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本少女之心

时间:2023-05-02 00:0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858 评论:0

往期推荐: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张姓

文/苏音

(清代,手抄本医书)

【作者简介】张跃飞,笔名苏音,会计师、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汕头市作协会员、汕头社会心理学会会员、省作协残联分会会员、市残疾人文学联合会副主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如今有些年轻的朋友,真正知道手抄本的并不多,有人把自己摘录的东西也叫手抄本。也有的以为古人才有手抄本一说,如曹雪芹《石头记》最初就以手抄本形式在民间流传,而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还有一种广泛流行过的手抄本,对长于“文革”时代的我们这代人,那才是心目中青春留痕的手抄本。

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手抄本,都是在那特定年代,被当作禁书却又为人们暗地追逐着,辗转传阅抄摘的民间读物。它们的内容简直五花八门,既有染情带色的《梦娜》、涉嫌“性”教材的《少女之心》等X级的青春读物;也有惊险、侦探模式的《一双绣花鞋》《四十七号房间》之类的故事;从探索社会政治生活的《试论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到寄情寓意、缅怀周恩来的《总理遗嘱》《扬眉吐剑出稍》(即天安门诗抄)。

这是民国初年江南一个大家族的手抄本家礼记事冊。因为“慎終追远”是很受到中国人重视的一项传统道德标准,家族对于举行丧礼与祭礼,一向都很庄严隆重,因此有些家族会以抄本小冊形式,记录各种“家礼”的仪式內容,以供办事之參考。)

更还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一些即使在如今也属相当优秀之列,如小说《第二次握手》、诗歌《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等作品。

当时传读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谁是作者,我们只是被作品所深深吸引,直到好些年之后,才知道它们的作者是张扬、还有食指等。遗憾的是我读的食指诗歌都是零散的手抄本,直到最近才完整地读了他正规出版的诗集。

(清代,武术手抄本)

在那青涩的岁月,传阅手抄本是一种冒风险的事,无论是涉猎有色、不那么健康的,还是政治味甚浓、或者不谈时事、只有真情的如《第二次握手》都是禁书,都要被查禁。可颇为讽刺的是,最初听说有手抄本却是学校的官方渠道,好像是1974年的秋天吧,正上高一的我们突然被集中到操场,校长传达了紧急通知,说是有一本流毒全国的《少女之心》,危害如何如何,发现了不能看要即报告等等。这反而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互相打听更议论纷纷,可就是不见庐山真面目。

过了些时候,有同学从上山下乡的兄姐处拿来了手抄的歌曲本,传阅呤唱中觉得那些歌挺动听,就你抄几首我抄几曲地传开来,其中就有好几首流传甚广的知青歌曲(曲名现已忘了),他们的作者主要是当时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一位会拉小提琴的同学最狂热,将厚厚的一本上百首简谱和歌词,借回家,煤油灯下一个晚上就全抄下来了。后来这些也是查禁的手抄本。

(文革被列为淫秽书籍的《少女之心》手抄本)

1976年初,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辞世,那年春夏从北方出差回来的人常常带回一些有关周总理的消息,其中就有那怀念总理脍炙人口的诗歌,在当时是被作为“反诗”来查禁,冒着在今天的年轻一代难以想象的风险,同学朋友们凭着青春激情、对总理的爱戴和朴素的感情,也互相流转传抄。这过程中,就有高班同学的朋友被当时的有关方面追查过。还好,几天后他也未受什么皮肉之苦就出来了。读这手抄本并不好玩,却有味。

(图片中的时间可作参考)

那时节,我们正在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的阶段,日常生活远没如今多元和丰富,而显得贫乏而单调,青春的萌动也就更多地表现在饥不择食地读书求知或换言之充实生命。这些手抄本对于我们,是好奇的探索,也无异是一场思想启蒙。物换星移,这些手抄本在传阅中大多不知了去向,可我也将其中部分舍不得再传出的留下,虽然多次的搬家又散失了一些,可至今却还留下了零散几篇收藏。岁月留痕,在过去的年代里,手抄本,那曾是我们青春的催熟剂。

(八十年代的手抄本)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

《写乎》微信号:hongyupt

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洪与

编辑:邹舟、于伟

文章评论