不用细说,只是从《大碗宽面》这一首歌的发行便能看出端倪:音乐梦想有时候还真的没有吸引更多关注来得重要。
靠梗出圈,作为音乐产业的营销来看无可厚非,毕竟出再多歌聊再多梦想也不如欧美大佬们一句“我不写不赚钱的歌”要来的实在。且一个行业的基准底线在于,不管词曲水平如何,其制作水平起码拿得出台面。
从这点来讲,吴亦凡几张为了名号而邀请外国制作人的作品,怎么说都是要比视频秀上,随便编个词曲租录音棚就能搞定的歌好得多。
最起码,更加成熟和有钱的人很多。但是这种偶像用于贴合自己人设的作品最终还是给整个偶像行业带来了反弹——人们不再信任流量生产的音乐,不再信任所谓偶像“原创”、“制作”的噱头,偶像音乐=只有粉丝自嗨的音乐工业“废料”。
由此,那些正走在靠音乐来证明自己道路上的偶像们,既不得不靠粉丝来为自己的音乐道路铺垫,又因为流量身份和粉丝口碑的不值得信任,而彻底错失融入大众耳朵的机会。
在流行音乐市场普遍萎靡的今天,偶像只有靠着流量才能继续有资本继续对音乐的追求,也因为流量,彻底陷入音乐无非粉丝听众买单的尴尬境地。
人比歌红,红消磨了歌,最终也会消磨人。
03.
锅要谁背?大众偏见与混乱市场
从各大音乐平台的销售数据能看出,偶像歌手的音乐销量成绩显著,榜单分布几乎与老牌歌手持平,并在数量上有超出的趋势。
即便如此,更多偶像的选择不是发歌而是影视,更多大众仍在抗拒这些人靠粉丝“上位”的作品,而这对偶像产业和音乐产业来说都有深刻的负面影响。
根基于音乐的偶像无法以音乐为主线,一但演员转型不顺利必然失去在娱乐圈的立足之地。
而对音乐产业而言,赤裸裸的销量意味着资金流向和资源配置,在大众仍未习惯付费购买专辑的今天,让如此庞大销量陷入粉丝自嗨的狂潮而不能经历大众的检验,鱼目混珠还是珠玉蒙尘根本无从分辨,音乐市场上的劣币驱逐态势也只能愈演愈烈。
不得不说,这是音乐市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